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流动性情况调查

2019-07-29 10:5038207

5月份银行破刚兑事件后,金融机构风控标准普遍提升,导致金融体系出现了明显的流动性分层现象。虽然已经事隔2个月,央行货币政策维持偏宽松的局面也部分缓解了市场冲击,但分层的局面尚未完全扭转。


来源: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作者:陈健恒、东  旭、韦璐璐、牛佳敏


背景及摘要


5月份银行破刚兑事件后,金融机构风控标准普遍提升,导致金融体系出现了明显的流动性分层现象。虽然已经事隔2个月,央行货币政策维持偏宽松的局面也部分缓解了市场冲击,但分层的局面尚未完全扭转。


市场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相对容易观测的同业存单市场,但线下的同业存款以及普通存款也出现了分层和分流。


部分中小银行的负债端面临缩表压力,从而导致资产端也存在压缩需求,影响到信用派生。


鉴于线下市场不容易观测,仅观测线上存单市场不足以反映流动性分层的全貌,为此我们对中小银行进行匿名的调查,更全面了解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从而希望协助监管与市场一起努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和缓解冲击。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区域中小银行,涵盖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农联社和民营银行,共有138家银行参与调查,地域覆盖全国各省市。


样本银行中,42.8%来自城商行,47.8%来自农商行,6.5%来自农联社,农信社和民营银行各占1.4%。


从银行资产规模来看,37.7%的受访者所在银行资产规模为1000-5000亿,26.8%所在银行规模处于100-500亿,15.2%所在银行规模处于500-1000亿,分别有11.6%和8.7%的受访者来自规模5000亿及以上和100亿以内的银行。


分省份来看,山东、江苏、辽宁、山西、广东的样本最多,均占到5%以上,山东和江苏超过8%,北京、陕西、青海、广西、西藏等地的样本较少。


►负债端反馈情况看,中小银行无论是在线上存单发行,线下同业存款,还是传统存款方面,都面临一定压力,而且规模较小的银行压力相对更大。


存单发行上,城商行在7月份存单发行难度上的反馈相对较乐观,而农村金融机构的压力反而更大。


认为存单情况没有改善、甚至有所恶化的中小行里,资产规模小的银行占比更高。


而线下同业存款方面,22%的银行表明其线下同业存款比线上同业存单恶化更明显,其中农商行和其他中小行的占比要远高于城商行,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占比要高于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


同业负债方面,有27%的银行反馈自身同业负债规模萎缩幅度在10%之内,19%的银行反馈其萎缩幅度高于10%。


同业负债萎缩的银行同样是以农村金融机构和规模较小银行为代表。传统存款上,反馈存款出现了明显流失的银行占比4%,主要还是以农村金融机构和小规模银行为主。


从省份层面来看,认为存款受到一定影响、余额有一定下降的银行合计占比27%,多集中在河南、江苏、湖南、内蒙古等省份。在被问到是否缩表上,20%的银行表明自身开始面临缩表压力,这部分群体多以资产规模在1000-5000亿的银行为主;7%的银行表明自身已经开始缩表,多以资产规模在500-1000亿的银行为主。


最后对理财产品发行的传导上,目前来看,多数银行尚未感受到负债压力向理财扩散,仅有6%的银行表明自身理财产品发行困难,对应其自身负债压力系数也较高,多集中在6~8的区间内;而认为受到一定影响的银行(占比23%),其自身负债压力系数多集中在2~7;而认为影响不明显也不直接的银行,其自身负债压力系数集中在0~4。


►资产端反馈上,过半数被调查银行表示资产端面临压缩的压力,同业负债占比更高的城商行和农联社面临的资产压缩压力更大。


分区域来看,东南沿海省份受冲击较小,四川、内蒙、山东的银行压力相对更大一些。


在压缩资产规模的应对方案上,中小银行主要先减持高流动性资产,例如同业资产、债券、债基或货基等;其次才是减持流动性相对更差的票据、非标和贷款。


选择减持贷款的以城商行为主,或由于其资产中贷款重要性和占比相对更低,后续贷款和非标投放的压缩可能在城商行中表现更为明显。


对于减持债券的态度,城商行更不倾向于减持债券,农商行更倾向于减持债券。农商行持仓中同业存单占比更高或是原因之一。


托管数据上 6月城商行由于负债冲击更大,明显减持了同业存单和利率债,而农商行收到冲击更小,小幅抛售债券,抛售以同业存单为主。


目前,多数中小银行贷款业务仍然还未受到影响,受到影响的也多以城商行和农联社以及资产规模小的银行为主。


破刚兑事件不仅影响到中小银行的资产业务,对于其发行资本补充工具也可能会有明显的影响,受访的多数银行表示担心后续资本工具的发行。同样,资产规模越小的银行担忧越大。


但好在规模比较小的银行或由于其资产业务扩张能力有限,其往往资本充足水平更高,相对比较缺资本的反而是规模较大的城商行。


►银行风控和各地监管层面,破刚兑事件后,各省份的当地监管和银行风控收紧程度不一。


经济偏弱省份的银行线上资金出省限制、当地监管和风控标准收紧程度更大;分银行类型来看,农商行、农联社受到的监管和风控收紧程度整体大于城商行。关于线上资金出省是否有限制,山西、广西、内蒙古、辽宁、湖南等省份的部分银行表示线上资金出省受到较大限制,而北上广、浙江等发达地区的多数银行反映线上资金出省没有限制。


