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国际竞争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中国创新
首先是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理解。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我们做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研究的人,还是希望从定义方面再把它明确勾画一下。
(本文系贾康先生2019年3月15日在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上的发言)
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到会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感谢我们这次供应链金融论坛的邀请,借这个机会和各位做个交流。会议主办方希望我在国际竞争背景之下谈谈供应链金融。实话实说,对于国际上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我没有能够密切跟踪啊,在人家的具体实践方面,确实还难以向各位汇报自己有一些什么研究心得。但是我知道现在所说的供应链金融,一定需要在创新的推进过程中,在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背景之下展开,中国已经义无反顾地全面开放,加入全球化的进程,那么我今天发言想谈的主题,是国际竞争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中国创新。我对于中国业界的一些创新稍有些了解,因为时间也很紧张,在此尽量简洁地谈一下自己的认识框架,以及中国创新的案例观察。
首先是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理解。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我们做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研究的人,还是希望从定义方面再把它明确勾画一下。我理解的供应链金融,当然跟银行有关——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这个概念之下,要围绕着供应链上的某种核心企业,以结算、理财、预付、代付、存货融资等等发展得越来越丰富的金融服务,来助力于实现对于上下游企业(这就可能包括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与物流的优化管理。从资金的这个视角来看,它一定是要和物流结合在一起的,要把单个企业不宜控制的风险,转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的风险。那么这就需要相关主体全方位地获取各类信息,以优化的解决方案,将这些风险因素控制在最低水平。这个控制风险在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上,当然是和金融服务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概念。同一个供应链内的各方,也正是在供应链概念之下,有相互依存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过去经济生活中,很古老的时候,就有赊账现象发生,而从经济分析看,开始赊账,就带着风险对吧?这种赊账,不易得到传统信贷资金的支持去控制风险,而一旦从这种最初始必然要发生的赊账开始,最后可能演化到整个链条的断裂。如果演变到这种情况,就是危机因素发生,就有可能多米诺骨牌似地形成危机局面,就危及整个供应链的生存了。为了控制这一类风险,并降低交易和管理的成本,供应链融资的各类产品,在金融概念之下的相关金融服务、融资模式和方法,已经有多年、多方面的探索与开拓。大家熟知的一些概念,如承兑票据、贴现、信用证等延期支付工具,从保理、货押业务,升级发展到近年创新态势里特别强调的结合电子化、信息化的一系列新工具新手段。国际上如此,我注意到在国内,同样是创新方面的有识之士和力求有为之士,都意识到了这个发展潮流。
那么最典型的创新方向,还是一个这几年大家已耳熟能详的概念:互联网+ 。信息技术代表性的突破,是有了互联网、移动互联,而未来还要推到万物互联这个互联网+ 概念之下的创新——在我们过去已有的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产融优化结合互动这些概念的升级版上,显然其插上互助网新技术翅膀后的状态,仍是要落到前面所说的形成一个核心企业与银行业务连接、获得特定支持而面对全链、全系统给予增信——我觉得这正是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原理之所在:一个供应链里大大小小的企业中,毕竟有着某种核心企业的作用,这个(或若干个)核心企业与银行和金融机构,形成战略协同伙伴的一种战略同盟关系,而带动整个供应链上它上下游的客户、他相关的服务对象、它的利益相关方等等,与所有这些主体在一起,能够形成一种共赢式的控制风险,提升绩效,高质量发展。
