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多客
来源 | 贝多财经
导读:网约车司机和外卖骑手,或许都会面临相似的困境。
近日,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将外卖平台和骑手送上热搜,也让算法和“系统”从背后,走向台前。在AI等技术的加持下,精准计算每一单交易所需时间,以至于骑手无法靠个人力量来满足平台需求。同样的,困在系统里面的也包括一众滴滴出行(也称滴滴)的司机。6年前,人们打车主要靠出租车,只需要在路边扬手招呼,街头路过的司机便回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带你到达目的地。而现在,“滴滴一下,马上出发(美好出行)”也习以为常。
从C端的角度来看,滴滴等代表的网约车打破了传统的“扬手即停”服务方式,转为预约制服务,提高了订单效率,极大的减少了未知的等待时间,还明确了收费方式。
但从司机的角度上来说,订单效率与收益效率却难以挂钩。作为最早的一批网约车平台,滴滴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了乘客的需求,也造就了无数的专职司机。为了扩大规模,早期的滴滴给出了丰厚的奖励。而今,一切都不一样了。“来当滴滴司机么?一个月收入过万的那种”。不少司机加入后才发现,距离自己期待的万元收入还差5000块钱。因此,导致大批滴滴司机退出,重回黑车队伍,或选择其他平台,没有人希望少赚钱。与此同时,主动权也越来越少,再加上滴滴新推的“花小猪”也来势汹汹,对原有的体系产生了冲击。今年7月22日,滴滴推出了新的网约车品牌“花小猪”,主打一口价模式,还上线了一系列的补贴。原计划布局下沉市场的花小猪,打着“全网最低价”的旗号,在一二线城市也吃得开。“百亿补贴”下的花小猪,甚至抢走了不少滴滴的快车订单,让不少司机产生了错觉——滴滴打造的是一个竞争对手,抢自己的生意。而这个竞争对手,还是有补贴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花小猪平台司机的增加,叠加滴滴自身的快车订单减少,让滴滴司机的处境,显得更加尴尬。尤其是订单收益率的持续降低,萌生退意的司机不在少数。作为定位年轻人市场的打车平台,花小猪比滴滴更好用么?答案不言而喻,对乘客而言,一母同胞的花小猪和滴滴的体验相差无几。颇为受用的是,花小猪的补贴令人惊喜不已。
一位花小猪的新用户告诉贝多财经,花小猪的优惠券十分诱人,“从天坛的酒店打车到天安门,补贴完只花了2块钱,比地铁还便宜”。而要用滴滴,则需要接近20元。
不过,另外一个网约车重度使用者张胥则表示,花小猪的实际体验不如滴滴,尤其是司机素质,“比打不到车更令人心碎的是,司机经常无故取消订单,迟到的情况也多。”不同的是,滴滴平台的投诉、举报按钮比花小猪更管用。“新生的花小猪,对司机几乎没有什么惩罚措施,用户体验非常差”。不止是张胥,有类似吐槽的还有很多,主要指向无故被取消订单、对司机管控弱等。对于司机而言,如果不是为了薅羊毛(赚补贴),没有人愿意用花小猪。当前,在补贴下,不少新司机弃滴滴而选择了花小猪,如同当年滴滴、快的大战时一样,哪里有补贴就去哪里。更多的是兼顾者,注册了滴滴、曹操、首汽等多个平台,同时接单。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挑选价格高、服务里程更长的用户,尤其是在用车高峰期。相对于高峰期,空窗期则是常态。比高峰期、空窗期更人心烦的是,订单收益率越来越低。若按照花小猪的一口价计算,部分订单去除成本后司机基本不赚钱,好在有补贴。花小猪的最初定位,是下沉市场。但在尝到一二线城市好处的滴滴看来,北上广深也可以作为主阵地。毕竟,推出花小猪的目的就是占据更多市场。需求与供给,在自由流通的市场,是处于长期波动的。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的滴滴,并不满足于现状,尤其是对手也在推陈出新。为了应对,滴滴也推出了青菜拼车、花小猪、快的新出租等,覆盖不同的用户群体。其中,花小猪是与滴滴最为相似的一个独立性平台,尽管司机需要在滴滴平台注册、认证等。但要说明的是,司机不能同时在滴滴与花小猪中接单,两者必须“二选一”,否则将面临滴滴的处罚——降低服务分,进而导致订单分配排名下降,分数低就意味着接不到单。
但在花小猪却没有这个限制。一位车主称,花小猪平台的司机相当一部分是服务分低的司机转移过去的,还有新注册的司机,“因为在那里不用担心分数低,没有单子接。”
