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供应链金融应从狭义走向广义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应邀出席了本次年会,发表了主题演讲。
2019年3月14日,由《贸易金融》杂志、中国供应链金融网、中国贸易金融网主办,北京财资和供应链应用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暨第3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兵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召开。
年会以“数字化时代智慧供应链金融的革新与未来”为主题,积极展开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思考与讨论。大会涉及到丰富和多样的环节,包括主题演讲、联盟授牌、颁奖典礼、圆桌论坛、企业考察等形式。近40位业内重量级主讲嘉宾广泛来自于政府协会、银行、非银机构、供应链企业、物流企业、B2B企业、汽车企业、科技企业、三方企业等供应链金融业态,普遍担任CEO,总经理,总监等职位,行业经验丰富。总共有600+企业,近800位嘉宾共同参加了年会,基本汇集了供应链金融业内各方参与主体。此外,众多主流媒体对本次大会也表示了密切的关注和深入的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应邀出席了本次年会,发表了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
今天分享的一个话题是数字经济下金融科技赋能的供应链金融。我想谈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供应链金融的演化与智慧化。第二是金融科技赋能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另外一个是伴随着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之后带来的风控变化。
第一,供应链金融今天来看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金融机构介入的供应链金融。特点是什么?供应链中的要素,比如说应收应付,是以动产为基础的开展的借贷业务。这个是贷方是在产业运营之外的,因为并不了解供应链实际的运作状态是什么。风控是基于信用和核心企业的地位。这个状态很难持续下去。
第二是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利用核心地位,用自己的信用放到上下游跟金融机构贷款,风控是业务结构。这是今天大多数看到的很多企业的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大数属于这个范畴。
第三阶段是网络平台推动的供应链金融。基于平台所建构的业务流和信息流向平台参与者提供信用,这个时候平台成为了供应链金融的推动方,风险控制是网络和网络关系。这个阶段最终的发展还要进入一个阶段,就是金融科技赋能的供应链金融。基于专业化的网络科技平台赋能供应链金融,这也是要今天关注的话题。
为什么讲这个?原因很简单,大家对供应链金融有两个不同的视角,包括国际也在争论这个问题。一个是狭义的供应链金融,一个是广义的供应链金融。狭义的供应链金融是什么?基于供应链运营面向特定环节中的特定中小企业展开短期的资金信贷。比如说保理、反保、动产抵质、仓单质押。特点是点对点的关系,只不过把点对点的关系置于供应链金融的场景下看的。我们谈的供应链金融是狭义的供应链金融。
事实上今天的供应链金融有一个广义的供应链金融。大家看的话,包括美国、欧洲在做供应链金融的时候,越来越多从狭义的供应链金融转向广义的供应链金融。
广义的供应链金融是什么?不只是针对供应链中某一特定的企业,而是供应链中所有的参与方。目的不仅仅是融资,而且是通过各种金融手段来优化整个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目的发生了改变。
所以这就使得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融资,因为我们今天大多数情况下,在谈论供应链金融的时候,都在谈资金借贷,实际上供应链金融不完全是资金借贷。
为什么会提这个?这就是我最近在一本书里谈到的,原来强调一个资金流的时候,都是放在单一企业,缩小自己的现金流量周期的企业。是应收+库存-应付。如果我们增大应收,必然把人家害死了,这就是为什么充满着流氓的供应链金融。
所以我说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实际上我们要的是协同现金流量周期。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保理,也不仅仅是动态融资,这里有很多的业务产品需要我们探索。
比如说动态责任、预付、战略融资,跟保理、仓单质押没有一点关系,但它就是供应链金融,只不过我们今天的视野太过狭隘,一天到晚就是盯着保理、反保、仓单质押这些,这对我们是有限制的。这对我们智慧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主要实现六方面,这六方面实现非常困难,没有智慧化的保证,今天的供应链金融很有局限性。今天上午我有会议没有赶过来,但是我也翻了一下材料,我们也在谈资产证券化、ABS、ABN。前两天我到上海的时候,跟一个人讲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基于供应链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不是严格意义的资产证券化。我们基于应收应付发行的资产证券化是什么?实际上是变相企业发债,只不过把表内拿到表外。为什么?我们真的知道背后的资产吗?鬼都不知道。只能靠大型企业自己的声誉做,那不是真正意义的资产证券化,这就是我们讲到的问题。将来我们如果真的资产证券化,我们的信息不能把握的话,供应链金融将来一定会出现巨大的问题。
这个基础上金融科技的赋能出现了几种模式。这是我最近划分的一个供应链金融的形态。大家请注意,不是所有的金融行为都叫供应链金融,一种就是传统的借贷和无供应链金融。这类跟供应链金融没有关系。
还有一个是微借贷或者是微信贷,不属于供应链金融。但是我们今天很多的论坛里面,把微信贷当作了供应链金融,这是错误的,它不是的。它可能有一定的组织化,但是价值发生了变化,所以今天的小额信贷、数字信贷根本跟供应链金融一点关系都没有。谈到供应链金融里面,有两种形态。
一个是反映型供应链金融。它是什么?基于我们供应链的实际运营,当你的效益、资产的价值和质量提升以后,我的金融来激励降低资金成本,加速现金流。但是还要看到一个问题,供应链金融还有一种是赋能型的供应链金融。真正用供应链金融的手段来优化产业过程。比如说微信贷,比如说现在蚂蚁金服做的一些工作,利用了我们的收款码,把握你的整个支付流向以后展开的微信贷,我个人认为严格意义上不是供应链金融。
还有一种是反映型的,比如说欧普照明对经销商分层之后,对核心供应商和一级供应商有效做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业务,2018年10月累计放款3个多亿。
还有一种是赋能型供应链,是企业与合作伙伴形成可持续能力的投入服务,是关系型的服务。这里举一个例子,中粮贸易怎么来在农民组织化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端的生产端的供应链。
上面是种植带,下面是有创新性的业务是粮食。出现什么状态?我前面讲的,到了前售型的供应链金融,金融、商流、物流很有可能分流。我们现在的资金流和物流是不分离的,但是它就很有可能先发生资金流,物流和商业流是之后发生的。大家知道产粮的时候大量农民交粮,这时候粮食价格偏低,农民不愿意把卖给你。
优质粮食基地,所有的下游企业要去抢资源。中粮是把你的粮食免费存在中粮,可以进行保管,但是不卖给它,到价格合适的时候完成让渡。这就是商流和资金流发生分离了,物流也发生了分离,也许根据经营周期早就处理了。等你卖出去的粮仓的粮食,不一定是当时你给中粮的粮食,这是创新性的业务形态。我只说今天的供应链金融有很多可以作为的控制。
最后讲一个关于风控的问题。供应链金融伴随着业务发展,出现两种不同的风控思维模式。一种是强结构风控,牢牢控制供应链当中每一个参与主体,每一个信息,我的资金借贷完全是基于结构化系统。
严格控制了所有的资产,所有的业务往来,所有的经营行为,才能让金融信用释放出来。外一种思路是靠数据,用多维数据进行刻划建立所谓的数据行为。当我们往前发展的时候,单一的结构信用和数字信用都是有问题的。将来一定是结构信用+数字信用的混合。
要把握哪些维度?我最近建立的综合性的六个信号,网络信号、业务信号、交易信号、管理信号、能力信号、声誉信号。这既可以用结构来把握,也可以用数字来辅助,综合这六方面的信号,我们的风险才可以得以降低。这是我们将来供应链金融风险关注的主要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