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中美刺激经济计划要反对和避免贸易保护
2009-07-16 09:59424
“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中美之间在清洁能源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开发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进展。”
7月15日下午2时许,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二楼,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开门见山。这是他首次以该身份访华,与他一起而来的还有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召开前,美国内阁主要班底全部在华亮相。
与2008年以民间友好使者身份接受本报采访时相比,这次坐在记者面前的骆家辉表情略带疲惫,其首日行程表安排以刻钟计,在专访前不久他才在此参加了一个商务签字仪式。但回答提问时,他仍然不改快人快语的作风,对诸多涉及两国经贸领域的关键问题并不回避,分析后不忘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根据美国商务部7月10日公布的数据,美国5月份货物和服务的出口额达到1233亿美元,增长了1.6%,进口额为1493亿美元,下降了0.6%。贸易赤字为260亿美元,与4月份相比下降了9.8%,为十年来最低。
赤字下降背后,骆家辉坦承,在全球经济未走出衰退之时,美国采取了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美国公司产品的策略,“有助于改善贸易平衡状态”。
但他同时提醒,目前中美两国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增加国内就业,并表示中美刺激国内经济,要反对和避免贸易保护,“在美国需要,在中国也需要这样。”他说。
本次访华,骆相对低调,但不知本月27日至28日在华盛顿举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他会表现如何?
气候和能源是本次访问主题
《21世纪》:今年下半年对于两国关系来说,有几个非常令人关注的事情,即首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 奥巴马总统将正式访华,以及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双方能否在哥本哈根达成共识。有舆论认为二位来访是为上述事项做准备,还听说两位部长此行来访比预定行程提前了两个月,是这样的吗?
骆家辉:我们是按照预先确定的行程来访的,不存在提前两个月的事情。
《21世纪》:此次来访的使命和重点工作是什么?
骆家辉: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中美之间在清洁能源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开发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进展。我认为,中美之间必须通力合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制定出针对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的技术标准。
增加就业是中美面临的大问题
《21世纪》:根据新近公布的美国贸易数字,美国5月份的贸易赤字与4月份比下降了9.8%,达到十年以来的最低点。其中自4月份以来,进口下降了0.6%,出口增加了1.6%。这种变化代表了什么趋势?你上任后在推动自由贸易上会采取哪些动作?
骆家辉:目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之中,美国采取了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美国公司产品的策略,这有助于改善贸易平衡状态。
但是我们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如何能增加美国国内的就业机会,同时中国也能够增加其国内的工作岗位。目前中美两国政府都在着手采取刺激国内经济的计划,我认为,在执行这些计划时,要反对和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需要这样做,在中国也需要这样。
《21世纪》:你指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哪些具体体现?
骆家辉:尽管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在政府采购项目中可以采购美国公司雇用中国工人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但是中国的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并不考虑从当地的合资公司或美国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进行采购。尽管这些产品和服务也是在中国由中国的工人生产的。我认为,这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
发展双赢的经贸关系
《21世纪》:你对今后改善中美贸易逆差有何建议?在双方共同受益的前提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取得共识,这是否有助于改善双边贸易逆差、减小贸易摩擦?
骆家辉:是的,目前有许多机会有助于我们改善双边贸易逆差。中国可以购买更多的美国技术和产品,比如,中国正计划修建许多核电站,美国公司可以提供相关建设技术以及专业经验,修建核电站将带来众多的就业岗位,也为美国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这就是发展双赢的经贸关系。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康明斯是一家美国公司,生产车用发动机。在中国的公司有7000名中国雇员,生产的发动机除部分工序在美国完成以外,一部分工序在中国由中国工人完成。这个项目既为中国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减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同时该产品还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
《21世纪》: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IT、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许多人担心在涉及到这些领域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计划中,存在贸易保护主义,你认为在这些领域是否有可能产生贸易摩擦?如何避免?
