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忠伟:“北极走廊”与中芬合作
新年伊始,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抵京进行国事访问。此访系中国农历新年前访华的首位欧洲国家元首。近几年来,中芬围绕“构建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互动频繁,发展迅速,主旋律突出。芬方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欧亚大陆互联互通,致力于深化两国在贸易、创新、环境、旅游及北极事务诸领域的合作。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
新年伊始,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抵京进行国事访问。此访系中国农历新年前访华的首位欧洲国家元首。近几年来,中芬围绕“构建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互动频繁,发展迅速,主旋律突出。芬方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欧亚大陆互联互通,致力于深化两国在贸易、创新、环境、旅游及北极事务诸领域的合作。
芬兰是北极区域大国及北极理事会轮值国(迄2019年),当属中国北极“朋友圈”挚友。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消融,致使北极航道通航期延长;预计至2030年,将由目前的4个多月扩展为半年。天时地利人和,导致芬兰看好“冰上丝路”前景,愿与中国共同推进由北冰洋连接的欧亚蓝色经济通道,携手共促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
凡见识出于道理者第一。芬兰朝野务实、敏锐、热情、进取,在对华合作上慧眼独具,捷足先登。不久前,芬兰学界和商界提出修建“北极走廊”构想——修建连接芬兰北部罗瓦涅米和挪威巴伦支海港口希尔克内斯的铁路线。设计者希望通过芬挪铁路,使欧洲北部与中国及俄罗斯的北冰洋深水港口贯通,构筑依托陆海贸易新干线的跨洲经贸圈。
芬挪两国相关部门已对“北极走廊”反复进行可行性论证。芬兰运输局权衡了五种路线方案,并在综合考量价格、安全、环境诸因素后认为,“所有方案在技术上都可行。但从经济和环境影响来说差别颇大”。鉴此,两国成立联合工作组,力争北极铁路能在2030年前完工。
“北极走廊”构想旨在以陆运思维拓展海运思维,以铁路运输对接北极航道,借此建设改善芬挪与中俄乃至欧亚其他地区的陆海基础设施。毋容置疑,拟议中的“北极走廊”与北极航道贯通,定将缩短欧亚航运时间,减少运输成本,降低燃耗及排放。堪称“冰上丝路”在芬兰的具体化与当地化。
据欧洲媒体介绍,“北极走廊”规划,是在希尔克内斯等挪威北部的北冰洋沿岸港口,卸下来自中国等亚洲等地货载,经铁路穿越芬兰,再经贯穿芬兰湾的世界最长海底隧道运抵爱沙尼亚,再转运欧洲各地。届时,芬兰地缘经济位置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偏远小国跃升为处于欧亚的中间地带,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北极门户。
为夯实北极门户及欧亚交通枢纽地位,芬兰拟建设一条从芬兰经北冰洋联通亚洲的高速宽带光缆项目。此项目堪称联通欧亚、增强芬中联系的“海底丝路”。显然,这条现代便捷的“数字丝路”的规划理念,凸显功能思维超越地理思维,将助力沿线各国数据跨境流,缩短地理距离,增大经济体量。
普遍认为,“北极走廊”与“冰上丝路”对接,将助力推进沿线地区的运输“联通”、产业“链接”、金融“变压”、商品“吸收”及科技“孵化”。受惠于此,不惟欧洲,中国北部港口亦将吸引更多船舶停靠,增加货载,对激活东北经济不无裨益。显然,此项目利在两国、惠及区域,乃双赢或多赢合作。
中国的北极政策正大光明:不待势而尊,不待财而富,不待力而强,愿与北极各国走合作共赢之路。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抹黑中国北极事务的“势力范围论”沉渣泛起,不绝于耳,提示我们注意“冰上丝路”与“一带一路”历史背景的不同,以及应重视文化思维对经贸活动的引领——以文化为粘结剂,增强利益共同体意识。中芬元首启动“2019中芬冬季运动年”,确有助于人文纽带建设。
北极自然环境独特,极地货运易遭流冰浓雾、搁浅遇险、原油泄漏等意外风险。先贤有言:“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北极航道的商业营运,确需建立一套危机管理机制。有鉴于此,既需以底线思维护航发展思维,也需以人才思维超越物理思维。芬兰有其地理优势和“软实力”——涉北极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人才,值得倚重。中国需有一支本国人才、全球人才、储备人才组成的专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