有分析人士称,可能这就是花小猪传说中的“下沉”吧。相对而言,在滴滴服务分高的司机,则无惧花小猪的竞争。另一方面,花小猪的付款机制与滴滴不同,花小猪不会在订单结束时垫款,若乘客不支付,“这一单就白跑了。”此外,花小猪及司机的资质也是一个极为头疼的问题。在注册成为司机时,滴滴及花小猪均未要求司机上传网约车相关资质文件。但若因此被罚款,花小猪也不会为司机垫付。同样的,交通违章处罚也是如此。相对而言,滴滴平台则会为意外违章的司机报销。有司机透露,因资质问题被处罚后,滴滴会视情况对罚款进行处理——凭罚单报销罚款。今年8月25日,滴滴宣布网约车、顺风车等五项业务单日订单突破5000万。在此之前,美团也在8月初宣布美团外卖单日订单突破4000万。订单数创新高的背后,与滴滴司机及美团骑手的付出不无关系。事实上,滴滴等平台的出现,也创造了不少新型岗位。今年6月,滴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维在滴滴成立8周年时表示,目前滴滴拥有1166万网约车司机、17万代驾师傅等,带动就业岗位超过1800万。
贝多财经了解到,仅从司机来看,与滴滴巅峰时期的3000多万私家车司机相比,减少了近1900万人,约61.2%的司机从滴滴平台消失不见。六成司机的离开,与滴滴曾经的恶性事件及资质问题有关。
而今,花小猪的出现,既降低司机门槛,也降低了服务质量,同样降低的还有服务价格,“低配版”滴滴的名号十分贴切。换句话说,滴滴亲手打造了一个竞争对手,对用户进行了分层,也对司机进行了分层。值得一提的是,新生的花小猪,在急剧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合规——资质问题。按照2016年出台的网约车新政,网约车平台要在一个城市合规运营,就要实现“三证合一”。通俗地来说,网约车平台要在所在地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司机考取《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司机驾驶车辆需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在出行领域布局5年有余的滴滴,可谓是门儿清。但即便如此,滴滴与新生的花小猪依然选择了“顶风作案”。今年8月25日,滴滴还因提供服务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被威海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行政处罚3万元。此前,上海市交通主管部门在2019年7月曾向滴滴出行和美团出行分别开出累计550万元和147万元的罚单。同年8月,滴滴因为不具备营运资格的驾驶员或者车辆提供召车信息服务,再被罚款20万元。时间来到2020年下半年,滴滴推出的低配版滴滴平台——花小猪,也采用了类似的模式。换句话说,滴滴在想办法吸引不符合网约车资质要求的私家车主加入,抢占更多市场。为了保障一定程度上的合规,花小猪于2020年3月收购了辽宁途途网约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即“途途网约车”),在贵州遵义、山东临沂多个城市上线测试。7月下旬,花小猪开启了大规模的推广。很快,花小猪也收到了属于自己的罚单——“叫停”套餐,天津市、青岛市、合肥市、南京市、郑州市等地交管部门,均要求花小猪暂停其在辖区内的网约车业务。其中,青岛市交通运输执法人员还表示,将给予其罚款。今年8月,南京市交通部门查获多辆挂靠“花小猪”平台涉嫌非法营运的黑车。执法人员将依据有关规定,对驾驶员涉嫌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行为,给予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备受争议的资质问题,滴滴公司郑州分公司负责人称,“花小猪”是滴滴公司的一个品牌,其业务运营主体是滴滴公司,滴滴公司对“花小猪”的市场行为承担所有的法律责任。滴滴,在2018年遭遇了最为沉重的打击,其中顺风车业务更是被要求下线整改。直至2019年 11月20日,滴滴顺风车才重新上线试运营,期间长达436天的下线。
重新上线时,滴滴顺风车依然争议不断,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与之相似的是,滴滴推出的青菜拼车、花小猪等也是如此。成立已有8年的滴滴,已经拿到了足够多的融资,股东包括阿里、腾讯等。按照滴滴此前公布的愿景——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的出行平台。在这个愿景下,滴滴的共享单车、电单车相关业务也在推进。但美团等也在加码,所以滴滴也需要想一个新的办法,增加市场份额的同时,在资本市场也掌握话语权。当前,滴滴上市的传闻也接连传出,但站在风口浪尖的滴滴,急切地需要新故事。于是,除了网约车业务,滴滴还推出了金融服务,并将之独立。其中,青桔单车的独立融资,也给滴滴的牌桌上,增加了筹码。花小猪,作为低配版滴滴,也迅速推向市场,疯狂扩张。未来,这个“竞争对手”,也有望成为滴滴在商业竞争中一个强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