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强监管”阵痛后,多份调研报告预测,我国消费金融有望进入新的爆发期。特别是今年1月,1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迎来“开门红”。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的政策环境将愈加完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分化更为明显,行业集中度上升,随着行业进入“后蓝海”时代,或有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相关公司走向资本市场。
在经历“强监管”阵痛后,多份调研报告预测,我国消费金融有望进入新的爆发期。特别是今年1月,1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迎来“开门红”。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的政策环境将愈加完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分化更为明显,行业集中度上升,随着行业进入“后蓝海”时代,或有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相关公司走向资本市场。
三类主体各擅胜场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三类,即商业银行(含互联网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又可大致分为综合性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P2P及垂直领域的分期平台、消费金融技术服务机构等。”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孟昭莉向《上海金融报》记者介绍,从目前的市场结构来看,体量庞大的银行仍然是消费金融市场的主导,占据绝大部分市场比重,如果从广义的消费金融口径(包含房贷、车贷)看,尤其如此。
“但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在普惠性、创新性及增长速度上更胜一筹。例如,综合性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通常起步于拥有互联网场景的平台公司,这类机构具有互联网场景、数据、用户及技术等优势,初期借助于体系内的场景,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探索了一条与传统消费金融不同的创新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从传统的以机构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从网点为中心向用户场景为中心转变;从人力和专家规则驱动向数据和技术驱动转变。”孟昭莉表示,“这类机构利用新的技术和模式推动了消费金融的创新发展,改善了消费金融服务的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自身也实现快速发展。目前,一些综合性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早已不再局限于体系内的场景业务,而是通过业务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数据和技术优势,构建起更加通用的技术能力和解决方案,为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场景等服务,推动行业的整体升级与发展。”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的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聚集了大量用户、数据、场景、流量,消费金融成为互联网公司流量变现、实现价值的工具。银行与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以合作为例,互联网公司占据场景、流量、数据的优势,持牌金融机构有金融牌照、资金成本的优势,目前主流的互联网公司(BAT)都采取和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联合放贷。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在接受《上海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各个参与主体的消费金融业务中,金融科技的作用将会明显加大,在运营、风控等环节的效率会大幅提升。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服务类公司加入到这个市场,整个消费金融业务生态会更加丰富,围绕银行等核心机构,合作和协同会更多,但机构间的竞争也会激烈。最后,随着监管的逐步明确,市场的规范和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相关公司走向资本市场。
消费金融迎“后蓝海”时代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所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称,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到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将达到10万亿元级。虽然前景广阔,但消费金融市场也面临愈发激烈的竞争。
“一方面‘赛道变窄’,随着监管的加强,一些业务涉嫌违规,开展受限。另一方面大量‘选手’涌入,除了传统的银行、消金公司、互联网公司,还包括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等。”陈嘉宁指出,“去年,受到监管加强,加之P2P‘爆雷’等因素影响,消费金融增长步伐持续放缓。从目前看,今年情况或相对宽松一些,行业有望保持增长。”陈嘉宁表示,不过,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各家机构将分别在技术、场景、风控能力、融资渠道等环节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壁垒。
“由此来看,2018年消费金融所面临的寒冬,更多是一种分化。”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银行与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仍在快速增长,而一些互联网创业型平台遭遇很大压力,包括很多上市的互金平台估值大幅缩水。
“未来行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上升,其他消费金融机构要想有所突围,最好是避开头部平台锋芒,独辟蹊径,挖掘新场景或者凭借独有技术优势开辟新领域。”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在接受《上海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的政策环境将会愈加完善,消费金融市场出现分化,资金和流量巨头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中小消费金融机构要么找到新的突围路径,要么被巨头控股或并购。在C端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各类机构开始抢占消费金融B端市场,向其输出金融科技技术解决方案。”
“从市场规模看,由于近几年消费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部分市场已趋于饱和,由增量市场向存量竞争转化。”孟昭莉表示,“未来,消费金融的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
“首先,普惠升级。消费金融发展初期,其客群仍然主要集中在东中部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因为这些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有利于采用数据风控的模式,同时这些地区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更高,是消费金融较为优质的市场。但进入‘后蓝海’时代,这些地区的市场趋于饱和,消费金融服务需要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下沉,覆盖更多的人群,升级金融普惠性。其次,服务水平升级,主要包括消费金融定价的精细化、消费金融服务的个性化、信用消费的品质化以及消费者金融的外延化。”孟昭莉进一步指出,“第三,场景融合升级,‘后蓝海’时代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更多依靠数字科技能力的驱动,其核心是以科技驱动构建可控的资金链闭环,进一步向精细化、垂直化发展。依托C端向B端服务延伸,同时考虑C端和B端的需求,融合金融服务与线上线下场景,在降低消费门槛、提供更多的资金管理方案的同时,促进B端消费供给的优化。第四,合规发展升级,从资金、获客、放贷、运营到催收等各个环节均面临合规发展的问题。在消费金融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除了坚守资质合规、利率合规、催收合规等底线外,消费金融服务机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用户的权益保护,在关注C端贷款风险的同时,也需要关注B端风险,尽可能避免B端的欺诈、违规等风险对C端消费者权益的伤害。而且需要在体验与合规之间做到合理平衡。”
“第五是科技能力升级。在发展初期,许多机构依靠‘高息覆盖高风险+流量驱动’(通常还与暴力催收相伴)的模式就能做得风生水起,但当行业进入调整期,在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孟昭莉解释称,“科技能力升级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不断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重视与投入,建立独立自主的数字科技能力,不断改善消费金融服务的成本、效率与体验;二是在增加自身技术投入的同时,加强与外部数字科技公司的合作,利用外部技术服务升级自身科技能力。前者适合资源实力雄厚、科技能力较强的大型机构,后者则更加适合中小型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经济时代,用户行为、数据、场景等不断泛化分布,完全封闭的技术发展路径既不适用也不经济,开放合作将是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