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民币跨境结算冷清
东莞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任务推行一个月后,门可罗雀,总共只完成六笔交易,乏人问津。
东莞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任务推行一个月后,门可罗雀,总共只完成六笔交易,乏人问津。
经济观察报引述人民银行东莞分行办公室主任梁志钊说,一个月才完成六笔交易,而且这六笔还是东莞市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仪式当天用来撑场面的。
不只东莞业务冷清,知情人士表示,广东另外三个试点城市广州、深圳和珠海在启动仪式后,也没有新的业务进来。
一个月前,东莞当地中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招商银行,分别跟六家企业签约,并使用人民币完成跨境结算业务。
东莞拥庞大外资企业群,与港澳地区经贸和金融往来密切,被认为拥有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优势。首批完成的六单业务中,共导出人民币106万元(约新台币507万元),导入人民币14万元(约新台币67万元)。但一个月后,帐上的数字仍然停留在开业首日的数字,一动也没动。
参与试点的银行也并不轻松。早在今年4、5月,各参与银行就开端频繁拜访试点企业。参与试点的广州某银行好不容易与一家老客户谈拢,但对方只同意让银行做它的主报告银行,不发生结算业务,也不实质汇款。
银行主管说,我当时还以为这是各大银行都在抢的肥肉,但现在银行几乎也没再提这件事了。
银行消息人士说,后来才发现,这些试点企业其实应该说是被政府“捉”来的。东莞富港电子公司财务部副理刘统德表示,既然是试点,肯定要找一些模范生先试,先做个样子。
参与首批试点的企业说,当前没有考虑做第二笔交易。厂商表示,要香港和国外企业的接受程度,如果他们不接受我们也没辙儿。外商难接受、手续太麻烦是限制企业选用人民币结算的两大障碍。
东莞另一家试点企业负责人冯先生说,大的供应商一般有自己的结算方式。企业要使用人民币结算,就须跟试点银行协作。这意味着要撇开原协作银行,在其他银行开帐户,而且要通知所有客户到新协作银行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