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频流拍 中原银行“入冬”
注册资本金雄厚、资产规模突飞猛进、成立不到三年就成功赴港上市的中原银行,却在2018年遭遇了一股寒流。
来源:北京商报
注册资本金雄厚、资产规模突飞猛进、成立不到三年就成功赴港上市的中原银行,却在2018年遭遇了一股寒流。9月21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中原银行被公开拍卖的5516.89万股股权再次以流拍告终,这已经是此笔股权今年以来第三次流拍。而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但背负着重组后遗症的中原银行仍存在不良率攀升、过度依赖净利息收入等问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小银行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未来要继续加强经营、控制成本。
股权频遭流拍
中原银行股权拍卖可谓是“一波三折”。9月21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中原银行被公开拍卖的5516.89万股股权再次以流拍告终。法院裁定书显示,2015年11月,河南轩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关灵宝嘉百利酒业有限公司与中原银行三门峡分行9000万元借款提供了第三方股权质押反担保,将其持有的中原银行的5516.89万股股权质押给三门峡众义达办公用品有限公司。因借款人未如期偿还上述借款本息,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裁定对上述股权依法予以拍卖、变卖。
据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公告显示,此笔股权每份200万股,共分为27份,每份估值价为388万元,起拍价为370万元,合计1.02亿元,每股价格约1.84元。早在2018年3月20日此笔股权就已被公开拍卖,每份200万股,起拍价388万元,最终流拍。5月17日再度挂牌拍卖,每份起拍价降为370万元,但仍未能成交。而此次从7月23日开始的拍卖,起拍价仍为370万元,最终以流拍告终。
据北京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9月26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共进行472起中原银行股权拍卖,其中被中止的达32起、被撤回的达49起,另外,超过250笔股权拍卖交易因无人报名而失败。9月26日10时,该行一笔折价拍卖的33万余股权也未能幸免,最终流拍。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看来,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频繁遭遇流拍、折价竞拍,也说明市场的谨慎甚至不看好情绪。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特别是农商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既无法享受大中型银行的规模效应,也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机制灵活、金融科技应用广泛的优势。
资产质量承压
作为河南省最大的城商行,中原银行在2017年7月19日赴港上市,在雄厚资金的“护航”下,中原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17年底,该行总资产已由2014年底的2069.48亿元增长至5219.9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过去几年该行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但背负着重组后遗症的中原银行仍存在不良攀升、过度依赖净利息收入等问题。
回溯中原银行2018年半年报数据就可印证这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中原银行总资产5450.36亿元,较2017年末增幅4.4%;实现营业收入75.82亿元,同比增幅29%;实现净利润18.88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净利息收入64.07亿元,同比增长14.1%。
资产质量方面,该行逾期贷款金额占总贷款金额不断攀升,截至2018年6日末,中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1.14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4.7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8%,较2017年末的1.83%上升0.05个百分点。而在公司贷款中,短期贷款的不良余额为25.54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了4.48亿元,不良贷款率更是从2017年末的2.75%飙升至3.28%。中原银行对此解释道,是因为银行授信客户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主,受经济下行影响较大,经营困难导致还款能力减弱所致。
与此同时,中原银行上半年资本充足率指标均出现下降。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中原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9%、10.75%、10.74%,虽符合监管要求,但分别较2017年末下降1.56、1.41、1.41个百分点。
北京商报记者就该行改善资产质量方面的具体措施向中原银行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在黄志龙看来,在资本金压力日益严峻形势下,商业银行应更多通过发展中间服务业务,而不仅依赖于存贷款等资产负债业务来提升盈利能力,通过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以消耗较少的资本金获取较高的息差收入。
精细化转型迫在眉睫
中原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23日,是由河南的许昌、开封、安阳、新乡等13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而成,成立之初就备受争议。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这13家地方城商行发展程度不一,资产质量也良莠不齐,历史遗留下来的旧疾会给中原银行以后的发展带来过多阻碍。对此,中原银行也坦言,不良率高于行业水平和重组有关。该行招股书称,重组时银行从13家城市商业银行继承若干质素不合格的资产及客户。
对于重组后遗症的问题,该行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对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重组后,中原银行一直持续努力收回现有不良贷款、加强风险管理措施以及寻找具良好信贷记录的优质客户,并且注重通过审慎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积极的风险管理措施执行,来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和保持资产质量,目前已经形成了垂直领导的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可涵盖全行。
相较于中原银行重组、资产质量下滑方面的问题,市场同样对中原银行与郑州银行的业绩竞争抱有关注。
作为同处河南省、总部同在郑州市的两家城商行,成立时间更早的郑州银行目前已经完成了A+H上市战略。对比2018年上半年两家银行的财报数据来看,中原银行在净利差和净息差上高于郑州银行,但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和平均权益回报率却逊于郑州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中原银行的总资产回报率和平均权益回报率分别为0.71%和8.27%,均低于郑州银行1.08%和18.84%的数值。
而中原银行的净利差、净息差分别为2.48%和2.62%,比郑州银行的1.58%和1.48%高出0.9和1.14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明显代表中原银行业务更加依赖利息收入,中间业务严重不足。
金融业资深观察人士廖鹤凯表示,面对资本金压力,商业银行应该自觉压缩信贷资产扩张速度和规模。此外,还要加快业务转型,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以调整利润结构。商业银行还要继续加强存款业务,加强综合金融服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更重要的还是加强经营、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