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or兄弟?京东调薪事件的背后
近日来,有关京东的消息层出不穷,牢牢占据着,各大热搜排行榜三甲的位置。而刘强东,作为京东集团的掌门人,更是直接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可当娱乐性成分被挤干之后,还有哪些问题,是值得外界思考的呢?
作者:《贸易金融》观察员林菁
近日来,有关京东的消息层出不穷,牢牢占据着,各大热搜排行榜三甲的位置。而刘强东,作为京东集团的掌门人,更是直接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可当娱乐性成分被挤干之后,还有哪些问题,是值得外界思考的呢?
以京东物流的调薪事件为例:
4月,各大上市公司的年报逐步亮相。粗看之下,整体形势一片大好。因此,不妨将这些上市的物流企业,按市值排列,挑选出几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与京东物流进行综合性对比。
入选公司为:
顺丰控股(568亿),圆通速递(109亿),申通快递(79亿),德邦股份(42亿)。(数据截止日期为2019年4月25日)
2018年:
顺丰控股净利润约为45.5亿,净利润增长率为-4.57%;
圆通速递净利润为19亿,净利润增长率31.97%;
申通快递净利润约为20.4亿,净利润增长率37.7%;
德邦股份净利润约为7亿,净利润增长率为28.13%。
2018年:
雷帝网京东物流全年亏损超过23亿,如果扣除内部结算的话,全年亏损超过28亿。(数据援引自,https://www.leinews.com/n8521/detail.html)
如图所示,在物流行业整体盈利稳步增涨的今天,京东物流的巨额亏损实在令人费解。抛开快速增长的二、三线公司不谈,即使是物流行业的旗舰公司——顺丰快递,在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之后,也依旧能够将净利润,锁定在45亿左右,虽然净利润增长率有所下滑。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京东物流,这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企业,在其他公司全部盈利的情况下,背道而驰地负债经营?
京东的解释很简单,“外部单量太少,内部成本太高。”
一句成本太高,实在有些敷衍。因此,不妨让本文抛砖引玉,试析京东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众所周知,评定一家物流公司,无外乎看三部分:仓储,运输,快递员。
先说仓储:
京东对仓储设施的投入堪称奢靡。据财报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期间,京东在购置土地使用权、建造仓库和购买仓储设备等基础设施上,分别斥资48亿元,79亿元和142亿元。而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前期投入,究竟需要多少份财报才能摊销完结?
再说运输:
物流的核心在运输,如六脉神剑一般——唯快不破,而京东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自然也出手阔绰,令多数同业竞争者自愧不如。
2018,刘强东最为感慨的事情,莫过于京东的重型无人机下线以及首飞。尽管无人机在物流行业的商业化应用,于当时属于爆炸性新闻,可这也仅仅是京东众多黑科技的冰山一角。无人机,无人仓,无人重卡,自动驾驶大飞机,智能配送机器人,这一个又一个光彩夺目的前沿词汇,正前赴后继地使京东物流的科技方阵丰满起来。
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珠光宝气的华丽,饕餮盛宴的丰美,英俊潇洒的服务,琴瑟和谐的优雅,哪个不是用钱堆出来的?
结论:调薪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京东经营上的一个误区,那就是——试图利用变动成本对固定成本进行冲销。
京东,之所以跟淘宝并称为电商界“双雄”,并且让其他品牌长期以来难成鼎足之势,其依托就是强大的物流运输。从宏观层面来看,京东物流的全境覆盖,其本质就是扩大京东商城的在国内的影响力;其指向,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抢占国内电商市场的存量空间;其目的,就是阻止淘宝对三线以下城市的鲸吞蚕食。
但是,影响力的扩散,没有不付出代价的。
诚如《晁错论》所述的那样,“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如果京东称霸全国的宏伟蓝图不是兴起之作,那眼下这个疯狂“烧钱”的阶段,就必须被纳入考量,而这是毫无异议的。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快递员,派送的从来都不止是包裹,更是服务质量的直观感。快递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客户对一个物流品牌的认知。而京东多年培养的优质快递员,也正是其他公司比如“三通一达”所急切需要的。除此之外,还有美团和“饿了么”这些虎视眈眈的跨行业“同质化竞争者”。
两害相权取其轻,京东与其削减员工福利,不如削减称霸全国的野心!
京东的短视,在于它只看到了当下的运营成本,却忽视了前期,在培养员工时所付出的教育成本,而将辛苦培养出来的精英,拱手送给敌人,是智者所不能为的。谁都不能忘却,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人,才是物流行业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调薪事件,之所以掀起惊天巨浪,并非与薪酬结构绝对相关。舆论的剑锋所指,是刘强东对昔日情怀的“背叛”;逼问的,是“谁”拥有着对“兄弟”二字的最终解释权。
试问一句,如果今天的优质快递员变成了明日黄花,那这些以前“很能拼”,现在“不能拼”的弟兄,该当何罪?又该如何处置呢?届时,京东物流关于“兄弟”的解释,是否要再上一个“台阶”?
此外,如果因为快递员的流失,造成了营收上的锐减,那么这个责任又该谁来承担?或者因为取消底薪,导致三线以下城市快递业务的削减,进而产生前期建设成本最终无法摊销,这个错误又该谁来买单?
最后,再延伸一句,如果京东走出当下的运营危机,想要再次扩编的时候,还有谁敢相信,那句“你是我兄弟”的铮铮誓言?
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真的不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