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基础设施业务逻辑与套路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曾说过:金融人的使命,不只是用理论去解释问题,更要找到切实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当下,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业务的两个问题: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业务还能不能干?怎么干不出风险?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曾说过:金融人的使命,不只是用理论去解释问题,更要找到切实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当下,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业务的两个问题: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业务还能不能干?怎么干不出风险?
基本逻辑:
1、股权投资逻辑
以回报为考量(阿里巴巴/腾讯)
能够承担高风险
目标客户:高增长
2、债权投资逻辑
收益固定(国债/贷款)
安全性 / 不能承担高风险
目标客户:稳健
3、其他(混合)
平台债务稳健基础:
(一般预算收入+非平台购买的卖地收入+其它)*20%>整体债务的利息支出
20%:经验数据,地方财政的自由现金流比例
整体债务:政府债务三项合计(含隐性债务,如有) 或 主要平台的有息债务(估算)
综合利率:8%、10%(银行贷款+其他)
基础设施业务的发展与现状
(一)近期市场回顾
(1)工行动员基建贷款
工行公司部近期对各分行下发文件,明确要求:“推动全行抓住当前政府鼓励投资、特别是基建领域投资的有利窗口期,加大重点区域、优质业务、重大项目资源储备,特别是基础设施、棚户区等领域项目储备”;
“原则上公司贷款有效储备不得低于两个季度的投放额度,并做好随时投放的准备,特别是对重大在建工程项目要加快投放”。
(2)财政部: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财库〔2018〕72号)
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
提升专项债券发行市场化水平;
优化债券发行程序;
简化债券信息披露流程;
加快专项债券资金拨付使用;
加强债券信息报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来源:互联网/各地学习文件的新闻)
摸清底数;
压实责任;
分类施策。
(二)基础设施业务发展与梳理
1992年,上海城投成立
1994年,分税制改革
2008年,金融危机
2009年,4万亿,加大基建投资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摸索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新预算法
2015-2016,PPP、政府购买服务的发展与规范,同时地方债置换存量政府债务(租赁业务内外交困)
2017,政府违规举债处罚,撤担保函
2017-2018,去杠杆到稳杠杆,防风险,2017年工作会议精神/十九大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
(三)现状的启示
1、城投有风险
2、区域在分化
3、配套政策需完善(打赢防风险战役的需要)
政策解读
(一)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
财预〔2017〕50号
1、地方政府不得将公益性资产、储备土地注入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承诺将储备土地预期出让收入作为融资平台公司偿债资金来源。
2、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合规支持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3、金融机构为融资平台公司等企业提供融资时,不得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提供担保。
(二)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
财预〔2017〕87号
1、严禁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建设工程作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2、严禁将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公司等非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行为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3、不得以任何方式虚构或超越权限签订应付(收)账款合同帮助融资平台公司等企业融资。
(三)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
1、严禁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违法违规或变相通过国有企业举借债务。
2、严禁国有企业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或配合地方政府变相举债。
3、违法违规提供融资或配合地方政府变相举债的国有企业,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8〕101号
1、合理保障融资平台公司正常融资需求。
2、金融机构要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按照一般企业标准对被划分为“退出为一般公司类”的融资平台公司审核放贷。
3、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前提下,对存量隐性债务难以偿还的,允许融资平台公司在与金融机构协商的基础上采取适当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维持资金周转。
基础设施业务合规逻辑
(一)合规逻辑
1、租赁物合规
基本依据:确权确值
标准租赁资产:飞机、船舶、集装箱、车辆……
公益资产?道路、桥梁、隧道、公园……
在建工程
《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8号)
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参与城乡公用事业、污水垃圾处理、环境治理、广播通信、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2、交易主体合规
企业 or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融资租赁,政府债务?
政府部门经营租赁?
航道局:租打捞船
其他:学校、医院,……
隐性债务?
3、交易结构合规
是否合法?担保函
是否有权限?
是否符合政策与监管要求?
隐性债务?
实质重于形式。
4、不同时点的尺度把握
时间:适用法规与政策
空间:属地监管要求(监管尺度)
一带一路战略的境外业务(国家战略/创新)?