关于银行是否收紧了对其他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的交易对手风控标准,山西、湖南、黑龙江、安徽、四川、河北等省份较大比例的银行反映当地银行明显收紧了风控标准。关于当地监管是否有收紧,在样本较多的省份中,仅有山西、四川、内蒙古、湖南等地的部分银行受访者表示监管明显收紧。


银行债券投资风控标准上,辽宁、吉林、山西、四川、内蒙古等经济实力偏弱省份中的银行表明自身债券投资的风控标准全面收紧,几乎只能买利率债,而北上广的银行受访者表示变化不大或有一定收紧。


从与银行资产规模和银行类型的交叉数据来看,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在线上资金出省方面受到的限制更为严格;且资产规模偏低和中等的银行多数反映明显收紧了对其他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的交易对手风控标准;规模较小的银行受到的当地监管收紧程度可能大于规模较大的银行,农商行的当地监管收紧程度整体大于城商行;此外破刚兑事件后,农商行、农联社的债券投资风控标准收紧程度也整体高于城商行。


►在对如何缓解中小银行流动性分层的探讨上,得票最多的监管政策是,“监管协调地方国资对中小银行注资,增强银行资本和提高市场对中小银行的信心”。本质上,问题银行目前面临的负债端融资困难都是因为经营不善和股东结构不健康。


因此治标治本的方法还是需要从银行的股东结构着手,引入更加稳健和实力强大的股东,从而引入更加稳健和合规的经营理念以及风控标准,才有可能逐步改善银行的经营文化和环境,增强外部对银行的信心。


其次,中小银行还普遍选择“加快对问题银行的托管和处置,将问题银行和其他正常运作银行进行业务隔离,避免问题银行的风险在银行体系扩散。”也说明,一些问题银行造成的风险传导需要尽快阻隔,对这些问题银行进行相应的救助和整顿,避免问题银行的问题拖而不决,也是防范问题扩散的较好应对方式。


流动性分层的状况并非不能治理,但需要先从问题银行着手,加快对问题银行的注资和股东结构治理,从而逐步恢复市场信心。货币政策虽然不是万能,但在治理过程中,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也是有助于缓解症状。


对于年内降息的预期,2/3的银行认为不太可能降息或者降息概率不大。从目前央行的表态来看,尚未看到明显放松货币政策的基调,不过随着房地产调控的趋严,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在三季度有所体现,如果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降息,那么四季度国内放松货币政策的概率还不能太低估。


尤其是如果未来推进两轨并一轨,不排除贷款利率在重新挂钩新利率基准的情况下,会有变相的利率调整措施。

一、被调查者样本情况

本期问卷于7月23日面向全国各地中小银行的行领导或者金融市场部部门领导,共回收138份有效答卷。绝大多数受访者来自城农商行和农联社,有42.8%的受访者来着来自城商行,47.8%来自农商行,6.5%来自农联社,各有1.4%的受访者来自农信社和民营银行。

从银行资产规模来看,多数受访者所在银行资产规模介于100-5000亿,具体而言,有37.7%的受访者所在银行资产规模为1000-5000亿,26.8%所在银行规模处于100-500亿,15.2%所在银行规模处于500-1000亿,仅有少部分(11.6%、8.7%)的受访者来自规模5000亿及以上和100亿以内的银行。


分省份来看,各省份/直辖市均有银行人士参与问卷,其中山东、江苏、辽宁、山西、广东的样本最多,均占到5%以上,山东和江苏超过8%,北京、陕西、青海、广西、西藏等地的样本较少,均不足1%。


二、负债端反馈

问题1:从目前情况来看,您所在的银行7月份发行同业存单的成功率是否比6月份有所改善?

银行破刚兑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就体现在存单发行上。从每日跟踪的存单发行成功率上看,破刚兑后,存单发行成功率明显走低,城农商行以及评级较低的存单发行难度提升。从此次针对中小银行的调查结果看,城商行在7月份存单发行难度上的反馈相对较乐观,而农村金融机构的压力反而更大。

认为存单发行成功率有所恶化的投资者占比11%,这其中60%的投资者来自农商行,20%的投资者来自其他中小行(农信社、农联社和民营银行);认为没有明显改善的投资者占比为35%,其中49%的投资者来自农商行,14%来自其他中小行 ,37%的投资者来自城商行。


如果细化到银行规模,认为存单情况没有改善、甚至有所恶化的中小行里,资产规模小的银行占比更高,资产规模相对较大的银行更多是感受到了存单成功率的改善。区域层面,可能尚未感受到存单发行好转的银行更多集中在欠发达地区,诸如辽宁、四川、山东、江苏、内蒙古、黑龙江、河南、山西、吉林等省份。

调查问卷反映出的投资者感受也与存单发行成功率的真实情况一致。从日度追踪的存单发行情况来看,6月下旬随着央行主动呵护市场,包括对中小银行开展定向增量MLF投放、对个别银行存单发行增信、提高再贴现额度和常备借贷便利额度、扩大MLF抵押品范围、召开研究同业业务稳定会议等等,存单发行成功率有明显好转,甚至一度恢复到了破刚兑之前的水平。

这背后主要还是得益于银行间极其宽松的流动性,由于央行此前的流动性支持比较充分,跨季后货币市场利率迅速突破前期低位,DR007一度低于2%,3M Shibor也回落到2.6%附近。银行间流动性充裕叠加央行的政策指引,机构对存单的一级配置热情自然走高。

