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消费金融 还须有序推进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GDP总量突破90万亿元大关,实现了6.6%的增速。而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0%,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充分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应该说,消费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提高,消费金融的支持作用功不可没。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GDP总量突破90万亿元大关,实现了6.6%的增速。而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0%,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充分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应该说,消费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提高,消费金融的支持作用功不可没。
但是,并不是说消费金融发展得越快越好,消费信贷增加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合理掌握杠杆率。
按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丽娟的观点,由于消费金融与生俱来的高风险高收益特性,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乱象,积聚了一些风险,如高利贷、裸条、暴力催收等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和监管部门的关注。按王丽娟的统计,消费金融存在实际利率惊人、暴力催收盛行、擅自更改用途等乱象。比如有个别消费金融平台的分期产品,实际利率高达23.9998%,而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民间借贷年利率上限为24%。而在催收方面,此前,有部分网贷平台用户反映,曾受到催收员的辱骂与威胁,暴力催收和恶意骚扰成为部分网贷平台的惯用手段。而在资金用途上,部分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地产中介和放贷机构联合提供的各种首付贷五花八门,风险隐患重重。
而就杠杆率而言,发达经济体居民杠杆率已经从2008年的52%上升至2017年的64%,新兴经济体居民杠杆率(除中国)已经从2008年的15%上升至2017年的22%,而中国居民杠杆率则从2008年的17.9%快速上涨至2017年的49%,已接近发达经济体水平。事实上,居民杠杆率越高,表明负担越重,偿还压力越大。杠杆率过高有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问题值得警惕。
为防控金融风险,下一步消费金融到底如何发展?首先要将各类消费贷企业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第二,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消费金融公司融资途径;第三,不断发掘长尾客户和利基市场,挖掘潜在客户需求。要根据居民收入及负债情况合理授信,避免高杠杆带来的金融风险。消费贷款多数都无抵押,且审核流程简单,加之各机构之间信息不透明,极易发生重复放贷问题,因而存在较高的风险。因此,应该开拓农村信贷市场,将具有稳定收入的农户作为服务对象;第四,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特别是各金融机构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不能为了争夺客户、扩大市场份额而降低贷款门槛,放松贷款审查,导致客户过度消费、恶意欺诈等乱象发生。贷款审查既要重视借款人的收入情况,又不能忽视其他高额负债,如住房按揭、其他贷款和负债等,对于收入来源较低或不稳定的客户,要审慎发放消费贷款,防止出现“以贷还贷”或借助消费贷加杠杆而带来的风险。同时,要严格贷后管理,防止消费贷款资金流入股市、楼市。要根据消费现状,积极创新消费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满足居民高品质、个性化、多场景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应根据居民不同的消费需求,如住房装修、购车、购买大件商品、出国旅游等,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同时把金融科技同场景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创造有场景的消费需求,使金融服务更加贴近客户。
最后,建立完备的个人征信系统。政府应将个人涉及的所有行业纳入征信系统中,而不仅仅是各商业银行的信贷数据,实现信息共享。
未来消费金融将继续处于增长期,行业整体将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场景、风控能力、获客能力和资金端获取能力将成为消费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因素。而政策的完善也将成为关键,不管是行业的统一监管、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还是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都将成为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