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了一百个亿”的背后:后备付金时代银行业与第三方支付的反转故事

2019-02-27 14:0913978

2017年1月13日,央行正式下发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通知。若以此为第三方支付备付金上交央行统一存管的起始,那么整整两年后的2019年1月14日,便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坐享备付金利息收入这种盈利模式的终结之日。

 2017年1月13日,央行正式下发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通知。若以此为第三方支付备付金上交央行统一存管的起始,那么整整两年后的2019年1月14日,便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坐享备付金利息收入这种盈利模式的终结之日。


  第三方支付机构赚备付金利息收入的历史并不漫长,从顶层监管制度设计的视角看,社会机构这种挣钱方式注定不可能久远。不过早在2010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之前,行业内针对第三方支付备付金银行存管利息归属问题便已然众说纷纭,按照央行对于备付金的权威定义:“客户备付金是非银行支付机构预收其客户的待付货币资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如果利息返还资金来源即用户,那么备付金实际上成了变相储蓄,违背了我国金融管理制度的原则性规定,因此这种可能性已从根本上被杜绝。2011年5月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正式下发时,监管对此事的态度仍旧莫衷一是。直到同年11月4日,央行发布的《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才真正对备付金利息归属予以明确界定:“客户备付金的利息归属确定为第三方支付公司。”


  自2017年年初决定实施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后,央行于当年7月开始在定期统计数据“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新披露一项名为“非金融机构存款”的统计项目,即为支付机构集中存缴的备付金规模数据。在2018年12月的数据披露中,第三方支付总体备付金存管规模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16299.8亿元,而最新的同类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存管规模略有收缩,具体数字为13985.62亿元。这项统计数据揭示了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备付金规模步入万亿量级的事实,而这等规模的备付金此前为第三方支付行业贡献了多少实际利润,自然也不言而喻。


  2011年颁布的《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支付机构计提的风险准备金不得低于其备付金银行账户利息所得的10%”,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多可以获得90%的备付金利息收入。而据银行业内人士介绍,针对支付备付金的计息,一般银行以央行规定协定存款利率1.15%起步,规模越大优惠越大,最多可达基准利率的1.4倍。


  央行非金融机构存款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支付机构集中存缴备付金规模为1237.57亿元,2019年1月规模为13985.62亿元,一年之内第三方支付行业共上缴备付金12748.05亿元,可以初步得出年内支付机构本应赚得利息收入12748.05亿×1.15%×0.9=172.1亿元,而实行备付金集中存管后,这一数字只能证明第三方支付行业与从前相比每年损失的净收入也达到了百亿级别,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讽刺的事实。


  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损失百亿规模收入的同时,备付金集中存管规定的正式实施也使银行业事实上今后每年将损失万亿规模的存款。不过央行定期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80.79万亿元,相对而言同期支付备付金行业总规模仅为银行业存款总规模不到1%,单单去年10月存款总额突破10亿元的农业银行一行的“家底”便已近十倍杀第三方支付全行业的备付金规模。事实上,万亿级别的资金规模在银行业内大致相当于上海银行一类城商行的存款规模。不过即便如此,行分大小,揽储形势也分轻重缓急,此前仍然有不少银行相当看重支付备付金的规模优势,使得银行方面往往倾向于采用较低的通道费率来换取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在其行内的存管,扩充实际存款规模。


  而备付金“产业”的消亡,也使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在合作谈判中的利害形势发生了反转,扩充存款规模的愿望落空后,一部分银行也不愿再为第三方支付承担转账等服务成本,转而提升第三方支付机构通道费率。


  同样发生了反转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支付转账业务在C端的定位。今年三月,支付宝计划将此前信用卡还款服务收费0.1%的起征额度将5000元下调至2000元,有业内人士预测,这可能是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全面进入收费时代的信号。与此同时银行业近几年一直在推进业务零手续费的行业革新,2015年12月,央行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目前绝大部分网银、手机银行转账,以及银联“云闪付”都是零手续费转账支付还款。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形势很有可能将第三方支付一部分原有用户倒逼回银行,因此尽管银行营业部门可能会因为存款流失而头疼,但目前的形势不失为银行收复电子支付业务失地,进而在金融场景、生态等方面扩充博弈筹码的上佳机遇。


  已有银行人士指出,未来银行业将在场景、生态、技术三方面得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反哺输入,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开展与银行类金融机构合作时也会更加强调金融科技属性,以及技术辅助的定位。由此可见,后备付金时代银行业应不仅仅看到“反攻”第三方支付的战机,更应该抓住机遇,通过合作提升自身应对新金融大环境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1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万亿备付金100%交存 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迎大洗牌

2019-01-17 15:14
21019

兴业银行成功举办“全兴动力 徽动全球” 国际业务及交易银行业务产品推介会

2024-11-08 15:59
49769

中银协报告:截至2023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规模55.20万亿元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13.23%

2024-10-21 14:52
60790

渣打银行18年深度参与Sibos年会,谋交易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绘“未来银行业”蓝图

2024-09-27 16:12
428202

中国银行业协会邢炜专职副会长:推动支持新质生产力金融创新

2024-09-19 14:06
150244

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年减少136家

2024-09-12 15:04
10551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