但这种流动性带来的配置需求无法从根本上将存单的发行恢复至破刚兑事件之前。因为一旦央行回笼流动性,资金面再次收紧,机构对流动性的管理会转向那些更容易灵活变现的资产。

而对存单而言,破刚兑后不同评级间存单出现分化,高评级、国股行的存单风险要低于低评级、问题银行的存单。因此机构在流动性管理上,也会转为增配高评级存单、规避低评级存单。

从数据上也能印证这一点,随着上周缴税扰动,资金面重新收紧,回购利率快速上行,同业存单的发行成功率也明显走弱,而且高评级和低评级之间的发行成功率分化明显走扩。同时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与国股行存单的发行成功率也呈现分化的态势。

如果从分省周度的存单发行情况看,最近两周宁夏、辽宁、云南、内蒙古、四川、山西、吉林等省份存单发行成功率降幅比较大,因此当地银行对存单发行恶化的感受会更为明显。

问题2:破刚兑事件后,您所在的银行,线下的同业存款相比于线上的同业存单,在吸收资金方面,更为容易还是更为困难?

银行破刚兑影响的不仅仅是线上的同业存单,线下同业存款同样受到波及。根据被调查中小银行给出的反馈,22%的银行表明其线下同业存款比线上同业存单恶化更明显,56%的表明线上和线下都有一定压力,另有22%的表明线下相对更稳定。

在选择线下存款情况恶化更明显的银行里,农商行和其他中小行的占比要远高于城商行,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占比要高于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结合上一题的反馈情况,可以看出相比于城商行以及规模较大的银行,在银行破刚兑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较小的银行其线上存单和线下存款的业务同时遭遇打击,且线下存款的收缩甚至比线上存单更为严重。

目前已有40多家银行披露了半年报,我们选取了其中有负债细项数据的银行进行负债端分析 。19年上半年,样本银行同业存放占负债合计比例的均值在4%,较19Q1下降0.2%,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9%。跟去年同期相比,仅有10家银行同业存放占比有所抬升,平均抬升1.08%,有26家银行占比下降,平均降幅2.83%,最高降幅高达18.1%。

与上个季度相比,12家银行同业存放占比抬升,平均升幅1.37%,23家银行占比下降,平均降幅1.11%,最高降幅为7.3%。分规模来看,总资产规模在500-1000亿范围内的银行同业存放占比降幅最大,其次是100-500亿规模的银行。无论是从调查样本,还是从银行已披露的半年报数据看,破刚兑事件之后,银行线下同业存放也都遭受到了不少的冲击,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银行,感受会更为明显。

结合这些银行的同业存单余额来看,同样用占总负债比例变动来衡量破刚兑事件的影响,可以看到在有存单发行的银行里 ,19Q2较19Q1存单余额占比下降的银行仅为4家,63%的银行其同业存放规模收缩要强于同业存单(表现为存放占比上涨幅度低于存单,或下降幅度高于存单),如果跟去年同期比,这个比例要更高,为79%。

因此从银行披露的公开数据看,的确也能感受到中小银行线下同业存款遭受到的压力不亚于线上同业存单。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旦存在打破刚兑的损失,由于同业存单是线上品种,持有者结构更为分散,受冲击程度会小一些,而同业存款则因为是线下品种,流动性更差,且由于不成文的规定是线上资金可以出省,而线下资金不能出省,持有者结构可能会比较集中在当地的区域银行,因此损失也会更为集中。

从央行最新披露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来看,大行同业存款的同比增速在6月份有明显提升,而中小行同比增速则下滑回落。

此外从货基二季度资产配置变动情况看,也能印证线下存放的压力高于同业存单。二季度货基赎回较多,资产端的应对就是以减少存款和备付金为主,资产市值大幅萎缩4458亿,占比也由41.9%降至38.7%,减持额占其总资产净值减少的部分高达87%。

货基配置的存款和备付金当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线下的同业存款,可以看到随着银行破刚兑事件发酵,线下同业存款明显萎缩,且萎缩量要高于线上的存单,二季度货基配置存单资产市值仅减少了1280亿。

问题3、银行破刚兑事件后,您所在银行的同业负债规模变动如何?

由于同业存放和同业存单是银行同业负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这两个业务同时受到冲击时,同业负债规模的收缩就无法避免。从调查结果看,48%的中小行表示同业负债规模基本稳定,增减都不明显,这其中主要是以规模较大银行以及城商行为主;有27%的银行反馈自身同业负债规模萎缩幅度在10%之内,19%的银行反馈其萎缩幅度高于10%。从规模和银行类型看,同业负债萎缩的银行同样是以农村金融机构和规模较小银行为代表。

从银行披露的半年报数据看,与19Q1相比,规模超过5000亿的银行,其同业负债占比均值有一定抬升,规模越小的银行,其同业负债占比均值降幅就越高;如果跟去年同期比,小规模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比均值降幅要更大。央行披露的数据同样反映出了当行同业负债同比增速抬升,而中小行走弱的趋势,大行同业负债的同比增速6月升至30.1%,而中小行同比增速回落至1.6%。

问题4:破刚兑事件后,您所在的银行,普通存款(企业存款、政府存款和居民存款)是否出现流失到其他大行的现象?