其他因素:
股东要求(效益/合规);
经营策略(房地产/无形资产)等
基础设施业务违规罚单分析
基本依据: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其他法律法规(如预算法)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其他监管指导意见或行政法规
态度:虚心接受/认真整改/汇报清楚 / 言行一致 / 按时完成
目标:依法合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第四十六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任职资格审查任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二)拒绝或者阻碍非现场监管或者现场检查的;
(三)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四)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五)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
(六)拒绝执行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措施的。
第二十一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也可以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前款规定的审慎经营规则,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内容。
其他(管理责任和领导责任):
1、未经任职资格审查任命高级管理人员;
2、业务制度违反监管规定;
3、重大关联交易未经董事会审批;
4、单一客户融资集中度超比例;
5、违规开展关联交易;
6、未经批准变更营业场所,且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
7、报送统计数据反复错报;
8、超营业范围发放贷款。
基础设施业务逻辑
谨记:事出反常必有妖
(一)风险识别与缓释逻辑
1、非基础设施业务的风险分析框架
(1)违约概率与违约损失率
预期损失率=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
一般情况下,从财务角度,一笔业务能否操作的标准就是:考虑资本占用的情况下,(收益-预期损失)能否达到ROE的要求。
收益与预期损失,和期限的长短、担保的有效性、抵质押的可变现性等各种交易要素有关。所有的交易要素设置,要么是为了提高收益,要么是降低预期损失。
(2)全流程分析(专家判断)
借给谁
干什么
用什么还
什么时候还
不还怎么办
(3)核心点(稳健,以万达为例)
过去成长稳健:看发展历程
当前经营稳健:产品/行业/债务结构/担保
未来预期稳健:看行业前景趋势
(4)基本判断
同业:金租同业(?) /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
不占便宜:
A:不占便宜,尤其是大便宜不占。
风险是收益的对价,大便宜意味着大风险未能有效识别。
B:风口浪尖的不做。
债权投资的收益稳定,为较小的利差承担看不清的高风险不匹配。
2、基础设施业务的风险识别与缓释逻辑
(1)政府信用与财政支持认知
不赖账,视同永续经营的企业?
财政收入(企业营收)?
财政支出(成本)?
还款来源:收入-刚性支出?工资、民生、运转
上级支持(信用环境好):救助,隐性担保?
(2)区域性与系统性风险
区域风险:融资总额控制;
系统性风险:中央政策控制。
是否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货币发行权/通胀。
是否可能出现区域风险?区域政策能控制吗?
(3)偿债能力测算1
可持续基础:利息自覆盖,本金能续贷
财力中的“自由现金流”(20%?)
考虑财政收入增长率、来源等,进行适度调整
(3)偿债能力测算2
(一般预算收入+非平台购买的卖地收入+其它)*20%>整体债务的利息支出
整体债务:政府债务三项债务合计 或 主要平台的有息债务(估算)
综合利率:8%?10%?(银行贷款+其他)
(4)风控措施选择
抵押
担保
应收账款质押
财政能否确认?
(二)基础设施业务拓展逻辑
1、监管要求
2、区域选择:信用环境、偿债能力测算
3、主体选择:系统重要性与稳健性、当地金融机构的选择、风险应对逻辑
(三)基础设施业务风险应对逻辑
1、一般项目风险应对逻辑
A、理情利法的原则
晓之以理 / 动之以情 / 诱之以利 / 惧之以法
B、还款意愿/还款能力
C、常规手段:直接追偿(诉讼/处置租赁物与抵押物)/债务重组/债转股
D、目的:金钱永不眠(提升效率、阶段性不良率控制、阶段性利润控制等)
2、基础设施业务风险应对逻辑
A、情(积极沟通)尤其重要
目的:获得信息
B、债务重组(主动化解)
降低余额/风险敞口(偿还/抵押/担保)、调整期限
C、舆论清收?债券(公开市场)
基础设施业务的前景与探索
(一)前景
1、长周期的财政规范必然性
本质上,它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产物
中央的重视:
(1)防范金融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一;
(2)隐性债务规模庞大;30-50万亿?
(3)债务不会自然消亡。
2、短周期的监管要求
如何应对总量庞大的不清晰债务问题?
(1)界定(43号文)
(2)控制住总量
地方要卖资产;
监管要求余额不增长
(3)降低付息成本
低成本置换(地方债);
实事求是;
(4)逐步消化降低余额
地方财力要支持,有困难要卖资产;
市场化转型。
3、低期待市场化转型
城投这样的企业市场化道路在哪里?
城市基础设施服务(随城市化自然扩张)
百亿、千亿级的市场化公司这么容易吗?靠娃娃董事长们?
个人观点:降低期待,逐步压缩负债规模,自然消亡
(二)业务转型探索
1、地方财力用于降低隐性债务的基本环境
2、财政是否不允许支持城投?
(1)平台的逐步市场化转型;
(2)增资?
3、基础设施建设转型:
(1)事业主体:学校/医院,合规性?
(2)企业主体:地铁公交/水务/机场/供暖/旅游
地铁/公交:
是否会持续经营?
有没有现金流?
是否够偿债?
不够偿债怎么办?
租赁物?
水务:
自来水/污水?收费权?
是否会持续经营?
有没有现金流?
是否够偿债?
不够偿债怎么办?
租赁物?
机场:
是否会持续经营?
有没有现金流?
是否够偿债?
不够偿债怎么办?利息够不够?
供暖:
是否会持续经营?收费权?
有没有现金流?现金流的季节性?
是否够偿债?
不够偿债怎么办?
旅游:
资金用途?
是否会持续经营?收费权?
有没有现金流?现金流的季节性?
是否够偿债?
不够偿债怎么办?
4、市场化业务机会
(1)类似的齐星重整中的机会
时机好,有需求,价格/风控措施好谈
高现金流资产
(2)尝试市场化转型中的机会
市场化转型,意味着有现金流的资产
负债与资产去匹配
来源:津蒙汇金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