民营经济三大难题:被国资挤出、融资难、税负重
19日,全国工商联公布了2008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结果。调研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民营企业虽然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和效率效益指标均有所下降。同样由全国工商联推出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6》则显示,国家4万亿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融资困难和税负过重,是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难题。
19日,全国工商联公布了2008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结果。调研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民营企业虽然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和效率效益指标均有所下降。同样由全国工商联推出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6》则显示,国家4万亿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融资困难和税负过重,是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难题。
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外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和国际金融危机给民营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尽管2008年民营企业500家入围门槛由2007年的25.83亿元提高到29.70亿元,增幅达到14.98%,但是从规模性指标来看,民营企业500家总体表现为总额增长,增幅下降。与2006、2007年相比,营业收入总额增幅分别下降15.88和14.05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增幅分别下降23.05和9.9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增幅分别下降3.71和15.32个百分点;净资产增幅分别下降32.14和12.5个百分点。
从效益效率指标看,2008年民营企业收益性指标、效率性指标都有所下降。从收益性指标看,2008年民营企业500家营收总额销售利润率为3.99%,比2007年下降0.63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为5.81%,比2007年下降0.72个百分点。从效率性指标看,2008年民营企业500家总资产周转率为153.99%,比2007年下降8.66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为99.45万元/人,与2007年103.03万元/人相比,下降3.47%;此外,2008年民营企业500家资产负债率为62.45%,比2007年小幅上升0.42个百分点。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正在逐步过去,但从目前来看,给中国民营经济带来的副作用仍在显现。尤其是随着行业垄断的逐步强化,4万亿投资正在对民营经济产生挤出效应。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6》指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对濒临破产的企业伸出援手。对此,国内有人认为这是西方实行企业国有化的表现,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不是基于市场选择而是基于行政干预的“地方国企央企化”“民营企业国有化”现象。这一现象导致国家4万亿投资在近期对于民营经济产生了挤出效应。当前多数中央投资只是带动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进而带动了银行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很难参与其中。
融资问题则仍然是当前民营经济所遇到的最核心问题。报告认为,当前尽管国家出台了鼓励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受到银行自身利益因素影响,落实还很不到位,越到基层,中小企业越难以感受到政策带来的积极作用。2008年宏观调控经历了从偏紧到放松的转变,但无论是“松”还是“紧”,民营企业都面临同样的融资难。
报告指出,民营企业融资难固然与民企自身财务透明度不高、缺少可担保财产等有关,但根本上仍是改革滞后所造成的体制问题。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一步缓解企业的运行压力。除建立中小银行以及完善担保机制之外,还建议采取灵活信贷政策,对于信用记录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改“先还后贷”为“不还续贷”,防止大量企业倒闭。
税负重是民营企业的又一痛处。全国工商联企业家执委问卷调查显示,85%的企业认为,当前税负偏重,而这些企业还都是资产规模较大的,其他小型和微型企业压力更大。对此,报告认为结构性减税在当前危机下效果并不明显,建议实行普惠制减税,将增值税税率降低5个百分点。
专家:发展担保公司加大金融创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会议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要继续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新的扶持措施。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室副主任胡迟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从2005年的“非公36条”、今年8月8号,发改委和工信部及人行举行推动民间投资发展的记者会、19日国务院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近期发改委将要公布的关于民企投资的方案等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视。
尤其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一方面是着眼于经济持续、有活力地发展,因为只有民营企业活力得以恢复才能说明我国经济真正复苏;另一方面也是着眼于就业目标的保证,民营企业解决了我国2/3以上的就业,是当之无愧的就业主力军。
胡迟表示,目前民营企业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于市场准入与融资难的问题。关于市场准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2005年的“非公36条”已经提出来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面临很多阻力。一方面体制配套文件不足,政府的执行方面还存在问题。还有就是各界对中小民营企业或多或少存在歧视。当然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也要注意规范发展的问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表示,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方面是因为“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融资环境缺乏。
首先是中小企业“先天不足”。孙立坚说,中小企业承受经济冲击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对于开展传统型商业贷款的银行来说,对其风险控制的方式和效果就没有大企业明显。而且,有时中小企业的业务性质确实处在风口浪尖上,是大企业不太愿意碰的领域。所以,中小企业为了适合银行的风险标准,不得不去讲假话,而银行又不愿意花精力花成本去调查中小企业,利润也无法像大企业那么可观,不足以覆盖银行前期的调查成本。
更关键的是,中国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还很缺乏。一个例子是关于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空间问题。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允许他们以高出银行商业贷款利率几个百分点来进行借贷。但据了解,这些贷款公司被定性为一般的“工商企业”,要承担较高的税负,而且从银行部门中的再融资利率也不能够享受银行间市场的拆借利率,只能够和工商企业一样的高额贷款利率来融资。这些小额贷款公司的商业利润平均只有7%左右,无法抗衡目前危机对中小企业贷款所带来的较高的信用风险。
目前,有不少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开始出现了撤资的现象。国家注意到这个问题,希望小额贷款公司引进金融机构的大股东来降低金融风险以满足稳健性金融机构低成本的融资条件,但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经理们认为,这样一来自己干死干活的收益,可能大部分都得交给大股东。本看似来非常好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形式,因为没有平衡好公司经理的积极性和政府所要求的公司经营稳健性之间的利害关系而无法推进。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胡迟建议首先多发展担保公司。他说,国家的政策已经打开大门,配套的细则要跟上,政府应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出资成立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替中小企业向银行担保。
其次,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如把抵押物的范围扩大。胡迟说,现在的银行抵押物是传统的抵押物,如房子、机器、土地等。可以考虑将一些发明、专利、创意等纳入银行抵押物的范围,使原来无法融资的小企业在新的制度框架下可以被银行认可。另外,还要调整现有的银行结构,加快中小银行的发展步伐,因为这些中小银行相对于大型国有银行来说更适合中小民营企业贷款。
民营企业家:资金、人才我都需要
北京赢在明天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贾飞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小企业的发展确实是面临困难的,从明天教育的创业和发展经历中就可以看到。
首先是资金难的问题。创业之初,明天教育在两年内投入了几乎全部所能筹集的资金,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发展资金的短缺。无论是品牌推广还是新产品的投入,在资金上都捉襟见肘。
此时,摆在贾飞面前的有几个选择,首先是个人借款,然而,身边朋友可以提供的支持有限;其次是银行贷款,但贷款审核条款较严,尤其是需要财产抵押,这对于主创人员来说是难题,既没有资产以供抵押,又没有良好的担保体系。
这种情况之下,贾飞四处寻找投资方,然而几轮接触下来,因为彼此的理念不是很合拍,以及无法清晰进行资产评估作价并合理划分投资所占收益比例等而最终搁浅。
贾飞不得不放缓公司发展速度,进行资金的有效分割和谨慎利用,耐着性子小步子运作。这其实是很无奈的选择,往往失去一些宝贵的机会,比如在遇到比较好的商业地址时不敢投入,一些有着较好反响的广告也不敢投放。看着同行内的大公司以极大的力量进行资本运作和扩张规模时,贾飞心中一阵隐痛。可是,这又能如何,手上没有资金,发展必然受限,这是一个现实。
再一个困难就是人才的缺乏。明天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教育执行人员和管理成员就成了企业最大的需求,可是困境也由此产生。由于缺乏大量的资金投入,外聘高端人才可能性不大,能够找到的人往往又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方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