银行破刚兑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同业业务层面,中小银行一方面同业融资难度提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存款搬家、向大行和股份行分流的困境。从调查结果看,59%的银行表明存款没有受到明显影响;23%的银行表明居民存款相对稳定,但企业和政府存款有一定流失;14%的银行表明吸收存款难度提升,但还不至于冲击到业务,存款仍有增长;4%的银行表明存款出现了明显流失,主要还是以农村金融机构和小规模银行为主。从省份层面来看,认为存款受到一定影响、余额有一定下降的银行多集中在河南、江苏、湖南、内蒙古等省份。

从央行最新数据看,6月份企业存款方面,中小型银行同比增速趋缓,而大行增速提升,居民存款端则都表现为走弱。细分看,中小行居民活期存款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下滑,居民定期存款同比增速提升;企业方面则是定期存款同比增速下滑,活期存款同比增速提升。

分省数据上,已经披露6月存贷款数据的省份中,各项存款合计上,6月增长靠后的省份为辽宁、内蒙、安徽、宁夏、青海,其中辽宁和内蒙古存款规模负增长。跟去年同期比,存款增量明显下降的省份还包括北京、河南、湖南、重庆,存款增长均不如去年同期。

细看的话,企业存款方面,6月增长靠前依旧多为东部沿海城市,如果跟去年6月增量比,同期多增的省份集中在发达地区,而同比明显少增的省份为辽宁、河南、安徽、湖南、内蒙,对应这些地区6月企业存款增长是弱于去年同期。居民存款方面,宁夏、海南、西藏、青海等省份增长较弱,与去年同期相比,居民存款增量收缩的省份集中在河南、陕西、浙江、湖南、陕西、山东等地。可以看到破刚兑事件后,地域间的流动性分层有一定加剧,无论是居民存款还是企业存款,都更进一步的向发达省份流入。

问题5:您认为您所在的银行是否面临缩表的压力?

从前几个负债端相关问题的反馈看,还是有一部分中小银行无论是在同业负债还是在存款端,在银行破刚兑后都有一定规模的压降,这种压降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小行负债端的收缩。调查结果看, 20%的银行表明负债端压力还在上升,自身开始面临缩表压力,这部分群体多以资产规模在1000-5000亿的银行为主;7%的银行表明自身已经开始缩表,多以资产规模在500-1000亿的银行为主。

央行信贷收支数据看,中小银行的资金来源合计规模同比增速在5、6月份持续下滑,而大行则是在6月降温。从已披露半年报的银行数据看,19Q2负债同比增速均值在10.1%,要好于去年同期(5.5%),环比增速均值1.1%,也要优于去年同期的-0.8%,目前来看负债端的收缩压力还没有完全在二季度体现出来,毕竟破刚兑事件是发生在5月底,只会影响到6月的数据。3季度银行季报的数据可能更能反映破刚兑事件对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影响,从调查结果看,可能会看到更多的银行负债规模的收缩。

问题6:您所在银行,表内负债端的压力对本行理财等表外产品的发行是否有传导?

目前来看,负债端的压力对表外理财的影响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从调查反馈来看,感受到负债压力向理财产品发行传导的银行占比合计为29%,其中6%的银行表明影响比较大,理财产品发行困难,以资产规模在100-500亿元的小银行为主。分省份来看,认为有影响的银行,多数集中在辽宁、河南、四川、江苏、福建、山东等省份,这些省份本身感受到的负债收缩压力也较大。

可以看到,表内负债的压力对表外理财发行仍有一定影响,表现为被调查银行中,自身包括从线上存单、线下存款、传统存款等等层面都感受到负债压力的银行,其表外理财产品的发行遭遇到的困难也更大。可以看到感受到影响较大、理财产品发行困难的银行,其自身负债压力系数也较高,多集中在6~8的区间内,而认为受到一定影响的银行,其自身负债压力系数多集中在2~7,而认为影响不明显也不直接的银行,其自身负债压力系数集中在0~4。

三、资产端反馈

 问题7、您所在的银行,在资产端是否也存在压缩资产的压力?

中小银行资产端是否会因为负债冲击而资产端面临收缩的压力,根据调研结果,56%的中小银行受访者表示资产端面临压缩的压力,其中有9%的受访者表示压力较大,需要减持一定规模的资产来应对,2%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很大,需要警惕出现资产处置的风险。

分银行类型来看,农商行整体压力相对比较小,城商行和农联社压力比较大。农商行表示压力不大的银行占比约占一半,城商行和农联社表示压力不大的占比约仅三分之一,其余的都表示有压力。

其中,有部分银行出现较大的压力,有1家农商行和2家城商行选择了压力比较大。而农信社和民营银行样本量分别较小,分别仅2家银行,代表性不足,此处不作分析。从同业负债占比来看,农商行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较小,城商行和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占比比较高,因此面临的负债端冲击相对较大,相应的使得资产端面临的压缩压力也比较大。

分区域来看,我们统计了样本量较大的13个省的情况(样本量在5个以上,比较有代表性),整体来看广东和福建的压力最小,而四川、内蒙、山东的中小银行资产端面临压缩的压力最大,分别仅17%、17%和29%的受访银行表示压力不大,业务正常运行。从全省贷款投放来看,四川和内蒙6月份的新增贷款占全国的比重相比5月也出现了小幅下降。

问题8:您所在的银行,若面临一定的负债流动性压力,资产端的应对方案是什么?(可多选)