中国各种各样的供应链,不同领域、不同业界的供应链,大家共同面对的,是要在这个寻求共赢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对接全面开放的国际市场。要在新时代和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种种前沿概念结合在一起,创新我们的运营模式。我的研究上的展望,是觉得未来整个经济生活,包括我们所讨论的供应链金融,比较粗线条展望勾画的场景,就是产业、企业、个人、各种各样的市场主体——具体落实到活动上是有血有肉的一个社会成员,他们通过自己手上的设备,比如说智能手机,而且还有很快要发展起来的可穿戴设备,实现移动互联。而与移动互联跟着的,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形成的所谓移动商务(并不一定要有固定的商务办公场所,不一定要有非常像样的高楼大厦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就是在这种移动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和设备,实现了移动中的商务交易和得到移动金融、移动保险等等的相关服务。这是未来——我觉得不太遥远的将来,就会风行于全球的具体运营形态。而这里边具体的内容,仍然是怎么样能够在一个一个的供应链里面,大家成功地寻求共赢,控制风险,而提升绩效,最后落到我们产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包括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间升级版的发展,而造福于全社会成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这样一个大的认识框架之下,我想谈谈现在初步了解的供应链金融概念之下,中国的创新案例。我昨天在东营参加了一个论坛,主办一方是在油品行业里面有心做平台的叫锁油宝的这样一个科技公司,他们设计了很新颖的、被嘉实基金评价为目前在全国市场上乃至在全球可以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一套运营模式。
那个框图要画出来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今天时间关系不允许展开讲,我尽量按自己的理解简单勾画一下。这个油品行业供应链要涉及到的关键词,当然首先第一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金融服务的对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所有的金融服务要落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升级发展上,这是金融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油品行业里面这个锁油宝锁定的,是其中的民营经济部分,是在“三桶油”有经济上所称的寡头垄断地位、它们的融资大家一般都知道没什么困难的情况下,怎么解决旁边已经有这些年竞争中间生长起来的民企的问题,涉及为数众多的称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成分的“地炼”(地方炼油厂)等各种各样和这个产业链上业务相关的市场主体,以及遍布全国、现在越来越多的使用端的民营加油站等等碰到的问题。
在过去这种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一个特征,是这个圈子、这个供应链里首先处理的是源头上的大宗货品(而且石油是大宗货品里在全球称得上是战略物资的典型),其供给具有区别于其他很多货品的特殊性。初步了解就知道,在炼厂那个环节,它一定要有一定的规模,国家也要求有准入规模,有规模经济的特点,这个特点之下,又跟出来一定要有安全库存——它的产能其中有百分之多少,是必须形成库存摆在那儿的,因为要抵御未来市场上的波动带来的整个物流链条里边各种各样的变化情况。
这块库存放在这儿,往下看安全库存水平以上的部分进入市场进入物流形成产销循环。后端怎么和前端衔接呢?过去有大量的中间商,做分销、零售——对应着后面为数众多分散的加油站。这些加油站在市场价格变化的过程中,基本态度是什么呢?买涨不买落,跟中国人买房子一模一样——看到国际原油价格上升时(这是咱们国家早已经跟国际接轨要跟着有变化的),随这个趋势,大家都出手买,因为你不买未来会更贵;但一旦到价格转为走低,大家都等着,都不买了,这样一来呢,就出现了源头上供给端的炼厂、油库那里的“憋库”,它们的库存在不断上升,相关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在地方民营的这些炼油厂那里,他们这时是完全没法跟“三桶油”去竞争的——它没有这么大的调节弹性。
这是他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是他们的痛点。这方面怎么样能够建立上下游的信任,减少上述这种波动和为难呢。后端最终的刚需用户,这些加油站,当然还有再后边大量的车主,他们肯定是要不断用油的,但是他们也非常茫然,不知道前面这个市场到底怎么变化,大家过这个日子都觉得是心中无数的情况,走一段看一段,那么锁油宝想解决什么问题?是想在这个一边是有大宗货品规模经济特征的这个供给端那里,怎么盘活存量,就是对库存的一部分能打什么样的主意变滞为活?后来的具体设计,是以炼厂库存的1/3、产能的1/10为数量界限,把“引流”和“止损”结合在一起,然后对应到最后面的刚需那一边的客户端,他们提出了一个核心商业模式,是通过他们这样一个电商平台的服务平台,把两边联通,刚需的这一边,可以提前30天锁定价格,根据当时那个价格锁定以后,把钱支付出来,而30天过后,完成交割——实实在在的油品交割。“涨价不涨”——这个30天内,不论市场价格怎么涨,原来的价格锁死了,而“降价补量”,即降价,给增量,降多少,按具体数值折算出给你增加多少油,那么这样一来,用户就非常满意了,是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的提升。
