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中国银行业协会指导、《中国银行业》杂志社主办的“2020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论坛暨《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0》线上发布系列主题演讲活动”上,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就银行在贸易融资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发表了
8月13日,在中国银行业协会指导、《中国银行业》杂志社主办的“2020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论坛暨《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0》线上发布系列主题演讲活动”上,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就银行在贸易融资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发表了演讲。
张健华指出,规模扩张金融服务已无法有效支撑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外向型经济萎缩、内需型经济增长的外部经营环境,金融服务应该朝着精准化、线上化发展。
真实贸易背景有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在论述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张健华指出,作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2019年中国的贸易额超过5万亿美元(含服务贸易),国内贸易在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我国国内贸易主要行业实现增加值11.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值约1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约25%;2019年末,国内贸易实有市场主体占比68%,居各行业首位。此外,为加强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张健华表示,银行对贸易提供的金融业务现已包括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财务管理、信用担保、避险保值六大类。此外,他认为银行贸易融资具有“产品丰富、手段灵活、易于交易、便于流转、资源节约”等特点,可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且交易单据可查验,背景真实,利于风险防控。关于背景真实,张健华指出,贸易融资最主要的风险是贸易背景的真实性。“相比国际贸易,国内的贸易融资风险大,尤其是商贸类、批发、零售类的企业风险偏高,对应的银行在这块不良率普遍偏高,华夏银行也不例外。这类企业贸易单据造假的可能性高,也导致银行风险不可控。”他如是说。张健华认为,随着电子银行的交易、税单数字化的普及开来,使得贸易真实性有保障,不仅有助于银行业降低风险,还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他分析指出,中小企业往往缺乏房产、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不符合传统业务中“强抵押”的条件,而贸易融资可以使中小企业利用应收账款作质押品,解决抵质押担保不足等问题。真实贸易背景有利于轻资产运行的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同时也能打消银行的风险顾虑。
贸易金融服务应朝着“数字化”、“精准化”发展
谈及我国贸易发展中的挑战,张健华指出,受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新冠疫情冲击及全球贸易萎靡等风险因素影响,叠加国内经济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等问题,国内经济面临持续下行风险,金融行业信用风险高。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从年初的3.2万亿元上升至2020年6月末的3.6万亿元,升幅为12.5%,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2.02%上升至2.10%。随着贷款展期、延期,明年可能会暴露更多的不良。张健华认为,规模扩张金融服务已无法有效支撑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外向型经济萎缩、内需型经济增长的外部经营环境。对于我国贸易发展的机遇,张健华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形成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又迎来一系列发展机遇:一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人群,超大规模市场更趋成熟;二是国内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三是“两新一重”投资全面提速;四是先进技术产业快速崛起;五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六是对外开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针对商业银行在贸易金融业务中的发展策略,张健华提出“三精准”、“三化”建议。“三精准”包括:精准定位,促进内循环发展;精准融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精准服务,解决企业一揽子金融需求。“三化”包括:通过线上化,提升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效率;通过场景化,精准定位企业金融需求,降低综合成本;通过数字化,加快金融服务变革,在内循环中助力实体经济换道超车。最后,张健华强调,推进贸易金融服务还需进一步健全贸易领域公共基础体系建设。比如,完善国内货物凭证体系;促进抵质押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抵质押电子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对业务创新的容忍度;提高特殊时期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对商业银行定向税收优惠,实现进一步让利;共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