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政策暂时不会趋紧
无论对于国内投资者还是企业家来说,货币政策何时趋紧、特别是加息什么时候到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在二季度美国经济已经显示出复苏迹象之后,美联储在8月份召开的议息会议自然备受关注——市场想知道,美联储会选择在何时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又会打算在何时加息。不出所料,美联储决策者们12日晚一致决定将利率水平保持在0-0.25%的水平。
不过,最值得玩味的其实是美联储会后一份货币政策公开声明的内容。在声明中,美联储认同目前美国经济回暖的趋势,不过,美联储同样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目前经济回暖的基础并不牢靠,而且通胀压力还将在今后一段时间保持在低水平。也就是说,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判断较上次议息会议并未出现明显乐观。而这种表态,反而使投资者松了口气,这相当于表明美联储近期加息的希望渺茫。
其实,即使经济出现了明显复苏,美联储最初的反应也不会是加息,而会是考虑通过怎样的渠道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此前,美联储已在多个场合(其中包括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表示,经济复苏后美联储将考虑“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渠道;而在此次会议的声明中,美联储也承诺如果必要,将对信用和流动性项目进行调整,以监控美联储资产负债的规模和结构。从目前的情况看,美联储已决定放缓国债采购步伐,但并未缩减国债、机构债以及机构支持的按揭证券的总体采购规模,也就表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还尚处于酝酿阶段;而至于加息进程的考虑,则更是没影的事了。
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讲,观察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动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此轮金融危机中,美联储一直发挥着“带头大哥”似的作用,正是美联储在2007年8月之后的快速减息,影响着欧、英、日以及中国央行,先后加入了大幅降息的进程。如果全球经济复苏已经持续一段时间,通胀压力迫使美联储开始加息,那么包括中国央行在内的其他主要央行也将先后启动加息进程。那时候,不仅全球资本流向将发生重大改变,国内的经济环境也将更趋紧缩、资产价格下降的压力将加大。
不过,至少在短期之内,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还比较小,加息显然没有到“火烧眉毛”的地步。之所以说近期还没有多大可能去加息,主要就在于美国经济目前复苏的基础还比较脆弱,投资者的信心也并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若短期内便匆忙加息,就相当于美联储给自己挖下陷阱,市场信心有可能在加息的打击下重新跌回谷底。其实,这个道理全球主要央行都明白——目前,中国的经济复苏最快,而中国央行也只是启动了微调,尽量避免力度太大打击市场信心;经济依然比较疲软的如英国,英国央行不仅没有表示政策的紧缩态度,反而在8月6日决定再度出手购买500亿英镑金融资产,是其今年3月以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新一波。
无论对于国内投资者还是企业家来说,货币政策何时趋紧、特别是加息什么时候到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由于人民币基本上是盯住美元汇率的,因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大体上是跟随美联储而动。从现在的趋势来看,如果美国经济在年内能够持续复苏,虽然不能排除美联储在今年年底加息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而就中国来说,在下半年,国内货币状况都将维持相对较为宽松的状态,加息措施出台的几率同样不大。也就是说,全球货币政策走向实质性紧缩还是件比较遥远的事情。(李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