面对负债端压力,中小银行资产端的应对措施首先是减持高流动性同业资产,其次是减持债券、货基或债基,然后才是减持流动性相对较差的票据、非标和贷款投放。我们用选择该选项的银行类型占比去比较该类型受访银行占总受访银行的比例得到减持偏好特征,结果显示:如果减持高流动性资产,城商行更偏好减持债基或货基,农商行更偏好减持债券。选择减持低流动性资产的受访者中,选择减持表内非标的受访者中城商行占比显著更高,选择减持贷款投放的受访者中城商行和民营银行占比更高。

总体来看,后续中小银行贷款和非标投放的压缩可能在城商行中表现更为明显。城商行和民营银行相对而言贷款业务在整个资产端中的业务的重要性相比其他类型银行而言要更低一些,这或许解释了面对负债冲击时城商行和民营银行更偏好选择减少贷款投放来应对。

从我们统计的18年年报可得的239家非全国性中小银行的资产端各类型资产占比来看,城商行和民营银行贷款在资产端中占比要低于其他类型的银行,相对而言其同业资产和债券投资等线上业务占比更高。这个资产业务重点的选择与银行自身资源禀赋等因素相关(比如网点和当地周边贷款客户是否足够多)。

对于减持债券的态度,农商行面对流动性冲击时表示更偏好减持债券,而城商行更不愿意减持债券。农商行和城商行的持仓结构不同,持有更高比例的同业存单。

从债券托管存量来看,城商行持有债券中主要是利率债,利率债、信用债和同业存单的占比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而农商行持仓中同业存单比例大幅高于其他银行,这可能解释了农商行更愿意抛售同业存单应对流动性冲击。结果来看,5月银行破刚兑事件农商行负债端受到的冲击选对更小,减持了部分债券,以同业存单为主;而城商行虽然更不愿意抛售债券,但由于负债端冲击更大,还是抛售了大量的利率债和同业存单。

分资产规模来看,所有规模的银行几乎都首选减持高流动性同业资产,但对于债券和货基的减持偏好不同:规模越大的银行越偏好减持货基或者债基,规模越小的银行越偏好减持债券。

由于无法获得银行表内持有货基的数据,根据报表估算,规模越大的银行债券持仓比例越高,规模越小的银行债券持仓比例越低。相对而言,对于规模小的银行,债券业务的重要性可能更弱、流动性相对其他资产而言更好,可能解释了小银行偏好抛售债券的原因。

问题9:您所在的银行,贷款业务是否受到影响?

对于贷款业务是否受到影响,多数银行表示影响并不明显,贷款正常投放;但仍然有高达26%的银行表示贷款业务已经受到了影响,其中13%表示贷款净增量有一定下降;9%的银行表示影响比较明显;有4%的银行表示总体有影响,但不同类型的贷款影响有所不同。

分银行类型来看,城商行和农联社表示贷款受到影响的比例较高,而农信社和民营银行虽然受到影响的比例占一半,但因为分别都仅有两个样本,代表性不足。从分资产规模来看,规模越小的银行表示贷款业务受到影响的比例越高。

去年2月份以来,区域性中小银行贷款业务增速持续下滑,今年以来同比增速滑落至负区间,年初至今同比持续负增长,在多措并举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措施下,区域性中小银行贷款业务并未出现好转,目前同比增速仅为-1%。而目前银行破刚兑对中小银行贷款业务规模的影响尚未体现,后续这一影响或进一步拖累中小银行贷款规模增速,尤其是资产规模越小的银行可能受到的影响越大。非标业务方面,区域性中小银行同比增速稍有起色,6月回升至3%,但在23号文的严监管下,非标业务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问题10:您所在的银行,票据承兑业务是否受到影响?

合计43%的被调查银行表明自身的票据承兑业务受到了影响,其中11%的银行反馈影响比较明显,其承兑的票据难以流转,承兑量明显下降;32%的投资者反馈有一定影响,本行承兑的票据在市场上的接受度下降,其中规模在500亿以下的银行合计占比67%。

破刚兑事件的本质是影响到银行的信用,因此冲击不仅限于银行的负债端,包括资产端也会有影响,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正常情况下,银行承兑汇票一般是有双保险制度,即万一不能从承兑行正常兑付,可以找直贴行兑付,所以不能兑付的概率是极低的。

但在这次的风险处置事件中,问题银行固然不能及时兑付其承兑的票据,但也暂停了向直贴行的追索,而是进行统一的风险处置,但只要是持有的票据规模较大,最终都会面临损失。这打破了过去的双保险的惯例,使得最终只能追索承兑行,而承兑行无力偿

还的情况下,会面临一定损失。这使得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担忧银行承兑汇票的兑付风险。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承兑的票据,一是市场担心这些中小银行的风险,二是如果没有了双保险制度,其信用风险会升高,那么市场可能就会减少买入这种类型的票据。

银行破刚兑事件初期,票据贴现、交易量都要较之前走低,后续随着央行出来稳定市场,情况有所好转。

分机构来看,受到冲击更为明显的是城商行,表现为:一是以城商行为信用主体的票据在市场上的流通性下降,其贴现量、被转贴现和被作为质押物回购的交易量环比都有明显下滑。且由于流通性下降,城商行承兑票据夹的贴现和转贴利率也跟随上升。二是在信贷扩张上,城商行也受到了明显抑制,票据承兑和贴现增速都有所下滑。城商行之所以在票据市场受到的冲击更大,主要也与其上半年票据承兑业务开展火热有关。因为在负债端,城商行存款争夺处于劣势,而同业负债又受监管指标约束,因此负债压力更大。由于票据承兑业务需要企业质押存款作为保证金,可以冲量负债规模 ,因此城商行开展承兑业务的积极性更高。

