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周期性回调: 汽车金融能否成为新引擎?
经济周期的波动也已传导到车市。
本报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经济周期的波动也已传导到车市。
进入2018年,狂奔了十年之久的中国汽车市场,疲态尽显。乘联会数据显示,2018年6月-10月,乘用车销量连续5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其中10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负增长达13%,1-10月份累计销量同比负增长2.2%。
车市低迷,有可能给汽车金融带来新的机遇。今年,汽车金融公司仍呈现增资潮。多家汽车金融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金融债等方式降低资金成本,以获得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
汽车金融用得好的品牌,在下行周期来临时,价格下滑速度得以减慢。经济大环境相对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消费者使用汽车金融产品,首期付款减少,也可以带动销量。
2018年,汽车销量的下跌,给整车产业造成新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汽车金融可能成为汽车销售的“新引擎”。
吉致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霞指出:“新常态下需要心态的转变,告别只做新车和产品的思维,赋能经销商,发掘更加适用于年轻一代C端客户的金融科技产品。”
“经济进入新常态,汽车行业也进入到新的周期,但不管市场怎么变化,服务好我们的客户最重要。”中国银行银行卡中心副总经理张步则强调,助推力的核心仍在以客户为出发点和以信用卡为载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信用卡除了能为消费者提供各个品牌的汽车金融服务以外,还提供正常的透支消费以及免费ETC设备、免费洗车、加油返现等各类用车相关的权益服务,还有分期客户专属的理财投资机会,得以解决好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的延伸问题。”
长安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红钧指出,如今,年轻化趋势更加突出的特征,需要以此为突破点。其表示:“从我们自己的研究数据来看,采取贷款方式购车群体中,80后占比超过75%,90后35%,95后的占比已接近10%。未来汽车金融蓝海在二手车和新能源。当前重点推动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依托科技赋能优化效率;第二是持续加大金融产品创新。”
汽车金融涵盖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金融服务,是汽车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涉及资金在汽车领域流通,从资金供给者到资金需求者的资金流通渠道等等,主要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金融租赁,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等。
在这其中,融资租赁也被视作未来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的一大趋势。业内人士认为,通过租赁业务可以实现汽车所有权的转移,其产品灵活度高,放款时间短、还款方式灵活且月供较低。不仅可以提升新车销量,还能促进二手车业务的发展。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金融保险总监姜晓飞指出,目前4S店二手车金融和融资租赁已成为汽车金融发展需要解决的两个课题。“很多顾客在4S店置换购买新车,但是4S店在二手车零售层面却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金融去促进二手车零售。从融资租赁,尤其是从直租情况来看,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有非常大的差距,融资租赁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针对融资租赁业务,汽车金融机构可以和主机厂共同宣传融资租金产品的优势,提高年轻客户群体的接受度,促进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秘书长宋涛则在行业上提出人才助推汽车金融发展的建议,建议在2019年对行业体系搭建一个重要的服务平台,培养细分领域人才。广汽汇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徐育林则提出,互联网领域和金融相互联合将成为未来汽车金融发展的趋势。
自2004《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已经走过十四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汽车销量增长近300%,但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却仅仅翻了一番,与国外动辄70%-80%的渗透率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姜晓飞表示:“目前,各汽车品牌都十分重视客户维系,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客户流失率。随着金融渗透率的提高,各金融机构都累积了庞大的存量客户。按照3000万台的年销售规模及40%的渗透率计算,金融机构每年将新增1200万客户。针对这些客户,主机厂可以与金融机构开展品牌联合营销,通过线上线下合作,促进客户回到4S店进行增换购。”
在国内,汽车金融尚处萌芽阶段。当人均GDP可达700美元,进入汽车消费时代之时,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也将在行业中扮演起更加重要的角色,成为利润支柱。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有5250亿元的市场容量。
姜晓飞坦言:“以目前的零利率产品为例,零利率产品对促进客户购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从客户黏性来说,一次性的零利率产品促销对于提高顾客黏性作用并不大。希望金融机构能够推出更多有利于增强顾客黏性的金融产品,让客户能够更长远地留在经销商渠道,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各大品牌的渠道下沉,需要解决在一些县域地区、不发达的地区,存在的服务短板。需要金融服务机构加快步伐,实现包括对经销商的指导,从而促进不发达地区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