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ABS发行量锐减 回暖可期但难言再度“辉煌”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高速发展,消费金融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高速发展,消费金融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尤其是在2017年,小额分散的基础资产越来受到资金方的青睐,各类机构的投资热情高涨,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出现井喷。
然而,近日的报道指出,今年前7个月,消费金融ABS类产品目前仅发行40只、发行规模963亿元,数量上不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发行规模上更是相差甚远。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受到监管的压力,以及利率等各方面影响,消费金融ABS发行被制约。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善,未来消费金融ABS的规模会有所回升,但在去杠杆和担忧资产质量的背景下,大幅扩张的条件尚不具备。
规模锐减
日前,有机构公布了今年前7个月的消费金融ABS(资产支撑证券)发行情况,对比2017年的发行盛况,今年以来消费金融ABS发行量徒然下降。截至7月31日,消费金融领域2018年共发行40支ABS类产品,发行规模963.10亿元,而数量不足去年同期的1/3,其主要原因是2017年底网络小贷ABS融资被纳入表内,合并计算杠杆率,严格限制了消费金融ABS的扩张。这一监管规定执行后,一度有消费金融ABS项目停滞甚至中止。
其实,过去一段时间,互联网消费金融ABS市场一直处于低潮期。尤其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受到监管新政的影响,ABS发行一度陷入低谷。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通过梳理报告发现,2018年消费金融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2018年前7个月仅发行40支消费金融ABS,不足去年同期1/3;二是2018年非持牌机构发行量近9成,阿里系独占鳌头;三是2018年消费金融ABS融资成本最高超6%,4月份后保持平稳;四是消费金融场外占比一度超25%,2018年全部回归场内。
消费金融ABS的基础资产包括信用卡分期、个人消费贷款、保理融资、信托受益权等。2016年之前,常见的消费金融ABS基础资产主要是信用卡分期和个人消费贷款;之后,得益于非持牌机构的大力参与,涌现出以小额贷款、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和信托受益权等为基础资产的各类消费金融ABS。
目前,我国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众多,虽然实质上的资产都是消费贷款,但因为商业模式和合规原因,一些机构(尤其是非持牌机构)选择通过保理或信托等方式设计架构,以成功发行ABS获取资金,使得消费金融类ABS的基础资产表面上有所差异。比如唯品会就以“上海品众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为主体,通过保理融资的方式为唯品花消费贷款发行了ABS。
据统计,2018年发行的产品中,个人消费贷款类ABS有35支,发行规模达759.53亿元,占比78.86%;信用卡分期类ABS有2支,发行规模为190.72亿元;保理融资类和信托受益权类共3支,金额都较小,均不超过5亿元。
新规所致
事实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互联网消费金融ABS市场一直处于低潮期。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到监管新政的影响,ABS发行一度陷入低谷。
国金ABS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半年报》显示,尽管上半年ABS行业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以互联网消费金融为底层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发行和交易量方面却大幅下跌。
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小额贷款ABS总发行规模450.3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8%。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消费金融ABS发行规模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与信贷新规有关,新规对于互联网小贷的杠杆率做出了严格控制,ABS变相转移的目的达不到了,因此很多机构发行ABS的意愿降低。”
上半年影响消费金融ABS发行量的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利率水平。在去杠杆的主旋律下,上半年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严格执行资管新规,金融市场整体利率上行。
因此,对于发行方来说,即便手握ABS的发行额度,也不见得愿意在这个时点进入市场。仍然以蚂蚁为例,去年11月,“蚂蚁借呗”获得了深交所、上交所审批的总计800亿元的ABS发行额度,但是在2018年上半年仅消化了50亿左右的规模。
回暖却难言再次井喷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由于目前监管要求小贷ABS也要纳入表内计算杠杆率,小贷ABS的发行总额无疑被大大限制;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直接发行ABS,受商业模式的制约较大;信托合作的门槛较高,产品灵活性较差;而保理融资的操作灵活,可适用多种商业模式,且保理公司的杠杆率上限较高,预计未来保理公司(与企业合作)发行的消费金融ABS会越来越多。
随着年中开始市场资金利率下行,ABS发行成本方面的压力已经开始缓解。融360统计显示,今年5月消费金融企业ABS的平均成本降到了5.28%,6月和7月虽有抬头,但与今年一季度相比,已处于明显的低位。
市场人士预计,未来消费金融ABS发行规模将会有所回升。自年中开始,资产证券化市场就已有活跃迹象。上述40只产品中,有9只是在6月发行,5只是在7月发行,发行主体有捷信消费金融、蚂蚁金服旗下小贷公司、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京东金融等。进入8月份不久,京东金融就发行了一只规模10亿元消费贷款类ABN产品,优先档发行利率为4.80%。
因此,市场人士预计未来消费金融ABS的规模会有所回升,但在去杠杆和担忧资产质量的背景下,大幅扩张的条件尚不具备。
薛洪言认为,从自然趋势来讲消费金融ABS将会越来越增长,ABS能真正出表才能真正实现大幅上涨,因此在当前政策影响下,短期内依然难以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
“但整个市场对ABS的需求量很大,因此继续发展下去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薛洪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