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长三角将引领中国未来消费,南京人均消费拔得头筹
文/魏建国
走出去智库(CGGT)特约专家
商务部原副部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来源/走出去智库CGGT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最近大热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再次被强调。有分析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走出去智库(CGGT)特约专家、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从国内消费市场来看,上半年我国消费前十强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占据4位,南京人均消费更是拔得头筹,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地区首先解决了老百姓在住房、教育、医疗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当地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和需求。
长三角为何能引领中国的消费市场?有哪些经验借鉴?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魏建国先生关于我国提升消费市场的分析文章,供关注“双循环”经济格局发展的读者参考。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提振消费超过GDP增长指标,成为各大城市重点发展的目标。
在疫情防控取得一定效果后,当前为什么要特别注重发展国内消费?
第一,这是打造国内市场为主体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格局的需要。“双循环”经济格局并非我国短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被动选择,而是在中长期内主动推动的战略再定位,是未来20年到30年中国经济总体布局的路线图。“双循环” 经济格局首先要将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的内循环要打造好,就是要依靠国内的4亿中产阶级消费和广大的农村市场。
第二,供给侧改革迫切需要改变“三来一降一补”模式,加快提升我国整体消费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经济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第三,疫情过后,全球化将会遭到一定程度的逆风和“回头浪”。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将给全球经济的恢复带来希望和信心,也是下一步中国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首次超过40万亿元,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全国三分之一以上。为什么长三角地区可以引领全国消费市场呢?
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国消费十大城市,长三角占据4位,分别是上海、苏州、南京、杭州。消费冠军之城的上海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46.76亿元,尽管比去年同期下降11.2%,但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9.2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消费增速由负转正,6月份持续正增长。南京位列排名第八,但南京的常住人口未到千万,人口为850万人,上半年消费总额为3260亿元,人均消费却高居榜首,达到了3.83万元。
第二,从各省整体的消费情况来看,上半年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910.4 亿元,超过深圳位居全国第二位,这个变化带来的启示很重要。深圳虽然连续多年经济增长速度位列全国第一、外贸位列第三,但由高房价引发的高消费导致深圳消费市场不断下滑,未来可能跌出全国消费市场前10 之外。这是因为,任何地区在高房价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均不可持续,深圳虽然外来人口有800万,但却出现外来务工人员租不起房的情况,这就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消费水平。一个地区的消费关键是看服务水平和质量,而消费的动力是花得起、用得上,如长三角地区的消费,是从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方面进行升级才能扩大消费。以江苏的早点为例,该地区早点非常丰富,有几十个品种,包括汤饺、锅贴、糖粥藕、盖浇面、点心、烧饼、老卤蛋等,而一些地区基本还是“老三样”(煎饼、油条和豆浆)。
第三,我们可以从各地区老字号的发展进行比较。老正兴经营有近百年历史,其在长三角布局的店,价格不贵而且质量很好,楼上楼下“人满为患”。但是,一些北方的老字号,如狗不理、全聚德,没有将普通消费者作为服务对象,没有以老百姓的消费为基础进行升级,导致营业收入不断下降,而这些地区的老百姓是有消费能力和消费空间的。
不仅长三角地区的餐饮业是如此,该地区的电影院、健身房等数量都居于全国前列,很好的满足了当地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另外,上海拥有全国最发达的便利店体系和最多的便利店数量。对于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的生态旅游产业,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建立起以生态环境、市场内需为主的旅游市场,特色小镇遍布长三角。
还有一个现象也能说明很多情况,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开幕,据我从组委会的了解,以省市组团参加博览会要求购买进口商品最多的是江浙,苏州一个市就派出300多个代表团,这些地区提升消费从进口方面就可以体现出来。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提升消费首先要解决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哪个地区解决的更好,哪个地方就有消费,就能从根本上提升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和需求。
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出国游大幅减少,使海南的旅游购物达到翻番,可见国内的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除了从供给侧改革方面提升消费以外,还可以从需求方面推动消费,这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中央“双循环”经济格局的战略部署提升消费市场。十九大报告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很多地方政府较为强调市场的作用,而忘了让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如果各级政府在提升消费市场中发挥出推动作用,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就会实现消费升级。而城市消费群体的提升,就能打造好中国经济的内循环。
2、人员要流动起来,很多地方还没有实现人员的真正流动。人员流动不仅关系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还关系到消费支出,政府在推进在复工复产时,也要推进复商复市,推出更加精准、有效的帮扶措施,积极帮助企业恢复经营,推动餐饮等生活服务行业正常经营拉动消费。
3、着力培养线上消费,打开更广阔的消费空间。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线上支付、移动支付走进千家万户。线上消费不仅年轻人驾轻就熟,不少中老年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学会了线上下单买商品、购服务。新消费习惯的形成,从单纯线下的传统消费,到线上线下并存的多元选择,消费的维度不断拓展,可以使消费空间得到极大延伸。
总体来看,我对今年中国取得经济目标的实现仍然充满信心,在各地各城市抓紧消费升级的情况下,中国的消费在四季度将会有一个爆发,全年的消费有望继续突破40万亿、甚至达到45万亿人民币,超出美国的消费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