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还款被上征信!客户状告银行维权
贷款全额还款后,征信报告却出现了6万多元欠款,为消除征信不良,用户将银行告上法庭。
贷款全额还款后,征信报告却出现了6万多元欠款,为消除征信不良,用户将银行告上法庭。
银行与用户之间因征信导致的问题不断发生,给用户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与银行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何某走上了漫漫维权路。
事件要从2010年说起,彼时何某从银行贷款22万元,期限为3年,由于何某资金紧张,直到2015年何某仍未将该笔款项还清。
多次催收并没有起到太大效果后,银行决定免除何某的贷款利息,双方在2015年达成还贷协议,何某只需偿还在银行的贷款本金即可。
在何某还款时,银行系统却因升级出现了故障,导致何某在归还贷款全部本金后,系统仍显示何某已还清的贷款存在60588元的欠款。
银行为何某出具了一份书面《证明》,内容如下:“何某于2010年贷款的22万元贷款已全部还清,在归还该笔贷款时银行系统正处于升级当中,造成了一定的故障,使何某贷款显示未还,由此形成逾期及多产生的贷款利息60588元的不良信用记录情况,并非客户所为。”
收到银行开具的还款证明后,何某以为不会再产生任何麻烦,直到2020年3月,何某在打印个人征信报告时发现,因上次贷款产生了60588元的不良信用记录,银行方面拒绝为何某处理,何某无奈之下将银行起诉至法院。
因为银行已出具相关证明,并且明确表示何某还款后余额为0元,对于何某征信报告中的不良信用记录,法院判定是被告银行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银行应当消除何某不良信用记录。
银行问题导致的用户逾期并非首次,此前,招商银行也出现过类似的事件,招行用户白某在一次征信查询中发现一条不良征信记录,其在2005年办理的招商银行信用卡,在已偿还欠款之后显示仍欠招商银行信用卡款项,且信用卡处于呆账状态,原授信额度为20000元,查询时余额为10251元,白某多次请求招商银行撤销其不良征信记录均不成功。
招商银行方面表示,白某所还金额仅为信用卡所欠本金,并非全部利息和费用,银行的记账规则需要每月先冲抵利息、费用然后再冲抵本金,导致白某在招商银行的还款金额未能冲抵全部本金。
法院在经过审理后认为,招商银行在白某已接受刑事处罚偿还全部欠款的前提下,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白某存在征信不良的行为,应当对白某在央行征信中心的不良记录予以撤销。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目前绝大多数征信纠纷均是银行对用户全额还款无法准确判定所致,由此产生了许多错报、乱报征信的情况,有时银行还会出现信用卡年费调整后未告知持卡人、系统升级无法扣款造成逾期等特殊情况,用户常常成为受害者。
《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指出,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在申请过程中,银行有时并不配合,用户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起诉银行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但因银行方面的疏导却使用户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及其它方面的成本,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征信,还会造成实际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异议较为普遍,呈现上升趋势。除了银行过失导致的用户征信异议外,否认信贷业务成为另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否认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信贷业务,这大多与个人信息保护不力导致他人盗用或冒名贷款等非法违规情形有关。
此外,随着央行二代征信的上线,征信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二代征信被称为史上最严征信,对应的二代征信报告新增纳入多方面信息,覆盖了循环贷、信用卡大额专项分期、共同借款人、企业为个人担保、个人为企业担保、逾期后还款等一代征信无法覆盖的信息。
征信受损后,影响的不仅是贷不了款那么简单,还会在社会上有各种限制,限制出行、限制高消费,征信在用户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中重要,监管机构也格外重视用户的征信保护工作。
今年5月份,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因超期处理个人征信异议被央行处罚,央行通过加大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力度,降低用户法律诉讼的处理成本。
从用户角度来讲,应更加注意贷款、信用卡的还款期限等信息,抛出盗刷、被贷款等不可控因素外,通过按时还款尽可能避免不良征信记录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