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桥梁
借助教育交流周平台,贵州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成果丰硕。贵州与东盟合作的前景相当广阔,需要全方位深化与东盟的“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
借助教育交流周平台,贵州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成果丰硕。贵州与东盟合作的前景相当广阔,需要全方位深化与东盟的“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
7月22日,以“深化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的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安新区开幕。中国—东盟青年创客大赛、2019中国—马来西亚大学校长合作对话会议、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服务“一带一路”校企高层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年会等活动相继开展,充分展示了这一交流平台的高端性。
山海携手十二年,教育交流周的活动内容一年比一年丰富,平台影响力一年比一年大。自2008年举办以来,教育交流周规模和层次持续提升,由单一的教育交流平台发展成为国家级的人文交流平台,由中国和东盟“10+1”合作模式发展成为立足东盟、辐射全球的“10+1+N”的合作模式。2018年11月,在第二十一次中国—东盟领导人峰会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写进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愿景》,也写进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
借助教育交流周平台,贵州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在教育方面,贵州30余所高校均与东盟国家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辟了“立足东盟、面向亚洲、辐射欧美”的对外开放道路。来黔留学生的人数从2008年的数十人,发展到4000余人,其中70%以上为东盟国家留学生。在经贸方面,贵州省企业对东盟国家备案中方投资额约为4.8亿美元,是我省企业境外备案投资额最多的地区。2018年,我省对东盟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约为8.9亿美元,居我省对外货物进出口额之首。
十二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领域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因为无论是哪个行业,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在培养人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当中互学互鉴、合作共赢。这个时代发展趋势,推动着教育交流周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高端平台,成为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坚实桥梁。
中国—东盟关系已进入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教育交流周十二年来都在贵州举办,贵州理所当然要全方位深化与东盟的教育交流合作,为双边民众带来更多福祉,不断开创贵州与东盟交流合作的美好未来,为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与东盟合作的前景相当广阔。在教育领域,在教师和留学生互派、科技创新、技能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还有望取得更多成果。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副校长何振光就说:“我们与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目的就是希望能与中国高校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贵州是中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我们非常希望能与贵州在这方面加强合作。”在经贸方面,农村产业革命、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合作上都有实现互利共赢的很大空间,需要全方位深化与东盟的“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
通过教育交流周合作交流,构建起来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会更加紧密。正如新闻所报道的,东盟学生在贵州留学,不仅是知识和文化的交流,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心意相通,甚至是对凉爽气候的热爱。共享发展成果,增加了双方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黄岐英就说,随着沪昆高铁的开通,现在到昆明只要2小时,7小时就可以到越南的家。
教育交流周已经发展了十二年,今年的主题更加强调务实和共享,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更加精彩、更加多彩,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会更加紧密,贵州与东盟交流合作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