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奇葩大案!3500万\\\"银行行长\\\"伪造合同借条诈骗,连聊天对象都是假的…

楚深 | 2020-10-13 19:04 174393

然而一朝东窗事发,迎接这位前银行支行长的,是无期徒刑的宣判。又见银行从业人员诈骗大案。浙江某银行支行长王某,向外大肆筹钱办理所谓“过

然而一朝东窗事发,迎接这位前银行支行长的,是无期徒刑的宣判。

 

又见银行从业人员诈骗大案。


浙江某银行支行长王某,向外大肆筹钱办理所谓“过桥资金业务”。实际上,原始的“借条”、“合同”均系王某伪造,为了维系骗局,王某甚至会假冒他人与“金主”方微信聊天。


短短数月内,王某成功“借款”数千万元,所得款项进入了自己的腰包。然而一朝东窗事发,迎接这位前银行支行长的,是无期徒刑的宣判。




以“过桥业务”为幌子

银行支行长演诈骗“连环计”


本案的被告人王某,1974年生,曾担任浙江省海宁市德商村镇银行盐官支行行长。


法院查明,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间,王某以任职于银行可以介绍客户贷款调头借款业务为由,伪造借条、虚构他人借款事实,先后向被害人郑某“借款”2605万元,用于填补个人债务窟窿。


所谓的贷款调头借款业务,实际上就是过桥资金业务,当贷款人贷款到期后又无资金归还时,通过民间短期借款方式先行归还贷款,然后再次申请银行贷款,在贷款获批后归还民间借款。


那王某是如何获取被害人郑某信任的呢?


裁判文书显示,2017年,王某认识郑某后,提出要借钱做银行资金调头生意。从当年10月份开始,郑某通过公司财务总监钱某办理资金出借事宜。


钱某介绍,他都是通过其银行卡转到王某指定的账户,发现这些账户都不是借款人的账户,基本上都是孙某、徐某、王某2三人的账户。


事实上,王某2正是王某的弟弟。据王某2的证词显示,他自己的银行卡以及女友的母亲徐某的银行卡均由王某使用,此外王某2还经常叫其公司出纳孙某用个人银行卡帮助转账。


为了维系自己的骗局,王某可谓不遗余力:


一是原始借条造假。当时为了安全起见,钱某曾要求借款对象出具借条,借款对象就是德商银行需要贷款调头的客户,所有借条上的担保人都是王某本人。事后王某承认,这些借条都是假的。


二是用新借条取代归还本金。最开始,王某采取的方式是做一笔结一笔,都是按借条上来操作。之后,王某提议,采用不归还本金,用新借条换取旧借条的方式操作。


三是假冒他人名义进行聊天。在借款期间,钱某曾怀疑借款存在的风险,其与王某确认借款去向时,王某仅提供孙某的微信,未提供电话号码。事后查明,王某假冒孙某与钱某进行微信联系,虚构借款用于客户调头的事实。


2018年2月初,王某开始还不出钱了,后来王某与郑某摊牌。之后,郑某报案。案发前只归还了本金360万元,支付利息400万元。



假合同再造千万级别骗局


除了郑某以外,在2018年初,王某故伎重施,又骗取了被害人顾某一千多万。


经查明,2018年1月,王某利用海宁德商村镇银行盐官支行行长的身份,谎称十名银行客户还贷急需资金周转,通过假立借款合同,骗取顾某借款2180万元。案发前只归还了本金211万元,支付利息300万元。



七名被“冒名”的证人均证实,其未与顾某签订过借款合同,也不认识顾某,与顾某无经济往来。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六人均持有德商银行卡,曾经根据王某等人的要求用自己的德商银行卡帮助转过资金。


证人孙某在证言中表示,2016年开始王某通过自己持有的银行卡转账贷款调头资金,2017年开始转账的次数特别多,“几乎每天有资金转账”。


王某的弟弟王某2表示,王某于2018年2月离职时欠债务几千万元,开始借给他人1000多万元,后来借了高利贷,最终欠下巨额债务。



 “一言堂”违法放贷160万


除了从事诈骗,作为支行行长的王某,还违法放贷达160万元。


法院查明,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间,王某在担任浙江海宁德商村镇银行盐官支行行长期间,通过个人关系或他人介绍,结识有贷款需求的借款人,在未开展贷前调查或明知借款人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仍授意客户经理办理贷款手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向8名自然人发放贷款共计160万元。


而王某安排放贷的过程,可谓相当“任性”。


王某任职支行的两名客户经理证实,贷款的流程及涉案8人的贷款均属于王某交办而未经上门核实,并且在其中2人被客户经理拒绝办理贷款手续后,王某仍下令客户经理办理。客户经理的证言还证实,王某任职支行的个人信用贷款,“都不开贷审会,授信审议小组审议表上签字都是走个形式,如果按照个人贷款管理实施办法,这些贷款基本是贷不出的”。


海宁德商村镇银行副行长何某也证实,该行发现王某担任盐官支行行长期间,王某审批发放的个人贷款存在准入问题,贷款用途不实,部分出现了风险。银行要求发放贷款时,客户经理要对借款人的个人情况进行详尽的贷前调查,“但事后了解得知盐官支行只是流于形式,采用会签的方式,行长王某说了算,王某说要放贷的话,下面也没人会有意见”。



数罪并罚被判无期徒刑


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王某身为银行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共计人民币160万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同时,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3514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王某一人犯二罪,依法应予数罪并罚。


最终,法院判处王某犯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并责令王某退赔被害人损失。





10
标签: 银行 大案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