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智能资管 让投资邂逅“智脑”——访浙商基金总经理聂挺进
2016年3月举行的围棋人机大战中,当阿尔法狗最终以4:1战胜了韩国名将李世石后,公众的视野开始聚焦神经科学和深度学习等概念,人工智能也旋即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2016年3月举行的围棋人机大战中,当阿尔法狗最终以4:1战胜了韩国名将李世石后,公众的视野开始聚焦神经科学和深度学习等概念,人工智能也旋即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然而,早在这场世人瞩目的大赛举办前,有一位资管行业的老将已全身心投入将人工智能引入专业性极强的金融投资领域的“实验”中。
就在大部分曾在公募行业功成名就的明星基金经理们纷纷“奔私”的时候,现任浙商基金总经理的聂挺进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从公募“老十家”之一的博时基金转投至浙商基金,试图用人工智能(AI)为投资赋能,努力探索打造充满未来感的特色投资之路。
一路走来,聂挺进感悟颇多:“创新之路不是坦途,浙商基金曾执着于另类数据,也碰到过瓶颈。但现在想来,走过的弯路、踩过的坑都让我们更加坚信AI+HI(人的智慧)的投资理念,在不断完善中全力为投资者尽职尽责。”
当硅谷遇上华尔街
在公募浸淫多年,聂挺进对于这一行业的解读与认知深刻而独到。在他看来,公募行业刚刚过去的20年,其发展能够跨越欧美等成熟市场近百年的历史,不仅源自行业制度体系的规范和治理结构的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已完成了较好的投资者教育,使得长期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不过,聂挺进也不讳言,公募20年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粗放式发展特征,行业中各公司间发展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基金公司的组织架构也有问题,导致其客户导向并不明显;而A股的高波动性特征,又让其周期性超过了成长性,使得投资者的获得感并不强。
面对这些问题,聂挺进觉得公募行业必须有所转变,尤其是在资管新规实施之后,各大类别的资管机构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但同时,随着指数基金、养老基金相继迎来发展期,“长钱”的进入将令市场的投资理念发生深刻变革。因此他判断,未来的公募行业中,那些走特色化权益投资路线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这是一个智能时代。”谈及对浙商基金的定位,聂挺进先从最宏观的角度对资管行业所处的环境做了总结。
在他眼中,AI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正日益广泛,根据细分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智能金融、智能理财和智能资管。而浙商基金处于智能资管这一细分领域中,力图做到的就是让AI赋能研究与投资,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投资端。
“其实,在华尔街已经出现了金融与科技日渐融合的情况。”聂挺进说起年前去美国调研的情况,不禁感叹,“原来我们和很多华尔街的机构都约在纽约见面,但这次去美国,和很多机构最终却在硅谷会面了。”他告诉记者,在美国,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正日渐紧密,两者间的界限却逐渐模糊。“当硅谷遇上华尔街”这一现象背后,也意味着金融科技在投资端的应用已相当深入。
智能资管的“正确打开方式”
和很多近年来才开始关注智能资管的基金公司不同,浙商基金早在2015年就开始关注大数据和AI技术对于未来投资的影响,并将公司定位为科技驱动的资产管理公司。
近四年的探索,随着研究和认知的不断深入,聂挺进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和AI在其他金融领域的应用相比,智能资管的目标刻画更复杂、规则划分维度更多元,应用和推进也更缓慢和艰难。正是浙商基金用看似“笨办法”——一点点尝试摸索和探寻,走过弯路、踩过坑,才最终得以渐渐摸到智能资管的门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有呛几口水,才能学会游泳。”
“从人脑到人工智能,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聂挺进说。他举了一个此前一度火爆不已的大数据基金在现实中遭遇的尴尬案例,说明了人工智能在投资中的应用并非顺风顺水。
他告诉记者,这类产品由于过于重视数据而轻视策略,导致机器过早进入无监督学习状态,使投资效果并不佳。根据最新披露的2018年基金年报数据,市场上20只大数据概念基金的总规模为92.26亿元,虽然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但规模相比2015年的巅峰时期却接近腰斩。而从业绩来看,在市场单边下跌的2018年,这些大数据概念的基金全年加权平均跌幅达25.42%,跑输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
与此同时,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聂挺进,投资中单纯依赖基金经理或研究员的投研能力,也很难获取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而当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离开,他所能留下的也仅仅是一堆交易记录。这也意味着,如何将基金经理的投研知识体系进行良好的传承,成了AI介入投资的一大任务。
“投资其实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聂挺进说,“建立在人力基础上的艺术性,难复制、难量化、易流失,因此如何让业绩可复制、可预期、可追溯,并且科学化,就必须有机器智能的助力。”在他看来,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的结合(AI+HI),不仅能用模型化的方式留存基金经理的投研经验,解决知识传承问题,还能提高效率、提升业绩,并最终令成本下降。
聂挺进表示,智能投资的复杂度远超围棋,无论从数据还是从规则而言,智能投资面临的问题都是极其复杂且多元的。这也表明,对智能投资来说,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用AI+HI来解决这一难题。
“这其实就是基于现有的科技水平,让人和机器共同做决策,人类和机器共同进化,共同定义什么是智能资管。”聂挺进说。他进一步解释道,智能资管的应用可分为三大类——智能工具型、智能交易型和智能投资型。
这三者的难度逐层递进,到了智能投资层面,难度系数是最大的。在他看来,智能投资更关心真实世界运行的信息与逻辑,需要系统性地利用智能工具,结合包括基本面、市场情绪、政策舆情等在内的因子,进行智能化组合管理,而这也更需要AI与HI的紧密结合。
展望未来,聂挺进认为,未来智能工具与智能交易型工具将成为资管公司的标配,这也意味着,系统性的智能投资或将成为颠覆传统投资模式的关键转折点。
不过,聂挺进依然强调,在这套智能投资体系中,基于人类经验形成的基本面研究理论是最根本的所在。只不过在人机结合的智能投资体系中,人负责逻辑分析、经验积累及判断非均值回归、非线性变化类公司,以及辨识好企业的品质、商业模式和定量模式无法判断的定性分析。而机器更多是通过计算、大规模信息处理和均值回归,把握具有规则和规律性机会。
仍看好市场中长期表现
进入二季度,此前一度大涨的A股持续调整,很多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因此下降。对此,聂挺进表示,市场的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调整或许更有利于市场后续的稳定展开。
关于年初以来A股的大幅上行,聂挺进认为与2018年的深度调整有关。在他看来,年初那一波凌厉的上涨,主要源自估值修复和市场流动性改善这两大因素。而二季度以来的调整,一方面源自外部不确定因素的扰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前期上涨速度太快所致。很多前期进场的资金已经获利颇丰,因此在阶段性高点选择获利了结。
站在当前位置,和不少市场中人一样,虽然对于市场的短期走势持相对谨慎态度,但聂挺进表示,中长期A股上行的势头并未改变。他认为,去年末上证综指所处的2440点附近的位置,由于处在估值和基本面的“双底”,应是未来3年市场重要的底部区域。因此,面对当前市场的下行,无需过度恐慌。
聂挺进更是强调,虽然A股眼下并不具备全面牛市的基础,但未来资金将进一步向优势的行业和其中的龙头企业集聚。
具体到配置的行业方面,聂挺进表示,市场中各板块出现分化的可能性比较大。他比较看好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方向和城市化发展方向领域的投资机会。其中,消费、医药、教育和养老等领域,均是未来值得长期关注和投资的重点领域。同时,港股仍是价值洼地,在下半年盈利周期大概率转向的过程中,港股的风险收益比也相对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