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是双面娇娃 重要功能是价格发现
从坊间传闻到监管层下发文件,前后脚的工夫,银监会收紧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决心可见一斑。至此,权威发布将境外金融机构衍生产品风险可能向境内银行和机构客户转移的路径一一堵住。
从坊间传闻到监管层下发文件,前后脚的工夫,银监会收紧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决心可见一斑。至此,权威发布将境外金融机构衍生产品风险可能向境内银行和机构客户转移的路径一一堵住。
宽慰之余,对于金融衍生品这个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元凶,该如何看待?在笔者看来,它是典型的双面娇娃——有着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用好了是尤物,失手则成撒旦。
早在2002年巴菲特就曾预言,“衍生品交易的魔鬼已经从瓶子里跑出来,它将成为一种破坏力巨大的金融武器”。最近一年因投资金融衍生品导致亏损的中国企业不少,中信泰富亏155亿港元、国航亏68亿元,中国远洋亏40亿元……西方投行炮制的衍生品圈套轮番放倒投资企业,几十家中国企业奉上的几百亿元的真金白银打了水漂。这个现象引起了国资委和银监会的重视,从而引发了之后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
然而,金融衍生品确有天使的一面,比如进出口会产生巨大的利率、汇率等风险,需要金融衍生品来对冲风险。作为进出口大国的中国,尤其需要这种对冲工具。
更重要的是,衍生品市场的一大重要功能就是价格发现,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争夺定价权的需要。这也就是为什么OPEC国家的石油出口量全球占比很高,但对原油价格却没有很大发言权的道理所在——全球主要的石油期货市场都在美国和欧洲,谁控制了期货价格,谁就掌握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