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术”,银行智能升级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近日,“2019阿里云峰会•北京”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几千人共同见证了这场技术变革的盛宴。过去十年,互联网技术浪潮几乎席卷各个行业,但回归理性,我们看到的是技术驱动商业变革的价值。
来源:茜说金语(ID:qianshuojinyu)
3月21日,“2019阿里云峰会•北京”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几千人共同见证了这场技术变革的盛宴。过去十年,互联网技术的浪潮几乎席卷了各个行业。其中,有狂欢,有泡沫,但是回归理性,我们看到的是技术驱动商业变革的价值。
如果有人要问,过去十年,技术创新作用于哪个行业最多?影响最大?这一答案无疑是金融业。
来自金融科技领域的MinTech联合创始人兼CEO李英浩,在现场阐述了一个事实——金融科技的重心正逐步从Fin(金融)转为Tech(科技)。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开始从平台向赋能转型,从C端市场转移到B端客户。另一方面,传统银行迫切需要拥抱金融科技,实现智能升级。而在升级背后,需要的不仅是短期的“术”,更是整个行业长期的“道”。
MinTech亮相2019阿里云峰会
金融科技打破二八定律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从大量数据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二八定律”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
对于银行业来讲,过去80%的利润来自20%的人群,尽管这部分用户数量非常少,但由于其对金融商品的购买量大,且重复购买次数多,因此,对银行利润贡献也较大,在用户群体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20%的人群曾是银行争夺的焦点,属于金字塔的顶端。而这一个数目庞大,还没有进入信用体系之内的普通老百姓却是很多银行的盲区。他们的金融需求强烈,但往往被忽视。
这部分人群在我国大概有7亿人,他们中很多人得不到银行的全面服务,很难拿到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亦或消费类的信用贷款。他们一般要通过繁琐的手续,折腾的流程,才能拿到一些传统银行的抵押贷款。
这就是所谓的“长尾市场”。它没有价值吗?当然有。
从普惠角度来说,满足老百姓的刚性需求是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市场空间来说,作为区域性很强的中小银行,它们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面临着用户被赢家通吃的局面。从收益角度来说,80%的长尾用户同样可以带来可观的利润。蚂蚁金服的余额宝、腾讯的微众银行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在李英浩看来,未来银行的趋势是走向新零售,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消费金融、零售金融市场。这将是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的主战场。
一个不容小觑的B端市场
那么,如何撬动这个一直存在,却从未被满足的市场?
不难发现,在资本趋向、用户习惯、市场环境被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彻底影响之后,银行业迎来新一轮挑战——智能升级时代。
它们对金融科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2017年,工、农、中、建、交分别与京东、百度、腾讯、阿里、苏宁达成战略合作,建设、民生、兴业、平安、招商和光大6家银行也陆续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然而,当大行转动的齿轮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的道路上却异常坎坷。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农商行的运营系统还停留在Excel阶段,现状令人匪夷所思,但真实存在。”李英浩谈到,中小银行没有足够的科技人员和新型的风控系统来满足智能升级。因为担心风险,它们不敢轻易在零售金融领域大展拳脚。
这绝对不是个例。我国有近4000家中小银行,还有众多的消费金融公司,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与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比,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民营银行在内的大部分中小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规模小、业务区域受限、风险控制能力弱等短板。当前,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息差收窄,监管趋严,金融科技企业全面跨界渗透,中小银行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转型求变已成必然之势。
行业实践也证明,金融科技的运用可以帮助中小银行提升核心业务能力、业务效率、用户体验,降低风险与成本,是它们实现升级的必备能力。
群雄逐鹿的三大要决
中小银行对金融科技的需求增长已为整个赛道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底层技术提供者,金融科技产品的安全性、创新性、稳定性、性价比至关重要。诸如MinTech一样的企业开始抓住了其中的关键点:
第一,确立服务B端的战略布局。核心业务面向企业客户展开,输出一整套解决方案。一旦做成,客户忠诚度很高,护城河也更大。
第二,数据和技术是核心竞争力。过去金融行业发展靠人口红利、政策红利、利差红利等野蛮生长。未来的竞争则必须是技术领先、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要比别人强,才能保证算法的精准度。在此基础上,形成实时智能决策引擎。各类金融场景中的产品创新、信用、风控、定价、获客,以及对用户行为或需求的洞察,背后的基础能力就是实时决策引擎。
第三,业务管理的精细化与智能化。金融科技要覆盖金融业务的每一个服务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智能算法和量化思维推动金融业务从粗放到精细发展。
“金融科技给予银行的,不仅仅是效率,而是极大地扩展银行的应用边界,扩大银行的能力覆盖面,甚至新产品的迭代。”李英浩认为,未来,金融科技影响的客户群体,不再是单独的某一类,而是 To All。
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银行
创新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
MinTech研发的“智能量子引擎”,可以为B端金融机构提供从智能营销、风险控制、资金匹配、贷后管理的全流程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为中小银行打开小微零售市场,为信用空白用户获得信贷机会。
创立至今,MinTech已经为2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运营系统。智能量子引擎系统也可实现毫秒级的反欺诈能力,能够量化风险管控,使金融机构平均信审时长下降60%,逾期率下降50%,运营人工成本减少80%,新客转化率增长20%。
通过几年市场口碑的积累,MinTech斩获了“2018年银行业金融科技服务平台TOP20”等不少荣誉。
我们试想一下,如MinTech这些成立时间都不太久的金融科技公司,能在该领域创造出惊人的业绩,那不得不感叹,长尾市场的价值和金融科技的力量。
当下,金融科技正回归本源,迭代前行。而作为技术应用的先锋,银行科技曾独领风骚数十年,今天也要面对金融科技的挑战。
其实,金融科技之变,在道不在术,根本在于运用技术的初心。
与科技企业相比,银行科技更多是解决银行自身的问题,目标是服务和满足已有客户、内部员工、管理层和监管部门的需求。而金融科技企业则更多从用户痛点和人性出发,着眼于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用户的需求。
金融科技底层逻辑的质变,倒逼银行业重新定位金融科技并思考其发展策略,一场深度改变传统金融行业内在流程和环节的全新革命正在上演。
来源:茜说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