骆家辉:我认为这些担心可以通过签订WTO的一般政府采购协定并遵守该协定,来得到规避。
在我们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即便是涉及到“买美国货”的提案,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也有权利选择其它国家作为产品采购范围。前提是,这些国家必须签订WTO一般政府采购协定。这些内容也涉及到了我所管理的部门,我同意通过这一条例。
7月15日下午2时许,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二楼,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开门见山。这是他首次以该身份访华,与他一起而来的还有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召开前,美国内阁主要班底全部在华亮相。
与2008年以民间友好使者身份接受本报采访时相比,这次坐在记者面前的骆家辉表情略带疲惫,其首日行程表安排以刻钟计,在专访前不久他才在此参加了一个商务签字仪式。但回答提问时,他仍然不改快人快语的作风,对诸多涉及两国经贸领域的关键问题并不回避,分析后不忘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根据美国商务部7月10日公布的数据,美国5月份货物和服务的出口额达到1233亿美元,增长了1.6%,进口额为1493亿美元,下降了0.6%。贸易赤字为260亿美元,与4月份相比下降了9.8%,为十年来最低。
赤字下降背后,骆家辉坦承,在全球经济未走出衰退之时,美国采取了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美国公司产品的策略,“有助于改善贸易平衡状态”。
但他同时提醒,目前中美两国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增加国内就业,并表示中美刺激国内经济,要反对和避免贸易保护,“在美国需要,在中国也需要这样。”他说。
本次访华,骆相对低调,但不知本月27日至28日在华盛顿举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他会表现如何?
气候和能源是本次访问主题
《21世纪》:今年下半年对于两国关系来说,有几个非常令人关注的事情,即首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 奥巴马总统将正式访华,以及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双方能否在哥本哈根达成共识。有舆论认为二位来访是为上述事项做准备,还听说两位部长此行来访比预定行程提前了两个月,是这样的吗?
骆家辉:我们是按照预先确定的行程来访的,不存在提前两个月的事情。
《21世纪》:此次来访的使命和重点工作是什么?
骆家辉: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中美之间在清洁能源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开发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进展。我认为,中美之间必须通力合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制定出针对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的技术标准。
增加就业是中美面临的大问题
《21世纪》:根据新近公布的美国贸易数字,美国5月份的贸易赤字与4月份比下降了9.8%,达到十年以来的最低点。其中自4月份以来,进口下降了0.6%,出口增加了1.6%。这种变化代表了什么趋势?你上任后在推动自由贸易上会采取哪些动作?
骆家辉:目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之中,美国采取了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美国公司产品的策略,这有助于改善贸易平衡状态。
但是我们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如何能增加美国国内的就业机会,同时中国也能够增加其国内的工作岗位。目前中美两国政府都在着手采取刺激国内经济的计划,我认为,在执行这些计划时,要反对和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需要这样做,在中国也需要这样。
《21世纪》:你指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哪些具体体现?
骆家辉:尽管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在政府采购项目中可以采购美国公司雇用中国工人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但是中国的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并不考虑从当地的合资公司或美国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进行采购。尽管这些产品和服务也是在中国由中国的工人生产的。我认为,这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
发展双赢的经贸关系
《21世纪》:你对今后改善中美贸易逆差有何建议?在双方共同受益的前提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取得共识,这是否有助于改善双边贸易逆差、减小贸易摩擦?
骆家辉:是的,目前有许多机会有助于我们改善双边贸易逆差。中国可以购买更多的美国技术和产品,比如,中国正计划修建许多核电站,美国公司可以提供相关建设技术以及专业经验,修建核电站将带来众多的就业岗位,也为美国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这就是发展双赢的经贸关系。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康明斯是一家美国公司,生产车用发动机。在中国的公司有7000名中国雇员,生产的发动机除部分工序在美国完成以外,一部分工序在中国由中国工人完成。这个项目既为中国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减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同时该产品还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
《21世纪》: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IT、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许多人担心在涉及到这些领域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计划中,存在贸易保护主义,你认为在这些领域是否有可能产生贸易摩擦?如何避免?
骆家辉:我认为这些担心可以通过签订WTO的一般政府采购协定并遵守该协定,来得到规避。
在我们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即便是涉及到“买美国货”的提案,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也有权利选择其它国家作为产品采购范围。前提是,这些国家必须签订WTO一般政府采购协定。这些内容也涉及到了我所管理的部门,我同意通过这一条例。
0
标签:贸易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