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群雄逐鹿下的消费金融市场份额

2020-06-21 20:19156492

来源:云上言

来源:云上言

1、

贷款在银行,这是我们的固有印象。若是从对公贷款来看,这是一定的。从中长期消费贷款来看(主要构成是房屋按揭)也没有任何问题。但若是看短期消费贷款,情况却不尽相同——尽管从报表上银行依然是绝对主力。


身边的人都在用花呗,花呗公布的余额一度只有100多亿。微粒贷还不如一家城商行消费信贷余额。这当然是事实,它的来源是财报或者企业公开披露的数据。从法律层面上,这就是事实。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翻花呗ABS公开资料以及微众银行年报。


但这真的是事实吗?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不是全部事实。由于渠道引流和联合贷的存在,大量信贷资产装入了其它银行的表内,而有能力生成资产的巨头金融业务就显得“娇小玲珑”了。 


这倒不是故意藏资产,而是由于监管对放贷杠杆的刚性约束。例如,重庆蚂蚁小贷注册资本为120亿元,根据重庆市的监管办法,网络小贷放贷杠杆倍数仅为2.3倍,这意味着花呗可撬动的杠杆规模上限为276亿元。微众银行虽是银行,但同样受资本充足率的刚性约束,表内信贷余额不能无限上升。


ABS当然可以解决部分表内流转问题,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以花呗举例,截止2019年上半年,花呗总共发行了170单ABS产品,募资总金额4644.8亿元。但随着花呗总规模的不断扩大,光靠ABS转不动了,引流到银行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2、

在我们印象中,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都是庞然大物,动辄资产几万亿乃至几十万亿,按常理,短期消费信贷它们应是主流。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查下数据好了。


根据财报,平安银行个人短期消费信贷规模最高,达到3366亿元,其次是邮储银行的3100亿元,中信银行紧随其后2055亿元,工行、建行、农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的规模都在1000-2000亿之间,渤海银行、浙商银行不到1000亿元。


目前财报中披露了消费信贷余额的10家银行规模之和不过17000亿元—— 这些都是响当当的主力大行。而且不得不说明的是,这其中还有一部分余额来自于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    

 

3、

根据人民银行公开数据,截止2019年末,中国个人短期消费信贷的余额为9.92万亿元。


大行一共只有1.7万亿元,那剩下的8万多亿余额在哪里呢?


如果你熟悉市场,就会知晓,若加上渠道引流和助贷,借呗加花呗管理的信贷余额已破万亿,真实规模在13000亿左右。只不过这些资产都装入了其它银行的表内,从法律关系上花呗和借呗只是渠道引流方或者联合贷中出资比例非常小的一方(10%)。


微粒贷2019年末管理余额规模就已经突破4000亿,但表内不过1000多亿,其余3000亿也是通过联合贷,进入了其它银行表内。


腾讯、阿里两大巨头实际掌握了1.7万亿规模,比所有国有大行个人短期消费信贷余额的总和还要多。


除此,以个人短期消费信贷实际管理余额规模而论,百度有钱花大概1000多亿元,京东800亿元  360金融700亿元,乐信600亿元,美团、滴滴大概300-500亿元……


其他巨头的金融业务和腾讯、阿里相比,还是有量级上的差距。


另外,通过公开信息,我们还可以查询到,截止2019年6月,个人短期消费信贷的余额:华夏银行为886亿元,上海银行为1076亿元,兴业银行为891亿元,天津银行为1012亿元,哈尔滨银行为719亿元,重庆银行332亿元……


当然还有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中原银行、重庆农商行、北京银行、东莞银行、长沙银行、九江银行……这些银行的短期消费信贷余额也不小,由于各家公布报表的数据维度不统一,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除开银行,还有消费金融公司。消金公司中招联、捷信、马上是翘楚,规模都在800-1000亿之间,其余20多家的规模加起来也没有这3家大。


但是,我们细剖一下,这些行和消金公司个人短期消费信贷的来源相当大部分(对于某些行来说是绝大部分)都来自与上述互联网公司的合作。金融机构并不掌握客户入口,从注重实际掌控力的市场份额来看,重复统计意义不大。

 

4、

摆出上述数字后,剩下还有6万多亿个人短期消费信贷余额没有找到归属,若考虑交叉去重,真实数据应该是7万亿左右。


这个数字正好和2019年末信用卡应代偿余额对应得上。也就是说,这7万亿余额是信用卡余额,分布在200多家开展信用卡业务的银行。


综上,大概结论可以得出来,若考虑信用卡这几十年的积累,银行还是占据了个人短期消费信贷的主要市场份额。若刨除信用卡,互联网巨头实际上掌握了这个市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且增速惊人,若保持增速,不出10年,信用卡的市场份额也可能处于从属地位。


牌照也许是壁垒,但这个壁垒并不牢靠。当用户越来越少去银行,越来越习惯用国民APP办理金融业务时,对于消费信贷而言,也就只剩最后一层窗户纸待捅破了。


银行的APP内容涵盖越来越丰富,除了信贷、理财、支付,生活缴费、餐饮旅游、网上商城、出行服务纷纷上马,底层逻辑是金融是低频业务,必须让金融业务和高频场景相结合,才能吸引用户常来常往。


毕竟,谁掌握了用户,谁就是王。



3
标签:份额 消费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上半年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66.3%

2024-09-12 15:07
103030

建信消费金融上半年业绩出炉,净利润0.63亿元

2024-09-12 15:06
103437

点石获建行10亿元意向授信 加强供应链赋能 创新消费金融

2024-08-12 15:03
73736

中银消费金融:2019年问题已立查立改,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司

2024-07-10 17:52
88018

中银消费金融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

2024-06-26 19:30
122588

中银消费金融多管齐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2024-03-15 11:22
67939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