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场景混战背后的思考
消费金融的市场依然红火,但现金贷不再是行业的火车头,模式和打法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于从业者而言,需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消费金融的风口还在吗?
消费金融的市场依然红火,但现金贷不再是行业的火车头,模式和打法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于从业者而言,需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消费金融的风口还在吗?
我认为,大风口还在,各类消费金融机构仍有必要大量投入;小环境不好,在竞争过程中更考量战略战术的精细化,粗放时代的大水漫灌策略失效了。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各方加大对场景的争夺。贷款类机构对场景的追逐,固然受政策性导向影响,发掘各类消费场景、开展场景分期业务成为消费金融机构的重点转型方向。但更深层次看,依托场景,依旧是消费金融机构竞争致胜的最优解。
支付是最优质的场景。任何消费都需要通过支付完成交易,支付涵盖了一切消费场景而又不受具体场景制约。所以,对消费金融机构参与者而言,打好支付这张牌,事半功倍。
银行卡是天然的支付工具,信用卡也成为银行个人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要载体。对银行而言,发更多的信用卡远比开辟更多的场景来得重要。
第三方支付也是重要的支付工具,通过将消费分期产品嵌入支付工具中(如苏宁任性付之于苏宁支付、蚂蚁花呗之于支付宝),消费金融便可借助支付的东风同步扩张。对支付巨头而言,支付工具本身便是打好消费金融这场硬仗的筹码,拓展支付工具场景也比直接开辟消费金融场景来得重要。
自建场景才是牢靠的场景。早些年,与场景方合作是消费金融的主流玩法;近几年,自建消费场景开始成为主流。背后的逻辑在于,自建场景才是牢靠的场景。这种牢靠,体现为两点:
一是没有场景方单干的风险。中国的零售行业竞争白热化,各种消费场景都是微利经营,不会放过以消费金融增厚利润的玩法,大的场景方自行切入金融,是迟早的事情。
二是减少了合谋欺诈的风险。无论是自营场景还是合作场景,都很难根除一线员工的操作风险问题,但场景方与欺诈团伙的合谋,才是致命伤。过去几年,无论是教育分期、医美分期甚至是3C分期,都未能根除合谋欺诈的问题,而且,越是大额消费场景,问题越严重。
自建场景开始成为主流策略。以汽车消费场景为典型代表,场景方正在变成汽车金融自建场景开始成为主流策略。以汽车消费场景为典型代表,场景方正在变成汽车金融参与者,汽车金融参与者也把自己变成了场景方。
一些被忽视的场景。场景不等于消费场景,现金贷产品不挑场景,这是现金贷比消费分期更快崛起的原因。对消费金融机构而言,还可以在消费之外的场景找找空间。
信用卡余额代偿是个典型。到期还信用卡是3亿持卡群体的刚需,从交易规模上看,也是数十万亿级的大场景。就信用卡余额代偿来看,也有了接近千亿级的规模,未来还有不少空间可以挖掘。
投资理财也是个大场景。买房、炒股、买P2P,成为不少低息贷款资金的重要流向,虽然政策上不允许,事实上却屡禁不止。
自由职业者的经营场景。互联网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自由职业者,这个群体借钱不用于消费,而是用于经营。就传统的观点来看,这个群体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属于潜在的放贷对象。市场中尚缺乏可与之匹配的金融产品,不妨尝试一下。
来源:搜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