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疫情下,数字货币将呈现新业态

2020-07-04 13:12 810

来源:金融科技研究CFT50学术顾问、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提出疫情下数字货币将呈现新业态。首先,从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看,各地政

来源:金融科技研究


CFT50学术顾问、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提出疫情下数字货币将呈现新业态。


首先,从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看,各地政府正推出数字形式的财政补贴,依托已有的支付平台刺激经济,推动GDP和税收增长。目前,基于数字支付的竞争逐渐激烈,DC/EP已完成后台架构搭建,正处于测试阶段。若未来DC/EP能够进一步优化,中国将实现主权数字货币和市场数字货币共存的支付结构,创造健康的竞争合作环境。


其次,疫情推动全球数字货币竞争加剧。目前,Libra2.0已突破以往的支付框架,探索基于社交的数字钱包领域。数字美元也已参与到全球数字货币的竞争中。


最后,对于中国,疫情将催生数字货币的新场景、新功能,提升数字货币的全球竞争力。通过数字货币的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补贴,避免了以往复杂的定准、校准流程,提升了政策的实施效率,并为扶贫、慈善和服务实体企业提供了新思路。数字货币也将从支付端走向钱包端,将应用领域扩展到社会基础服务。目前,市场已建设了基于数字支付结清的中后台基础设施,疫情将进一步推动此类基础设施的大发展。针对支付新场景,王忠民建议通过招标的方式,利用平台的竞争反推平台成长。


以下为发言实录: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我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新冠疫情与数字货币的新姿态。


新冠促成了线上、链上的活动交易,使得交易额通过数字支付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成长。这一现象已经频频显现。最近有几个方面的数据可以证明这样的一个影响。一个是刚刚过去的618电商的活动,尽管618活动期间疫情已经再次有所表现,但是618依然使电商的线上交易额度达到了16.91万亿。


从疫情爆发以来,数字货币领域中的竞争和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前期的表现是各地的城市政府进行补贴,即利用本地已形成的数字支付平台,推动当地GDP的成长。从杭州开始到6月初北京推出的最大规模的补贴,补贴的效能已经充分展现。由于GDP基于以流转税为基础的数据统计,所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消费总额就可以在终端的GDP计算实现大规模增长。在流转税的基础之上,零售总额增长后,当地GDP中税收的部分也会增长,这也是当地政府通过补贴刺激当地活动的应用场景。哪个地方推行得快,哪个地方的数字支付、哪个地方的GDP、哪个地方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哪个地方的税收就会有迅速的增长。


基于数字支付端的竞争也很激烈。在国内我们看到DCEP加速了研究和测试。测试首先在杭州的交通补贴中。这就表明DCEP的设计、架构、逻辑、技术和应用都已完成,只需在测试中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和优化,形成其有效应用。如果央行DCEP成长够快,这实际是在中国数字支付领域中,加入了主权数字支付和市场性数字支付。如此既能发挥两者互动协同成长的效应,也能通过竞争促进竞争业态下的成长环境的构建。


从全球的范围内看,这一阶段数字货币的竞争并未因新冠疫情而降低,反是因新冠疫情有所增强。除了前期国外数字支付进入中国之外,近期基于后台的结算清算SAAS公司已经和国内市场化机构链结起来,承接已有的数字支付结清算中的云端化服务业务。同时在全球的竞争当中,我们看到Libra2.0已完成架构和设计。Libra2.0的功能已经超过1.0,特别是把原来基于支付联盟的一些公司重新组合。Libra 2.0最根本的逻辑在于如何使数字钱包包容的场景、包容的空间更加多维化、更加有效,特别是将基于社交的数字钱包的功能表现的更加充分。


疫情期间数字美元在美国已经开始。过去美国曾明确表态不搞数字化的美元体系。但随着疫情进展他们发现这个领域是必争之地,所以也提出了数字美元的方案和构想。


在中国抗疫期间,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基于新冠抗疫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数字货币的需求,如何能够催生、拉升中国数字货币的应用和场景,从而在全球数字货币这样一个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效的、快速的进步,实现多功能的提升和发展。


回到各地城市部门补贴的初始场景,各地政府通过当地的数字支付平台购买当地的商品,促进当地的商业链条背后的生产链条的恢复,从而实现GDP的微型反转和税收的微型反转。过去我们的支付都在2C端,都在居民和居民消费之间,腾讯曾经在几个新的场景应用支付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新推出的红包一下子打开了数字支付在亲友、朋友之间,基于小额的友情转换的空间。我相信微信支付在过去几大新场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数字支付的能力,从而占领了一个市场空间。在支付领域应用进步最大的,是在出行领域即滴滴出行和互联网领域中应用数字支付,微信支付的出现使我们的支付领域产生了极大的改变。


我们还有其他的应用场景。例如能否用数字货币的方式实现基于城市的补贴、疫情补贴以及量化宽松的补贴。畅想一下在疫情之后所谓的坐着直升机散钱。美国散钱基于个人账户和基于企业账户,从疫情之初到现在,美联储宣布可以无限期进行量化宽松,目前已从4万多亿美元上升到7万多亿美元,上升的幅度相当大,世界其他经济体也在散钱。


