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金的数字化“罗马”之城:用“核心科技”赋能行业发展
橙子同学 |2020-04-20 22:1892459
危机之中,也有逆势增长的企业。
作者 | 橙子同学
来源 | 消费金融
危险,由一棵大树的倒下开始;
疫后,消费开始复苏。蠢蠢欲动的购物欲望,足以证明消费金融将越来越主流。经过疫情“洗礼”,“宅经济”成为热潮,也使得“到家服务”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同时也迫使消费金融从线下迁徙至线上。随着消费群体的崛起,消费金融公司的“补血”也正在进行中。2020年,除捷信之外。4月14日,马上金融发布了今年首期ABS产品,优先A档规模12.68亿,获2.9倍超额认购,优先B档规模1.28亿,获2.4倍超额认购。其中,优先A档票面利率仅为3.5%,不仅创下了马上金融ABS发行利率新低,也创下今年以来持牌消金机构ABS产品发行利率新低。先来看看原有持牌消金公司的格局现状,据不完全统计,在公布2019年财报的1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位居前三名。而新玩家平安、小米等巨头的加入,又是否会改变持牌消金格局?对于新玩家的加入,记者对话了马上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赵国庆表示,平安、小米的加入,他们更多是出于监管合规性要求,将自身贷款业务注入到消费金融公司中,因此短期内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根据市场分析师认为,现在消费金融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但赵国庆认为,目前应该是增量和存量并重的阶段,存量步入精细化经营和运营;增量由线下向线上迁徙。所以还会有增量。2017年强监管的开始也标志着消费金融市场出清启动,如今的消费金融市场,确实已不见了泥沙俱下、草莽纷争的竞争局面。实际上,消费金融市场在经历大洗牌之后,已正式迈入了合规化;随着马太效应进入巨头割据的状态,目前已是模式化和巨头化的多元发展。疫情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是一个传导效应。对于消费金融业务来说自然逃离不了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往往这些逆势增长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强大的技术基础和领导者的未雨绸缪。赵国庆告诉记者,他时常提醒自己,“今天好,不一定明天好”,因此始终要把风控、发展质量、获客、销售额、盈利风险及拨备率等指标进行综合平衡。对于风险的控制,赵国庆告诉记者,马上的措施是继续执行此前的战略——“客群上移”。直白的说,“客群上移”实际上是用户的信用分值的提升,产生优质客群,从而降低风险。消费金融需要在产品上不断巩固,始终坚持与场景结合、短期小额。赵国庆表示,马上金融深度合作场景超过200个,打造全方位、全场景、全人群的精准的差异化风险定价能力;笔均贷款1700元。从获客到贷款周期,发生巨大信用变化的概率就比较小。赵国庆告诉记者,马上金融每天都在关注风控的数据,以及模型的优化和迭代效率,根据数据及时调整策略。另外,对存量用户的管理也极其重要,在信贷周期内,客户的收入和偿债变化的能力可能会被弱化。若平台在长时间内未对存量用户进行借贷数据迭代,用户的信贷资质会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影响风控、反欺诈模型的精准性。因此。要对存量管理进行调整和优化。说到贷后管理,通常都是以电话为主的。但是,当经济下行,难免部分用户可能收入偿债能力会恶化,从而浑水摸鱼。面对这些问题,赵国庆透露,目前马上金融已与相关机构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合作。这几年,国家就个人征信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完善,针对借贷纠纷案件的便捷化司法解决方案也在不断优化,这些都降低了消费金融机构采取非常规手段进行贷后管理。在这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作为持牌消金中科技能力超前的机构,马上金融的数字化“罗马”之城,也并非一天所建成的。这就要从马上金融的根基说起,实际上,其出生就是全面数字化的公司。2015年,马上金融拿到批复文件开始筹备时,赵国庆就始终坚持自主开发,当时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在经过4年多的发展中,马上金融基于数据驱动建立了自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实现自动化、实时化、自适应的风控体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马上金融在技术上再次实现自我突破,启动分布式云呼叫,使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连续性得以支撑。赵国庆认为,除了自身金融科技能力增强之外,赋能行业的发展,也是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马上金融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已广泛被若干金融机构采用。例如,马上金融联合光大信托共同开展了金融科技在信托行业的融合应用试点项目。在面向客户销售产品的双录环节,光大信托将采用马上金融自主研发的“得助•AI智慧双录”系统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当然,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公司在发展过程当中,包括科技在发展过程中都可能遇到自身瓶颈和周期的限制,因此都会想到一些破解方法。“马上金融基本思路是一边连接金融机构,一边连接消费类的场景,把所连接的两端作为产业数字化突破的方向。”赵国庆如是说到。疫情对消费金融的影响毕竟是短期的,但此时此刻,恰恰是最考验风控能力的时候。风控能力的好坏,决定了谁能抢占下一波消费金融的高点。未来,消费金融行业,必然会有更多的巨头玩家加入,并且申请消费金融牌照的门槛只会更高,在资金、场景、风控技术等各个层面,缺少足够实力的平台会逐步被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