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为一根钢针开杠,这个瓜要怎么吃

涂彦平 | 2020-05-25 13:56 157878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作者:涂彦平这几日,电池圈颇不宁静。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老大和老二,杠上了。继比亚迪的鸡蛋炸飞之后,宁德时代的钢针折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涂彦平


这几日,电池圈颇不宁静。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老大和老二,杠上了。继比亚迪的鸡蛋炸飞之后,宁德时代的钢针折断了。


比宁之争


这究竟怎么回事?一切还得从今年3月29日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开始说起。



那场发布会火药味挺浓,比亚迪不但打出“出鞘,安天下”的主题词,而且宣称“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


最吸睛的是,比亚迪展示了一段不同动力电池电芯的针刺测试对照视频。针刺是模拟的电池的内部短路,当时,比亚迪股份副总裁、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称:“电池的针刺测试,就像我们攀登珠穆朗玛峰这个难度。”



对照测试结果显示:三元锂电池,剧烈燃烧,表面温度超过500℃,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比亚迪刀片电池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30-60℃,鸡蛋无变化。


比亚迪直白地告诉外界:要比安全,我家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可以把三元电池摁在地上摩擦。


刀片电池发布会之后,不少人都在暗暗期待龙头大哥宁德时代的反应。


终于,5月11日下午,宁德时代举行了2019年业绩网上说明会。有好事的投资者问,比亚迪说自己的刀片电池天下无敌,是不是碾压了咱们宁德时代的电池?


宁德时代回答:“刀片电池是宁德时代2016年量产的CTP结构创新概念中的一种,我们已经选择并量产CTP结构创新里最优的几种,比如CTP-0、CTP-1、CTP-2。”


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刀片电池我们早就有了,一点都不稀奇。”云淡风轻间,轻松化解了那位投资者的担忧。


至于比亚迪口中最难通过的针刺测试,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潘健表示, 公司“三元和铁锂都有可通过针刺测试的产品”。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更是直言:“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但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



动力电池安全方面的测试大致可分为安全测试和滥用测试,比如挤压测试和针刺测试就属于滥用测试。可以理解为,滥用测试是条件更加苛刻的极端测试。


曾毓群还举了一个例子,索尼电池在2005年的时候是可以通过所有滥用测试的,但是索尼的锂离子电池在2006年经历了锂离子电池历史上最大的市场安全召回事件,从此索尼电池一蹶不振、黯然离场。


他呼吁,“我们要关注真正的市场安全,我们的设计、生产、检测等安全措施都要集中在市场上的汽车碰撞、汽车充电、汽车进水、汽车结露、电池包设计、电芯设计制造等全场景、全周期、全方位、全系统安全。”


对此,5月11日晚,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发表微博隔空回怼:“不服?!那也来扎一下吧!针刺是难度最大的,堪比登珠峰!珠峰都登得了,其他峰肯定都登遍了!”


宁德时代还没有来得及回应,网友先替它把针刺测试做了。


5月21日,微博网友小鱼锂电发布了一段针对宁德时代811三元锂电池单体的针刺测试。电池容量234a,电压4.2v,穿刺钢针直径7mm,穿刺速度25mm/s,按GB/T 31485标准的要求进行针刺测试。



从试验视频可见,钢针刺入后电池单体瞬间起火燃烧,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这下,宁德时代终于坐不住了。


5月22日晚,宁德时代发了一条微博:“是什么阻碍宁德时代做针刺测试?是技术?是体质?是巨头的面子?不,是钢针!”



同时,发布了一段宁德时代三元电池包针刺测试的视频。视频显示,测试人员使用钢针直径5mm,锥角45°,以25mm/s的速度靠近三元电池包。接触电池包之后,钢针折断了!   


测试得出惊人结论:宁德时代三元电池包钢针根本刺不穿!


视频一出,不少网友给宁德时代送上了毫不留情的群嘲。网友纷纷留言:“宁德时代,掌握电池外壳核心技术!”“这是在做钢针穿刺钢板测试!”“宁德是看不起大家的智商啊”……


但网友们没想到的是,这正是宁德时代的欲擒故纵啊。


5月23日晚,宁德时代又发了一条微博:“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就已掌握三元电芯通过针刺测试的技术,但是为什么没有推广?通过针刺测试=电池安全吗?”