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也能印证这一点,18年四季度,城商行企业存款同比增速要远高于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尤其是定期存款增速明显。其次资产端上,去年四季度以来政策层面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加大,城商行面对的企业客户结构上更符合政策鼓励的方向,而这些中小企业又多以票据融资为主,因此贴现余额增速提升领先。

而同业存单破刚兑后,本质是影响了银行的信用,市场对银行同业资产的风险偏好迅速下降,而票据在承兑环节被赋予了银行信用,自然也会受到波及。因此,大行、股份制银行会主动减少与问题银行的业务往来,首当其冲的就是同业存单的认购和票据的贴现和转贴现业务。城商行过去往往采取比较激进的规模扩张手段,问题银行也多集中在城商行层面,因此受到的影响最大。

问题11:您是否担心本行未来发行二级资本债和优先股等资本补充工具的难度提升?

仅12%的受访银行表示不担心本行未来发行二级资本债和优先股等资本补充工具的难度提升,高达88%的受访银行表示担心后续资本补充工具的发行,其中46%的受访银行表示比较担心,认为后续可能难以发行。分银行规模来看,规模越小的银行担心的比例越高;分银行类型来看,各类银行表示比较担心的都占绝大多数,其中样本的2家农信社和2家民营银行全部选择了最为担忧的选项。

根据我们对市场上所有通过同业存单的中小银行的统计,在18年年报财报可获得数据的199家中小银行来看,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红线最近,补充资本的需求最为迫切,农商行其次;并且对于这两类银行而言,一级资本更为不足,两者距离监管红线的平均距离近分别为2.23%和3.92%。

分资产规模来看,规模越大的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越大,其中5000亿以上的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红线最近,这与更大型的银行资产规模扩张较快有关。同样,对于500亿以上资本相对更为紧张的银行来看,同样呈现一级资本比较紧张的情况,500亿以上的银行一级资本距离监管红线的距离均值更低,相较而言核心一级和资本充足率都相对比较宽裕。

由于当前表外理财压降进度有一定程度的放缓,表外理财回表对应银行补充资本的压力还没有完全释放。根据18年理财年报,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在22万亿,其中非标占比17%,如果后续其中部分非标陆续回表,银行需要多计提80%的风险加权资产(原表外只计提20%,回表后需按照100%计提)。

如果有50%的比例回表,多计提的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大概在1.5万亿,如果按照80%的比例回表,这一规模则会升至2.4万亿,从全市场来看都会使资本补充的压力增加。尤其是其中中小行资本补充途径更为有限,资本补充压力更大。因此政策层面,今年除了推出商业银行永续债以外,针对中小非上市银行补充资本,银保监会、证监会对于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方面也给与了更大的支持,于2019年7月19日发布《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修订)》(银保监发[2019]31号),放松了非上市银行发行优先股的条件,删除了关于非上市银行发行优先股应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股票的要求。因此政策层面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尤其是一级资本补充的障碍得以减轻,但最终能否实现资本补充仍然要取决于投资者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的认可,尤其在流动性和信用分化的情况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的市场需求仍然有待观察。

问题12:破刚兑事件后,您感觉您所在银行当地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是否有上升?

破刚兑事件起初影响的是银行同业信用,但由于中小企业负债压力可能会传导到资产端,因此市场非常关注支持中小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变化。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超过一半的银行感受到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提升,其中22%的银行认为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有了显著的提升。但各地情况有所不同,仍有11%的银行认为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有所下降,表明一系列的定向中小银行融资支持政策有所见效。

分区域来看,不同地区感受到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变化不一样。为给各地区排序,我们对四个选项进行赋值打分,选择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显著提升的赋值10,有一定提高的赋值5,变化不大的赋值0,有所下降的赋值-5得到各地融资难度打分排序。从得分来看,西藏和北京的银行感受到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显著下降;而感受到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提升的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海南、甘肃、吉林、山西、黑龙江。

今年以来,由于银行更多采取风险规避策略,更愿意放贷给国有企业和龙头民企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区域流动性仍然呈现分化的特征,贷款更多向发达省份集中。破刚兑事件带来的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变化,需警惕流动性进一步分化带来的区域性风险。

四、银行风控情况反馈

问题13:一般情况下,线下业务不能出省,您所在机构现在线上资金出省是否有限制?

关于中小银行线上资金出省是否受限的问题,大多数受访者(65%)表示所在机构线上资金出省没有限制,16%的受访者表示风控趋严,线上资金出省有一定限制,15%表示不同品类资产有不同的规定和约束,仅有4%的受访者表示线上资金出省受到较大限制。

分省份来看,山西、广西、内蒙古、辽宁、湖南等经济实力偏弱的省份的部分银行表示线上资金出省受到较大限制,而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多数银行反映线上资金出省没有限制。各地银行监管严格程度可能与当地经济实力、银行资产负债情况、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率等因素有关,从银保监会的分省市不良率来看,内蒙古、山西、辽宁的不良贷款率均较高,而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的不良贷款率均远低于平均水平。

从与银行资产规模的交叉数据来看,资产规模在100亿以内和100-500亿的银行中分别有50%、24%的受访者选择了“线上资金出省受到较大限制”或“风控趋严,线上资金出省有一定限制”,而资产规模在1000-5000亿和5000亿以上的银行中仅有13.5%、12.5%的受访者表示受到较大限制或风控趋严,分别有65%、7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限制。反映出规模较小的银行在线上资金能否出省方面受到的限制更为严格。