锁油宝怎么能够做成这样的模式呢?里面有一系列的独到分析和机制上的创新设计。直接看起来,首先是个期货概念,但期货概念讲的是对冲,它却不对冲,它让用户那边就是单边式地得好处,是吧?这很有意思,刚需端随时可以无顾忌地下单付款,锁定“旱涝保收”的30天后的油品供应。那么这些资金流动时怎么建立信任?当然也要得到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管账户的保障,可说是借鉴了马云阿里巴巴把美国原生技术拿到中国应用时那个建立信任的“第三方支付”,交易摆在这里,资金走金融机构的监管账户,这样大家就踏实了——两边都踏实了。在有资质的大银行设立监管账户的同时,相关的服务又非常好,它们绕过了央行结算系统——那是有断点的,通过银联结算系统,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无断点,什么时候交易都实时结算、实时做支付——这就是优质的服务。这样一来,运行中间这个供应链金融在破解过去的物流和资金流怎样协调、减少不确定性、减少风险因素的难题方面,就打开了新境界。与它对应的、配合的,当然还有资本市场,还有相关者另外一些在股权、债权等等中形成纽带的合作机制,还要有一系列这方面的技术考虑,还要有大数据、云计算、精算机制等等技术支持,让这套系统能够找到合理的量值,形成一套指标体系,衔接各种情况之下的运行。这样一来,这个平台提供的服务,是消除了“价损”的风险,打造了这个供应链的安全、可预期、低成本、优服务的运行机制。
这个圈子里已经形成的前面取得席位的这些炼厂、油库以及后面加盟的大量的加油站等等,在这个链里边也就形成了某种自主定价权,不用太在乎外边价格的风云变幻了,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看到他们这个创新,我跟着要问的,就是锁油宝公司自己靠什么生存?他是个在商言商的企业,是怎样能够创出这样一种新的供应链运行模式,自己还能够取得投资回报的?按他们现在的说法,做了全面分析发掘以后,认为公司盈利点多达20个左右,可能出于商业秘密,他们没有给我列出清单,但至少他们说,虽然我这个平台借鉴的是电商平台信息服务机制,我自己不碰钱,但是等于我在这个平台上,第一,有炼厂的业务员功能,炼厂、油库的这些产品要往外推销,他要有他的业务员,我等于给他们承担了这个功能;第二,我有银行的信贷员和吸储员的功能,这些资金在银行那里过账户,等于是他的信贷员和吸储员要做的业务;还有第三,我有团购撮合“做市商”的功能,等等。这个平台有了这些功能,而以这些功能等于说,完全可以合法合规取得佣金、取得他可得的现金流。而整个产业链里边呢,却形成了一个所谓前所未有的“零成本现金流”:上下游、供端和需端交易的融资和相关资金流和物流的对接,成了某种零成本状态。
所以,从现在观察这个创新探索来说,虽然还需要实践进一步检验,但我非常认同这样的积极开拓。我做研究中觉得最值得推崇的,就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要以为所有的先进经验都在国际上,我们自己可以在中国的创新过程中,根据痛点,在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结合之下,去争取有所突破。而现在如果他们能够可持续地运行这样的一个平台,这样一个供应链,等于是说所有的参与方,炼厂、油库、用油的主体,售油的企业、银行与金融机构、软件开发的专业机构、相关的服务机构等等,一起共赢,大家一起受益,包括它锁油宝公司本身。这里面当然说实话说,有一个受损的主体,就是原来相当活跃的中间商,这个平台把他们的空间给挤了,是吧?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样的一个情况,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我作为研究者只能跟踪。我举这个案例,是想跟各位说,在中国推进现代化的大地上,我们供应链金融概念之下的创新空间,是非常值得珍视的。我们各个行业供应链的特点,可能不一样,我刚才只是讲了千头万绪的各种行业里一个油品行业的创新案例,还在探索中间的案例,但是可以举一反三。我们在中国这种以供应链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升级换代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是要认准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说的“紧紧扭住”、“100年不动摇”的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牢发展是硬道理、以及中央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高质量的发展是硬道理。那么我们现在以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的中国新时代升级版的“发展是硬道理”为指导供应链金融就应该加入这样一个发展升级的潮流,来做出我们所有相关者无愧于时代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我谈的这些信息情况供各位参考,谢谢大家!
来源:贾康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