同时,放出了一段宁德时代两款三元电芯的针刺实验视频。


某款5系三元电芯,穿刺前电芯的电压是4.213v,温度为23.9℃。穿刺发生后,没有冒烟起火。按照国标规定观察一小时之后,电压降为3.724v,温度上升到93.7℃。


某款8系三元电芯,穿刺前电芯的电压是4.15v,温度为24℃。针刺1小时之后电压下降到4.075v,温度上升到37.7℃。


宁德时代还在视频中晒出了2017年通过德国莱茵锂电池安全测试认证的文件。当时的针刺测试条件,电池满电,钢针直径3mm,刺入速度80mm/s,整个过程电池没有质量损失,电解液无泄漏,安全阀未打开,电池未起火。


视频字幕还特别提到:“电池最高温度35.1℃,鸡蛋肯定烤不熟。”


该视频一出,网友评曰:宁德时代轻松飞跃比亚迪的珠穆朗玛峰。


针刺测试=电池安全?


言归正传,比宁之争的焦点就是:针刺测试能否反映电池的安全性。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知道为什么动力电池要做针刺试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曾这样解释:电池安全事故就是发生热失控,热失控有很多诱发因素。针刺实验就是来模拟这些热失控诱因的一种方法,它是非常有效也非常严酷的一种热失控测试方法。


5月12日,《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电动汽车领域的首批强制性标准。


其中的GB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删除了电池单体针刺测试,同时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5分钟,应提供一个热时间报警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对热扩散试验给出了两种触发热失控的推荐方法,就电池包或系统中的电池单体,一个是加热触发热失控,另一个就是针刺触发热失控。制造商可以任选其一,也可自行选择其他方法来触发热失控。


也就是说,新国标并非完全删去了针刺测试,但只是作为一种推荐测试方法,可用可不用。


国标为什么对针刺测试做出这样的调整?


何龙曾在刀片电池发布会上说过这样的话:“因为大家转向三元电池了,三元电池过不了这个测试,那么我们国家就把它从强制标准里把它拿掉了。”


比亚迪股份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也曾表示:“比亚迪不管别的国家或者别的地区有不同的一些标准,但作为比亚迪内部评估来说的话,我们还是坚持用电动车电池里面最苛刻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电池。”


欧阳明高也曾表示,“不管法规怎么变,它都是我们进行电池产品开发、电池性能检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从材料本身的稳定性来说,磷酸铁锂的确优于三元。磷酸铁锂能轻松通过针刺测试,但宁德时代的测试视频也显示,三元并非就不能通过针刺测试。


宁德时代赞成新国标取消针刺测试,理由是希望行业关注的方向集中到整个系统层面的安全问题。


动力电池的安全有诸多影响因素,包括材料性质、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使用环境等,绝对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解决真正的问题


雨季来了,电动汽车自燃的新闻也多了起来。


有很多电动汽车是静止状态中,并非有外物刺激,就着火了。充电过程、充满电后静置状态是起火事故的主要构成部分。这样的安全水平怎么能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新能源汽车呢?



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发布是一个进步,但强制性标准是最低底线。比如,对于国标中热失控乘员预警5分钟的规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他认为时间超过20分钟比较好。


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是动力电池安全事故的核心原因,热失控又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挤压、针刺导致的机械滥用,内短路、过充电、过放电导致的电滥用,过热导致的热滥用等。


而行业对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机理研究和有效防控手段尚需要进一步加强。


比宁之争,把动力电池测试摆上台面,算是为消费者普及了电池安全的专业知识。据说,宁德时代的测试视频还有第三季。估计比宁之争后面也会更新剧情。


汽车商业评论相信,各种争论,无论什么动机,只要能够尽情展开,真相总会水落石出,或者说真理会越辩越明,而动力电池技术也会不断向前发展。


4
标签: 宁德 钢针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