问题14:您所在机构是否也收紧了对其他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的交易对手风控标准?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54%)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机构明显收紧了对其他中小银行和非银机构的交易对手风控标准,40%的受访者反映有一定程度的收紧,仅有极小部分(40%)受访者反映相比于事件之前风控标准变化不大。

从不同资产规模的银行来看,资产规模处于100-500亿和1000-5000亿的银行多数表示明显收紧了风控标准,而5000亿及以上的机构则多数表示有一定程度的收紧,主要由于本身规模较大的银行历来风控标准就要严于市场平均水平,具有较好的对手库控制水平和风险预警、动态调整的机制,事件发生后并不需要额外明显收紧,而规模较小的银行以前同业授信方面严格程度不一,部分银行可能同业业务风控标准或风控水平较低,银行破刚兑事件后需对风控标准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从银行所属省份来看,山西、湖南、黑龙江、安徽、四川、河北等省份较大比例的受访者反映当地银行明显收紧了风控标准,北京、天津、上海的受访者则表示有一定程度的收紧或相比于事件之前变化不大,可推测由于发达城市的头部城商行历史风控较为严格,银行信用风险事件对其风控影响较小,而经济实力偏弱省份的中小银行,或发达省份的同业业务较为激进的中小银行,则在事件发生后需要明显收紧风控标准。

问题15、您所在银行主要使用什么风控指标来控制对其他银行的交易对手风险?(可多选)

关于银行用于控制交易对手风险的主要风控指标,绝大多数银行受访者(75%以上)选择了不良贷款比率和资本充足率、股东背景、资产规模、外部信用评级等指标作为主要风控指标来控制对其他银行的交易对手风险,此外较多银行(33%以上)选择将所处地区、银行类型、银保监会内部评级、中债隐含信用评级等风控指标来控制交易对手风险。


银行破刚兑事件发生后,金融机构普遍迅速上调了对于交易对手的风控标准,限制将出问题的中小银行列为交易对手,也禁止投资问题银行的资产。比较容易被列为问题银行的是尚未公布2018年甚至2017年年报的银行、大股东是民企的银行、不良率较高或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与破刚兑银行来往比较密切的银行、信用评级比较低的银行、贷款资产集中度比较高的银行、同业负债占比比较高的银行等等。

虽然不同金融机构的风控标准不一样,但应该都在事发之后收紧了对银行的风控标准,收缩交易对手名单。从高频数据来看,5月末事件发生后,同业存单尤其是中低评级存单发行成功率明显降低,存单评级间利差明显走扩,不同类型银行发行的存单利差明显走扩,不同类型银行的同业存款利差也阶段性走扩。此外,事件发生后回购交易和拆借交易量也明显下滑,反映同业之间授信和风险敞口的收缩。


问题16:破刚兑事件后,当地监管机构对本行的监管是否有收紧?

关于破刚兑事件后当地监管是否有收紧,大多数受访者(73%)表示当地监管持续关注事态影响,但并没有收紧监管尺度和指标,25%的受访者表示当地监管变得更加严厉,收紧了监管指标,仅有2%的受访者反映当地监管为了缓冲影响,适度放松了监管指标。

分省份来看,在受访者本较多的省份中,大部分省份没有出现当地监管收紧的情形,仅有山西、四川、内蒙古、河南、湖南等地的部分银行受访者表示当地监管机构对其的监管明显收紧,其余大多数省份的受访者中绝大多数反映监管没有收紧监管尺度和指标,仅山东有14%的受访者表示当地监管为了缓冲影响,适度放松了某些监管指标,其余地区的受访者均未反馈监管出现放松。

分银行类型来看,农商行的监管收紧程度可能大于城商行。具体而言,来自城商行的受访者中绝大多数(80%)表示监管没有收紧监管尺度和指标,仅有17%表示当地监管变得更加严厉;而来自农商行的受访者中有33%表示当地监管更加严厉。

从与资产规模的交叉数据来看,规模在100亿以内和100-500亿的银行中分别有42%、41%的受访者反映当地监管收紧了监管指标,而资产规模在1000-5000亿和5000亿以上的银行中仅有15%、12.5%的受访者反映当地监管趋严,反映银行破刚兑事件发生后,地方银监对一些规模较小银行的监管有所收紧。

问题17:破刚兑事件后,您所在的银行,投资债券的风控标准是否有收紧?

关于银行债券投资风控标准是否有收紧,绝大多数受访者反映银行破刚兑事件后其所在银行对投资债券的风控标准趋紧,其中53%反映有一定程度的收紧,对流动性和信用评级的要求更高了,31%的受访者反映全面收紧,几乎只能买利率债,仅有16%的受访者反映变化不大。

从与银行类型的交叉数据来看,来自农商行的受访者中有近一半(42%)表示所在机构全面收紧,几乎只能买利率债,另外有50%表示有一定程度的收紧,仅有7.6%表示变化不大;而城商行中仅有19%的受访者表示全面收紧,56%表示有一定程度的收紧,此外有25%的受访者反映变化不大;农联社的受访者选项分布比例与农商行较为接近。

可以得知在事件发生后,农商行、农联社的债券投资风控标准收紧程度整体高于城商行。而从与银行资产规模的交叉数据来看,资产规模处于100亿以内、100-500亿的中小银行的受访者中表示全面收紧的占比最高(分别为75%、49%),其次是500-1000亿的银行(38%),资产规模5000亿以上的银行的受访者无人反馈全面收紧。

