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从不见人影的芦苇荡到面向全球的自贸区

2019-10-12 11:351173

背靠长三角腹地,濒临长江入海口,这里是新中国第一个“境内关外”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所在地:往东望去,一艘艘巨轮载满货物驶向全球;向西回眺,一栋栋因贸易而兴的高楼鳞次栉比……


如果时间退回到70年前,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滩和芦苇荡,还有战争留下的碉堡零星散落,不见人影。1990年浦东宣布开发开放五个月之后,一行人从四面八方坐车坐船穿越芦苇荡,在一栋简陋两层小楼上,拉开了外高桥滚动开发的序幕。从保税区设立,到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这片土地始终站在中国经济面向世界的最前沿,坚持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制度创新与功能培育相结合,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全面落地深化。


朴素心愿,承载“老开发”的梦想和汗水


在外高桥,富特中路以及富特东路、富特西路从南至北贯穿了整个保税区。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路的命名其实“藏”着最早一批开发者非常朴素的心愿:取“Free Trade”(自由贸易)发音中“F”“T”两个字母的谐音——“富”“特”组合,也是“富得特别”之意。


要让一片区域“富得特别”,这个如今看上去有点“单纯”的目标,背后承载着沉甸甸的梦想与汗水。当年规划的外高桥保税区,是老杨高路以北、以东紧贴规划港区的10平方公里区域——一片广袤的农田,村落民居星星点点,间或有抗战后留下的军事碉堡隐藏在泥路旁边。潼港一村4号,这间高桥老街旁的老式公房,曾经是外高桥开发公司的现场办公场所。


1990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在成立之初,和陆家嘴、金桥开发公司一起入驻当时浦东唯一的酒店——位于塘桥的由由饭店办公。大家从各个单位借调而来,每天披星戴月乘坐摆渡船到浦东上班,当时现场艰苦的工作环境是现在年轻人难以想象的。据当时项目拓展部副经理王磊回忆,一盏日光台灯、一盒文具,外加一辆自行车,是上班第一天领取的全部办公用品。“当年的开发者们只有岗位的不同,不分职位的高低;只有加快开发进度的热情,不计个人吃亏划算的多少。”


正是这群敢为天下先的奋斗者,在浦东的东北角、长江的入海口,为中国第一个保税区的建设挥洒辛勤汗水,奉献无怨年华,使保税区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


按照“量力而行、滚动开发”原则,外高桥保税区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大封关。1994年12月底第三次封关后,封关区域已达5.5平方公里。自此,外高桥港口先后开辟通往日本、南非、中南美、地中海、东南亚、沙特等九条国际航线。1995年,保税区一些较大规模的加工项目和高技术项目陆续进驻,美国通用电气、惠普、英特尔,日本电工、先锋电子等一批跨国企业也选择外高桥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落脚点。


大胆设想,演绎一段段华丽升级的故事


因贸易而生,因贸易而兴,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总额用20年时间完成了“三级跳”:1993年为3亿美元,2002年首次超过100亿美元,2012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面临新挑战:从国际上来看,加入WTO就要求按国际惯例开展贸易、投资活动;从国内来看,保税区优惠政策开始减弱,如保税区企业所得税15%的特殊性已被全国所有企业所得税25%的普适性所替代,又如外资贸易公司以前必须也只能开设在保税区,而商务部8号文规定外资贸易公司可以自主选择注册地。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拓展保税区的功能?如何与国际贸易规划接轨?这些思考孕育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保税区内打造营运中心企业。


世界顶级钢琴品牌施坦威于2003年入驻外高桥保税区,刚起步时仅仅是一家小型贸易分拨类企业,现在已经一跃升级为集团亚太区总部,统筹管理东南亚、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代理商,整合并实现亚太区范围的钢琴订单销售、物流运作、资金结算等营运功能和管理职能。


“原来公司很多业务都要‘绕道’新加坡才能完成,外高桥支持营运中心的计划与我们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随着亚太区枢纽设在外高桥,物流、贸易以及结算功能一并落地,订货数量和销售数据持续提升。”施坦威钢琴亚太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鑫告诉记者,“过去10年间,我们中国区的业务保持了年均18%的高速增长。”      


从营运中心企业到亚太营运商,再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营运总部——截至去年底,外高桥已经集聚培育了246家总部类企业,演绎出一段段华丽升级的精彩故事。


全新跨越,自贸区制度创新激发活力


2013年9月,保税区迎来新的跨越。依托上海保税区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这片区域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和政府职能转变四大领域,构建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动一系列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


外高桥美约路291号,一座占地近1700平方米的大型无人仓库正24小时不间断运作。这里是全球轴承巨头斯凯孚的东北亚分拨中心,整个全自动存储系统库高30米,径深120米,共有多达3.5万个箱位数。


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先后推出的各项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斯凯孚可以把产品高效地运往全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市场,大大提高了货物周转速度,降低企业库存与运营成本。


翻开斯凯孚在外高桥六年来的自贸成绩单,2013年销售额为14.76亿元,2018年增长到32.55亿元;2015年分拨中心启用之初,每年完成报关总量约1万票,随着业务不断扩大,2018年该数据已达到2万票,实现了翻倍增长。


“从外高桥的发展可以看出,保税区域的制度创新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有力推进了贸易功能、复合功能的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动能转换和质效提升。”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陈彦峰表示,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先发区域和核心区域,保税区域六年来经济规模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商品销售额9050亿元,年均增长9%,挂牌以来新设企业贡献的年税收已经超过百亿元。


来源:文汇报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天津三中院制定服务保障自贸区提升战略12项措施 探索《供应链金融企业合规指引》京津冀三地互通互认

2024-05-29 16:20
86242

陕西自贸区推出“秦信单”供应链融资新模式

2023-10-10 15:05
42300

2023年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含自贸区分行)招聘启事

2023-05-27 17:30
100538

首届自贸区产业租赁高峰论坛将于4月7日举办

2023-03-30 13:47
60479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世博管理局、上海市商业保理同业公会专家组一行调研国核保理

2023-03-20 20:24
47628

上海自贸区公布第11批30个金融创新案例

2022-12-04 20:29
1958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