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晶:“一带一路”顺应了什么大势?
五年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之时,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走出金融海啸后的持续萧条。
五年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之时,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走出金融海啸后的持续萧条。
8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正是基于这一更高历史视角,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了推动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的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
五年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之时,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走出金融海啸后的持续萧条。在当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经济再平衡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困扰。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过去三十多年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基本动能,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经济全球化,都遭遇了暂时挫折,从而严重抑制了全球经济的复苏。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最初想法就是力图借助“一带一路”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进而推动全球经济走出持续萧条和低迷。
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去三十几年全球经济的较快增长、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此,在新技术革命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突破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就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走出持续萧条、带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过去三十几年的全球化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基本上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从根本上讲是从属于美国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既有经济秩序的;二是基本任务在于为国际资本开疆扩土,因而也就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国际资本的逐利要求;三是金融全球化、金融资本过度扩张,结果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
从这三大基本特征不难看出,在过去三十几年全球化进程中,获利最大的只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当然也不能不看到的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逐利行为,必然会在客观上将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纳入到全球化进程中,作为经济全球化推进进程中特定的热点、节点或新的增长点,带动其经济成长并使其分享到较大的经济利益,如金砖五国、灵猫十一国等等。正由于此,加之西方国家没能处理好国际资本逐利与本国中产阶级利益递减以及下层利益受损等问题,才导致西方社会出现较强的反全球化思潮。
美国退出TPP以及特朗普的极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和反全球化立场,事实上也就终结了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但这并不等于全球化本身的终结。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除美国以外的大多数西方国家仍然需要全球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全球化。
与过往不同的是,继续推进的全球化将会展现出全新的视角、突显出全新的特征。第一,继续推进的经济全球化将不再是美国主导,而是东西共治甚至新兴市场主导;其二,继续推进的全球化的主要着眼点是实体经济而不再是片面的金融扩张;其三,继续推进的全球化将较好地处理资本逐利与相关国家的发展、以及中下层民众的切身福祉问题。显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恰好适应了这种需要和这个基本方向。因而受到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欢迎,并正在成为新兴市场的战略共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总额将达到19.6万亿美元,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38.9%。同时,保守估计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总计就需8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在巨量投资推动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的增长点。
这既是中国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的结果,也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自身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与空间。这也充分说明,中国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正在并将继续从更高层面上推动这一地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升这一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这一地区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能力;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为全球经济的深度整合提供了新的增长思路和解困途径。
相应地,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深入推进,全球化也就获得了新的动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也将获得新的动能与新的支撑。
(本文来源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
作者简介:
周晓晶,周晓晶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