历史来看,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监管制度存在差异,农商行相对偏保守。相较于城商行,农商行和农联社的监管指标更严,风险控制也更严,事件发生后监管和风控收紧程度也更大。

整体而言,农商行对于同业负债依赖性低于城商行,存款负债更为稳定,且资产质量也一般比较好,因此农商行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和抛售债券压力要明显小于城商行,从托管数据来看,6月城商行受破刚兑影响较大,大幅抛售利率债,而农商行受影响较小,对利率债仍维持增持。

而从分省份的数据来看,辽宁、吉林、山西、四川、内蒙古、贵州等经济实力偏弱的省份中有较大比例(超过50%)的银行受访者表示全面收紧,几乎只能买利率债,而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银行受访者均表示变化不大或有一定收紧。

该结果与线上资金出省是否有限制、当地监管机构对本行的监管是否有收紧的结果较为吻合,普遍反映经济实力较弱的省份在银行破刚兑事件后当地银行监管明显收紧、资金业务限制和风控标准也明显收紧,而发达地区的监管和风控收紧程度较小。

五、监管缓解流动性分层的措施

问题18:您希望监管机构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缓解流动性分层的冲击?(可多选)

在调查和分析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之后,我们认为更有意义的是探讨如何缓解流动性分层现象,避免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冲击。为此我们也有对中小银行调查他们偏好的缓解流动性分层的监管政策。

在问题中,我们提问:您希望监管机构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缓解流动性分层的冲击?从回答结果来看,选项比例最高的是:“监管协调地方国资对中小银行注资,增强银行资本和提高市场对中小银行的信心”。因为本质上中小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股东结构问题和经营理念和风控标准的问题,不单纯只是流动性的压力,或者说流动性的压力只是表象。

本质上,问题银行目前面临的负债端融资困难都是因为经营不善和股东结构不健康。从我们的提问的银行使用什么风控标准来控制交易对手风险中,选择最多的风控标准就是股东背景,也可以看到金融机构对交易对手的股东背景的重视程度。

因此治标治本的方法还是需要从银行的股东结构着手,引入更加稳健和实力强大的股东,从而引入更加稳健和合规的经营理念以及风控标准,才有可能逐步改善银行的经营文化和环境,从而增强外部对银行的信心。未来问题银行的救助也应该是遵循这一路径和模式。

其次,中小银行还普遍选择“加快对问题银行的托管和处置,将问题银行和其他正常运作银行进行业务隔离,避免问题银行的风险在银行体系扩散。”也说明,一些问题银行造成的风险传导需要尽快阻隔,对这些问题银行进行相应的救助和整顿,避免问题银行的问题拖而不决,也是防范问题扩散的较好应对方式。此外,对压力较大的银行采用增信担保,以及将小型银行逐步整合成更大的银行以增强风险抵抗能力是短期和中长期可以采取的一些缓冲措施。

而通过全面降准来缓解流动性分层方面,选择的银行不是很多。其实,如同上面的分析,银行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流动性问题,更本质的是股东结构和治理理念问题,虽然货币政策放松可以延缓一些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压力(从实际的观测来看,资金面越宽松,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的成功率越高),但只是治标不治本。货币政策释放的资金再便宜,都是需要归还的钱,并不是银行也不是实体经济自己的钱,不能利用货币政策释放的资金来修复资产负债表,反而是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支出和减税所释放出来的资金才能成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利润,才能通过利润来修复资产负债表。

这就是为何如果只有货币政策而没有财政政策,只有便宜的资金而没有利润,最终无法修复资产负债表,也无法解决信用风险。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流动性分层的状况并非不能治理,但需要先从问题银行着手,加快对问题银行的注资和股东结构治理,从而逐步恢复市场信心。货币政策虽然不是万能,但在治理过程中,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也是有助于缓解症状。

问题19:您个人认为央行在年内降息(下调存贷款利率基准)的概率是否大? 

鉴于中小银行负债压力上升,从而也导致中小企业某种程度上的融资难度提升,因此我们也关心货币政策是否会出现降息的政策。本次问卷我们也设计了这个问题:您个人认为央行在年内降息(下调存贷款利率基准)的概率是否大?从回答的结果来看,2/3的银行认为不太可能降息或者降息概率不大,1/3的银行认为较大概率或者不低的概率会降息。从目前央行的表态来看,尚未看到明显放松货币政策的基调,不过随着房地产调控的趋严,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在三季度有所体现,而美联储三季度可能会降息2次,欧洲央行目前也修改了前瞻指引,不排除9月份会降息,因此从中国这边来看,如果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降息,加上如果三季度经济增长下滑,那么四季度放松货币政策的概率还不能太低估。尤其是如果未来推进两轨并一轨,不排除贷款利率在重新挂钩新的利率基准的情况下,会有变相的利率调整措施。


END

6
标签:流动性 情况 调查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东方财富资金管理岗(流动性方向)招聘启事

2023-07-12 17:01
167752

央行两周投放跨年资金超1.7万亿元 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3-01-31 17:57
49540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加码14天期逆回购,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

2023-01-05 14:13
112630

公开市场持续“地量”操作,银行间流动性充裕

2022-08-17 22:13
11660

央行与国际清算银行签署了参加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的协议

2022-06-27 15:51
2167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