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银行”为何纷纷消失
曾经火热的社区支行,如今迎来一波关闭潮。为打通银行服务“最后一公里”而存在的“家门口的银行”,还会否存在?下一步将向何方?
原标题:“家门口的银行”为何纷纷消失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曾经火热的社区支行,如今迎来一波关闭潮。为打通银行服务“最后一公里”而存在的“家门口的银行”,还会否存在?下一步将向何方?
以打通“最后一公里”为目标的社区支行,在我国已经走过了6年的历程。与当年的火热状态相比,目前社区支行迎来生存压力。近日,一些城市里,不少“家门口的银行”正在悄悄消失。
近日,家住北京某小区的张女士回家时突然发现家门口的一家银行变成了小卖部。3年前她刚搬来时,曾在这里开过电卡、缴过电费。如今家门口的银行没有了,李女士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方便。据了解,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批复同意了北京地区41家社区支行终止营业。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10日,已退出的社区支行数量超过1300家。
发展社区支行曾是银行应对竞争压力转型的方向。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称,2013年至2016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为应对竞争压力,银行将社区支行作为一个转型方向,纷纷下沉社区挖掘客户,抢占“最后一公里”。当时银行认为,社区支行面积小,运营成本相对较低,银行人员长期驻扎社区可以和居民有良好互动,有助于银行挖掘客户和深度营销。此外,考虑到上班族工作时段没时间去银行,在周末或下班之后去社区支行会很方便。
“没想到曾经的转型方向现在却成了累赘。”某银行工作人员说,尽管社区支行较低的成本使得网点得以快速扩充,但在选址、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诸多原因导致不少社区支行门可罗雀,“开始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提供的服务比较简单且同质化,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社区支行成为银行的负担。”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称,社区支行大都通过租赁房屋获取营业场所,近些年租金成本较高以及租约续期不稳定,是社区支行关闭的原因之一。过去一些机构不计成本,盲目扩张,如今在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下不得不收缩。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对银行物理网点带来冲击,移动支付的发展让大家对现金的需求大大减少,社区支行ATM的使用率大大降低;过去传统网点每天有三四百人进出,现在一天不到100个人。据银行业协会研究报告统计显示,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2781.77亿笔,同比增长6.97%。“没人去银行网点了,更没人去社区支行了。”甄新伟认为,我国远程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对社区支行所承担的传统渠道服务替代很快,这是社区支行出现关闭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社区支行未来走向何方?李奇霖认为,“轻型化、精简化、智能化、自动化、亲民化、精细化”将是社区支行今后的发展方向,“未来可以借助广泛的网点分布和深入居民社区的优势,开展符合当地居民需求的各种活动,提供各种场景体验的社区服务。”
甄新伟认为,要高度重视社区支行服务作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补充作用,以及对老年人提供金融服务的作用。(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