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被捕、百行上线、弱化“征信”标签,大数据风控业的2018
目前,大数据风控在金融科技领域已逐渐普及,第三方风控公司、征信机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纷纷推出大数据风控平台,在控制自身风险的同时,也在不断向外部输出相关技术服务。
目前,大数据风控在金融科技领域已逐渐普及,第三方风控公司、征信机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纷纷推出大数据风控平台,在控制自身风险的同时,也在不断向外部输出相关技术服务。
随着网贷行业的爆发,大数据风控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2018年,数据监管日益趋紧,它进入了调整期。
一、过度采集,信息泄露
数据是大数据风控行业发展的基础,过度采集、泄露、暗网出售……数据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中国消费者协会测评了100款App的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情况,发现过度收集信息、无隐私条款、条款不完整、不合理格式条款等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多数App中。
该协会还指出,位置信息、通讯录信息、手机号码、个人照片、个人财产信息、生物识别信息、工作信息、交易账号信息、交易记录、上网浏览记录、教育信息、车辆信息以及短信信息等均存在被过度使用或收集的现象。
另外,该协会提出,各类App的隐私条款也存在内容笼统不清、不主动向用户展示隐私条款、未完全征得用户同意、大量收集与服务无关信息及无访问、更正、删除个人信息的途径等问题。
零壹财经·Fintech前线发现,除了被过度采集外,数据泄露问题也不断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涉及中国用户的数据泄露事件多达7起,数据泄露仍是困扰着大数据风控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表1:2018年数据泄露事件
来源:零壹财经·Fintech前线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监管持续,机构被查
2017年,《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它被称为大数据行业最严格法规,而这只是监管的开始。
2018年,大数据行业监管加剧,约谈、规范出台、被调查……监管正在持续进行。
1月,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在约谈支付宝、芝麻信用的有关负责人时曾表示,“支付宝、芝麻信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刚刚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的精神,违背了其前不久签署的《个人信息保护倡议》的承诺;应严格按照网络安全法的要求,加强对支付宝平台的全面排查,进行专项整顿,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表2:2018年数据保护相关政策文件
来源:零壹财经·Fintech前线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注:“双公示”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
除了出台监管措施,有关部门也对相关机构业务合规性进行了调查。11月,考拉征信、AdMaster等公司的高层被带走的传闻让整个大数据行业如履薄冰。虽然考拉征信并未对此正面回应,只对外宣称“整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AdMaster也拒绝接受采访,但“严监管”已成大数据行业趋势。
三、寒冬来临,艰难求生
在现金贷、网贷及传统消费金融业务的带动下,第三方风控迎来了发展高峰期。
随着今年的P2P“爆雷潮”及监管的逐渐趋紧,许多风控公司开始收缩,并裁撤业务部门,据有关媒体报道,有人预测“90%的风控公司将被淘汰”。
有业内人士称,基于大数据风控整个市场的容量,行业内并不会有很多的机构,未来因为规模效应会形成一些领头企业,可能会有三、四家较大的机构出现。
我们回头再看,存活下来的这些第三方风控公司并没有将业务和现金贷、网贷、消费金融等深度捆绑,服务客户通常遍布银行、消费金融、保险、支付等领域。除此之外,还有机构将业务延伸到地产、汽车、教育、社交、航旅等行业。
表3:部分第三方风控机构服务领域
来源:零壹财经·Fintech前线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不仅互联网金融机构需要风控,传统金融机构也需要风控,金融行业外的其他行业也对风控有需求。某个行业的退潮,并不代表所有的盈利渠道被关闭,从业者要做的是不断寻找新的“风口”,努力存活下去。
四、双重约束,谋求转型
数据作为征信业核心,大数据不断驱动着征信业的发展,但大数据不同于信用信息,“大数据征信”被认定为一个伪命题,随着大数据的发展,“金融科技”、“信用科技”成为征信业标签。
1月,百行征信成立,5月,挂牌运行。
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表示,原来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八家机构不再从事个人征信业务,一部分征信职能要剥离出来,并入百行征信,征信以外得其他职能,主要是数据服务可以继续做。
面对数据监管的加剧,在业务和监管的双重约束下,八家机构开始转型,弱化“征信”属性。
芝麻信用进行内部整合,更多侧重金融科技,芝麻分或将更注重商业领域信用服务。
腾讯信用分开启全国公测一天后,却在全网下线(之后,基于微信支付大数据的微信支付分又悄然上线)。
中诚信征信推出风控平台,定位信用科技服务商,侧重技术的输出;鹏元征信推出风控产品“大数据风控决策平台”。
表4:八家征信机构推出的相关风控产品
来源:零壹财经·Fintech前线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八家机构外,其他原先从事征信业务的机构也进行了战略升级。
算话征信升级为科技集团,将专注于零售信贷风险管理方向;百融金服完成C轮融资,将加大对大数据等科技产品的研发投入……
五、抢滩风控,升级产品
互联网金融机构基于自身的数据优势,也纷纷在大数据风控领域布局。面对监管的趋紧,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这些机构不断升级自己的风控产品。
表5:已推出大数据风控技术与服务的部分互金机构
来源:零壹财经·Fintech前线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大数据风控上的布局仍在继续。
百度金融启用了全新品牌“度小满金融”,基于自身的数据和技术优势,实现了风控能力的升级,推出“云帆消费金融开放平台2.0”、“磐石一站式金科平台”和智能ABS业务。
京东金融正式更名为“京东数科”,由金融科技转型数字科技,金融成为了其业务板块之一。它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将金融领域的风控经验转向了其他领域。
苏宁金融也将“风控”作为企业的生命线,依托苏宁生态的大数据优势,升级风控产品,上线了企业知识图谱和“幻识”反欺诈情报图谱。
大数据风控不仅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开展服务的基础,而且已经成为其新一轮的业务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