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在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中,提升五险一金可以缓交、可以免交的时间的长度,比如如果是租的办公用房和商业用房在国有的物业体系当中可以缓交多少。我们还通过不同的渠道给个人一些补贴。现在考虑把这些方法,用数字货币的逻辑,特别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的形式加以实现。过去支付都是链接到银行的账户当中,还是采用原有的货币形式。现在我们把这些补贴,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中央货币层面,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基于疫情反转出现大幅变动的时候,全部用数字货币的形式加以实现。这将会产生与过去运行方式的一个巨大的不同,即以前如果要撒钱,一定需要明确需要多少给多少。用货币补贴害怕用货币进行理财,补贴实物害怕对象不准。现在把补贴放到前台,组织、管理、定量、定性、定人、定物的工作都不存在。


一旦疫情爆发,采用数字货币的形式,基于手机和数字支付端口的普及性就可以将数字货币全部注入到个人手机和数字支付的平台账户当中。这过程可不考虑注入的数量。这一补贴只能进行一般性的生活商品的购买。如果处于失业状态,个人账户的8%可以用补贴缴纳保险,保障五险一金和养老账户的延续性。如果是小型企业,有租办公用房,就可以用补贴付租金。我们把这些内嵌到数字支付的功能和场景当中,前面的校准、统计、定位都不再需要。扶贫、社会救济和慈善都可以用这个方法。用数字货币的方法重新组织疫情补贴,不仅能够放大补贴的层级,而且能够扩大补贴的类别、种类,完善社会功能。


数字货币的这一应用可以回答最近的一个问题。最新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金融机构要给实体企业再让利15000亿。要实现这一目标是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时候,降低服务风险收益中的价格进行让利,还是把净盈利拨出15000亿?通过数字货币可直接解决企业的现金流的问题、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问题。


扩大范围后我们可以发现,疫情需要及时充分有效的补贴,这将成为数字货币的新场景。数字货币在支付端口发挥作用过渡到在钱包端发挥作用。钱包端的逻辑是在补贴的时候采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发送到手机端。货币基于手机钱包的时候已经是一种数字化的货币,而不是原来支付当中采用的纸币和主权货币。我们可以将钱包扩展到所有的补贴、救济、五险一金,深入思考现在提出银行的让利。实际上在中国的市场当中,今天的支付平台已经完成了后台的结清算基础设施建设。在前端进行基于疫情的补贴和发挥其他的社会功能将催生社会公共财务管理中的数字化延展,数字化延展过后将产生垂直发展。过去金融在数字货币层只能基于支付,现在不仅在前端可以设计出真正的数字钱包、数字货币,用现有的数字支付平台也可以实现提供数字结清算中后台的基础设施服务。


放大到基础设施。疫情之后整个社会需要基础设施的大为改善。前面专家提到了基础设施、新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云计算和数字中心基础设施的差别。我现在强调的是目前数字支付后台的结清算的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但它是通过私营企业、社会企业进行供给。当需要应用时,由于这种基础设施已经产生且边际成本趋于零,我们只需将新增加场景的数字货币的功能在已有基础设施上加以应用,不仅不会产生重复投资,而且能够促进原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成长和丰富,从而通过最小的投资完成了货币结清算的大发展。


国外结清算已经进入中国,腾讯也参与到其中。这实际上是借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应用新场景。这一过程中社会无需增加新的投资。这才能在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新应用的基础上,不会产生新基础设施的替代和全面的重复投资,带来新的数字效能。深入观察,如果在数字美元尚未产生前,将数字支付转变成基于补贴、基于疫情之后的数字钱包的功能,就能够回答这次陆家嘴论坛中提出的一个问题。


即如果基于国内的需求和产业内循环,是否能产生国内的数字化需求、数字化金融需求、数字化货币的需求和数字化钱包的需求。用好数字钱包会催生国内的数字化竞争、数字化产业和数字化货币的竞争力。这恰好是先把这一功能和场景应用国内,将支付优势转变成钱包优势。


这其中还会产生一个新的逻辑,正如前文的政府补贴,采用收费为零但增加补贴的方式要求平台公司做具有社会公共价值的事情。通过上链商品厂家的让利、银行服务的让利,全社会将因此产生更多的交易、更多的支付、更多的清算,实现利益在全社会的普及。如此我国的数字钱包可以走在全球最前面。就如过去数字支付的技术逻辑和商业化场景都是在国外,国内应用后催生了数字支付平台的快速发展,具备了竞争力。如果我们把基于疫情的一个场景用在国内的数字货币领域当中,相信我们会走在全球的前面。把这件事情做好后,我国数字货币在新应用场景中将出现大爆发、大成长和大进步。


今天演讲的题目,不仅针对疫情之后中国的数字化成长和发展,这个发展当中还引申出两个内涵。一个是对腾讯来说。通过微信支付和支付中的结清算,不仅使腾讯积累了很多,深圳市和市场性的企业,包括华为和其他的机构,在与腾讯形成的联盟当中,也积累了也很多。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会积极链接新的社会功能。


另一点功能,国内已经存在包括央行数字货币的支付平台。在引入新场景时,国内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这几大平台之间可以用自己基础设施趋于零的成本竞标,谁能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功能,谁竞标快就支撑谁的发展,从而支撑中国数字钱包大的飞跃和发展。


如果这一步能够实现,就能够将应对疫情过程中获得的新的应用场景在所有的补贴、救灾、成长、发展当中进行扩展。如果能基于政府、税收、五险一金等发展应用,那就能完成未来2B端的数字支付和数字钱包的基础性的转变。如果2B端未来再爆发,那中国的数字货币不仅可以在今天曙光再现,未来一定会产生出真正领先的生态级的公司。这将对我们应对疫情,对支付和钱包产生影响,而且会在全球走在以应用催生为进步牵引力的轨道当中,成长出全球级的生态级的公司。


谢谢各位!


0
标签: 王忠民 货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