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敢于先行先试 贵在持之以恒
深圳特区的奇迹与深圳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相伴相生、密不可分,这里诞生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企业,如华为、腾讯、中兴、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科技等,它们无不是从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近年来,深圳中小企业经过了一轮爆发式增长,截至今年9月已经达到了197.1万家
【中小企业政策宣传月地方系列文章之三十六】
深圳特区的奇迹与深圳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相伴相生、密不可分,这里诞生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企业,如华为、腾讯、中兴、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科技等,它们无不是从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近年来,深圳中小企业经过了一轮爆发式增长,截至今年9月已经达到了197.1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6%。正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让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约240户、企业150户,创业密度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2018年中小企业创造GDP11583.19亿元,占深圳GDP的近50%,上缴税收占全市企业税收的70%。深圳中小企业的发展成就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质”上。全市1.44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80%以上为以民营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全市具备“专精特新”特色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全市授权专利的将近七成以上来自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的民营中小企业群体,已经成为深圳自主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最需要倚靠的力量之一。深圳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傲人成绩,一方面来源于一批批优秀中小企业家的不断涌现及一代代产业工人的拼搏奋进;另一方面得益于政府为企业减负、松绑、纾困、造环境,让企业少了后顾之忧,多了勃发之力。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坚强
近年来,深圳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针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二者互为主体)的专门性政策文件,包括在2010年7月,审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首次在法治层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2018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圳迅速出台了《关于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并明确提出“四个千亿”计划:确保2018年企业减负降成本1000亿元以上;实现新增银行信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实现民营企业新增发债1000亿元以上;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深圳市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通过真金白银,给民营企业送上“看得见的实惠”,同时,不扣不折抓好清欠工作落实,累计清偿欠款30396.92万元,清偿完成100%,充分展现了深圳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二、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率先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对标新加坡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提出20大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誓把营商环境打造成深圳的“闪亮名片”。二是确保中小企业享受平等待遇。仅2018年全市就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文件1108份,废止、调整或不予以出台74份;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出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提出36 项举措,对财产权实施全方位保护。三是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上线“i深圳”统一政务服务APP,大力推广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推出“不见面审批”“全城通办”事项各300项,40多个事项实现“秒批”。四是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出“三十证合一”和“多报合一”,企业开办时间从9天缩短至4天,企业开办便利度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五是强化商事信用建设。建设覆盖全社会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归集商事主体信用数据6.5亿条,个人信用信息数据超10亿条;上线公众版“深信APP”,实现公众对全国1亿家商事主体信用信息的“一站式”免费查询。2018 年11月,普华永道发布《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深圳跃居榜首。
三、大力推动减负降成本,让中小企业轻装前行
陆续推出一系列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仅2018年就为企业减负1418亿元,预计2019年减负金额可达1500亿。一是减税降费落到实处。出台提升纳税便利度20条,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2018年深圳135万户小微企业享受税收减免总额34.63亿元,预计2019年可实现新增减税规模约860亿元。二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出台《深圳市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低费率。2018年全年通过降费率及实行浮动费率等举措实现减负102.13亿元。2019年已为企业减负约97.88亿元。三是切实降低用电、用地成本。在落实国家统一降电价基础上,对先进高技术制造企业和部分工商业企业电价分别再降20%和10%。创新产业用地使用方式,探索依据不同工业(产业)灵活采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供应土地。规范产业用房租赁市场,对产业用房价格实施指导价,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用房成本。四是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每年安排市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超2亿元,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开拓国内市场等给予资助。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支持,对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所投产品的价格给予6%-10%的扣除,支持中小微企业参标竞标。
四、健全融资服务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大力支持民营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深圳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和并购重组的若干措施》,支持企业通改制上市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目前,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达到415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总量210家,新增科创板2家,连续13年居国内大中城市首位。二是在全国率先采取上市公司纾困措施。针对上市公司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由市属国资出资150亿元放大至300亿元,化解上市公司平仓风险。目前已累计决策为54家上市公司提供股权、债权流动性支持,涉及专项资金约170.27亿元。三是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安排5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对银行机构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放贷形成的不良贷款,最高按50%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偿,撬动贷款249.65亿元。四是发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直投作用。设立深圳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设立,总规模达到10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小企业专项基金。在全国率先成立50亿元的天使投资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种子期、初创期天使类项目,助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五是搭建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投融对接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注册金融机构达123家,注册企业1.89万家,累计解决融资需求641笔,融资金额共计113.8亿元。良好的金融环境、资本环境以及一些列政策措施让深圳一大批中小创高新术业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五、聚焦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一是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平台。出台《深圳市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向中小企业共享,目前已汇集1040家创新载体,仪器12024台套。二是搭建市产业用房供需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创新型产业用房统一的信息发布和在线申请平台,录入平台的创新型产业用房项目115个,面积约747.13万平方米。三是扶持创业创新空间建设。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利用闲置厂房、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业创新空间,打造各类创业创新空间424个。四是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服务能力建设。截至2018年底,线上服务系统聚集服务机构突破1908家,发布各类服务产品10186个,服务对象58509家。五是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目前,全市有效期内的示范平台3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平台就由12家,专职服务人员超3500多人,带动服务机构超5000家。六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先后举办85个企业家研修班,服务5000多名企业家和高管。推出中小企业产业紧缺人才培训计划,累计为3.8万多家企业培训各类紧缺人才达14.7万余人。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