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半年人事大调整之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近期又掀起一波高管变动。在利率收紧、获客受阻的紧急关头,消费金融公司自上而下吹起了“备战打仗”的风。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获客、风控、贷后管理陷入困境之时,新一轮转型大势已经开启。伴随各消费金融公司大张旗鼓地调整高管架构,一场因转型而起的持牌消费金融风云到来。「消费金融频道」注意到,继上半年持牌消金频繁换帅之后,近期又有多家机构变更高管。9月7日,重庆银保监局核准郭剑霓任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北京银保监局核准曹颖任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职资格。马上消费金融自2015年开业以来,仅用短短五年时间坐稳持牌消金头部位置,背后与掌门人赵国庆等高管的管理能力和经营理念分不开。本次出任马上消费金融总经理的郭剑霓,此前为马上的常务副总经理、捷信中国创始人之一,有超过10余年消费金融领域管理经验。
相比马上和北银,幸福消费金融的高管层可谓进行了一波大换血。9月1日,河北银保监局批准刘红宇担任幸福消费金融总裁、董事的任职资格,另外还批准雷选平、刘源的总裁助理任职资格,及甄桂春、陈规易、林小钦的董事任职资格。幸福消费金融原总裁朱中南被传跳槽到恒丰银行任职。刘红宇的上任,意味着成立3年的河北幸福消费金融迎来第二任总裁。刘红宇曾任幸福消费金融大股东张家口银行的小企业信贷中心总经理、消费信贷中心总经理,有25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
8月20日,上海银保监局核准刘纲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的任职资格;8月7日,黑龙江银保监局核准陆亭宇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的任职资格;8月5日,河南银保监局核准邵航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职资格。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近期的人事变动上看,无论出自银行,还是出自消金公司,新上任的高管人员均具有相当丰富的从业经验。这说明当下消费金融公司调整组织人才,进行“备战打仗”的氛围越来越浓。早在上半年,招联、中银、尚诚、中邮消费金融就调整高管布局,甚至还有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扩股。王晓敏出任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田红艳出任中银消费金融总经理。一边是高管变动,另一边是业绩震荡。从「消费金融频道」统计的数据来看,当前招联、兴业、中银、长银五八等16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2020年上半年业绩,多数机构利润下滑,业绩分化严重。湖北消费金融净利润为370万元,较上年的0.56亿元下降93.4%;海尔消费金融净利润0.3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8亿元下滑70.33%;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1.01亿,仅占去年全年的15%。就营收和资产规模而言,头部机构仍保持强势。营收超过五十亿的只有招联消费金融,二十亿以上的也仅有三家,分别是招联、兴业、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方面,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超三百亿。透过去年的消费金融公司财报数据,可以较为全面地看出当前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分化情况。去年,捷信、招联、马上、中银等22家消费金融公司总体净利润规模达68亿元,但招联、捷信、兴业、马上、中银、长银、中邮七家的总利润就高达59亿元,占22家净利润规模的86%。今年,平安、小米、光大消费金融陆续开业,均是以存量身份进场。新入局者凭借资金、场景、获客能力,来势汹汹,必定会加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竞争。对于头部的消金机构,可能会通过更具性价比的借贷产品来稳定客源,而尾部的消金机构则面临获客困境和市场份额丢失的风险。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要面临利率下行所导致的冲击。当前持牌金融机构的利率下行是必然趋势,去年年末就有消息称持牌消金机构被地方监管要求将产品年化利率降至24%以下,今年施行的民间借贷利率新规给定价又蒙上一层阴影。关于民间借贷利率是否适用持牌消金机构,目前还未定论,但知情人士透露,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目前正在配合监管调研。利率调整对优质客群充足的机构来说,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而一些习惯游走在利率红线边缘的机构,可能就不觉得友好了。定价上限空间被压缩,持牌消金的盈利将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中主要的盈利模式为利息收入,以定价覆盖风险的方式博得更多利润,一些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息净收入占收入构成比例能高达95%以上。一旦利率大幅收缩,消费金融公司客群上移,以往专注重资产投放的粗放运营模式就会失效。这也会倒逼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拓宽获客渠道及场景,筛选优质流量,精细化管理用户借贷需求,在逼仄的定价空间里博得更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