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陶玲:由知到行,推动资管新规平稳有序实施

2018-07-31 11:4716523

央行稳定局副局长陶玲:如何应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经过慎重的研究分析后,我们认为:社会融资规模下滑和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导读:央行稳定局副局长陶玲:如何应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经过慎重的研究分析后,我们认为:社会融资规模下滑和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是结构性去杠杆出现效果的反映,是一系列监管政策综合发力的结果,也是资管新规起作用的体现。为更有效的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此有必要对资管新规的执行提出进一步要求,完善相应的政策安排,打消市场的顾虑和观望情绪。




7月28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浦发银行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举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陶玲发表了题为《由知到行,推动资管新规平稳有序实施》的主旨发言。


陶玲说,自资管新规发布两个多月来,在资管新规和其他一系列金融监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金融机构着手整改和转型,行业泡沫被挤压,资管行业回归本源的趋势显现。其中,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延续了2017年以来的严监管下的调整态势,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控制非标投资,停发保本理财产品,增发净值型产品,筹备设立资管子公司。信托公司通道业务下降,来自银行理财的资金减少,嵌套业务萎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的通道类资管计划也继续下降。


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7月20日晚,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对于配套细则的发布原因,陶玲说,经过慎重的研究分析,社会融资规模下滑和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是结构性去杠杆出现效果的反映,是一系列监管政策综合发力的结果,也是资管新规起作用的体现。为更有效的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此有必要对资管新规的执行提出进一步要求,完善相应的政策安排,打消市场的顾虑和观望情绪。


对于接下来资管新规的执行,陶玲说,一是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坚守风险底线。二是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防止政策叠加共振。制定和出台政策,要适应市场环境演变,密切关注市场苗头性、趋势性边际变化。在资管新规实施中,我们把握既要积极化解风险,也要给予金融机构转型时间和空间,做到宽严有度。三是加强与市场沟通,增加政策透明度,消除不确定性。


陶玲表示,金融机构要真正树立新发展理念,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发挥资产管理业务的直接融资功能,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在改革中涅槃重生,迈向质的飞跃。


以下是陶玲《由知到行,推动资管新规平稳有序实施》演讲全文:



过去一年来,发生了太多可以载入历史的故事,对资管行业而言,也是挑战和突破不断袭来,而收获也是非常丰富的一年。去年此时,我们还在探讨资管行业的风险和乱象,传递监管的新理念和新设想;到了今年,我们已拿出了治理之策,出台了资管新规,开启了由知到行的转变。


身在央行,作为资管新规制定的参与者,感谢业界、学界和传媒在此过程中给予的关注和支持,也感谢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甚至批评,这一切都汇集成为我们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水平的动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全力以赴,不负使命。


2017年11月17日,资管新规公开征求意见;2018年3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发布;7月20日,资管新规的执行通知公布,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的行业配套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回顾这一密集的政策研究、制定和出台过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和不足,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政策的逻辑和取向,也可以督促我们继续再接再厉,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有序实施资管新规,有效维护金融稳定。以下,我从四个方面谈点个人认识。


一、资管新规出台以后,金融机构的高风险行为开始收敛


资管新规受命于影子银行风险愈演愈烈之际。从去年公开征求意见开始,各方面对资管新规出台的必要性、迫切性取得共识,普遍认为,资管新规统一规制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的消除监管套利空间,有利于严控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对于如何完善规则并积极稳妥实施,各方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对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采纳。例如,将过渡期从2019年中延长至2020年底。


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发布后,社会反应积极正面,认为对于弥补监管短板、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对行业发展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也是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从实践看,过去两个多月来,在资管新规和其他一系列金融监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金融机构着手整改和转型。其中,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延续了2017年以来的严监管下的调整态势,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控制非标投资,停发保本理财产品,增发净值型产品,筹备设立资管子公司。信托公司通道业务下降,来自银行理财的资金减少,嵌套产品萎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的通道类资管计划也继续下降。总体而言,行业泡沫正在被挤压,资管行业回归本源的趋势显现


二、当前,金融市场的运行环境发生变化


今年以来,我国结构性去杠杆效果显现,金融运行整体稳健。但也必须看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不确定性较大,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内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我们一直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


一是社会融资规模下滑。2018年以来,在一系列严监管、去杠杆政策影响下,我国社会融资新增规模有所下滑。主要是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存兑汇票三项表外融资少增较多,人民币贷款等表内融资虽有增加,但未能弥补相应的融资缺口。


二是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2018年上半年,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增多,主要是个别经营激进、高负债经营的民营企业风险暴露,导致市场情绪较为低落,长期信用债发行受到影响,一些利用影子银行获得融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企业、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出现紧张。


三是资管新规执行存在不明确的地方。一些金融机构反映,行业配套细则应当尽快出台,同时,对于过渡期安排、非标投资等也存在模糊认识,在执行中还出现了过急过紧苗头。


如何应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经过慎重的研究分析后,我们认为:社会融资规模下滑和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是结构性去杠杆出现效果的反映,是一系列监管政策综合发力的结果,也是资管新规起作用的体现。为更有效的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此有必要对资管新规的执行提出进一步要求,完善相应的政策安排,打消市场的顾虑和观望情绪。


三、适时回应市场关切,发布执行通知和行业配套细则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对资管新规、银行理财细则、证券业私募资管产品的细则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密切沟通协调,调研重点金融机构,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7月20日,一行两会发布了三个重要文件,在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和衔接的大框架下,进一步明确各行业的监管要求。


其中,《通知》严格按照资管新规的原则和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执行要求:一是为新产品发行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澄清老产品投资范围,增加实体经济的融资来源;二是明晰相关产品的估值方法,引导资金投向中长期债券等资产,促进金融市场稳定;三是明确表外资产回表的宏观审慎政策安排和资本支持措施,以及过渡期结束后未到期存量资产的安排,消除金融机构顾虑;四是由金融机构自主有序整改,监管部门予以指导,不硬性提阶段性压降要求,避免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上述政策,《21世纪经济报道》等主流媒体、知名专家学者和金融机构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通知》遵循了资管新规的核心精神,没有突破资管新规中打破刚兑、消除嵌套、统一监管等基本原则。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因素影响,充分考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对资管新规的一些细节进行明确,增加了可操作性,及时缓解市场焦虑情绪,有助于改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有助于表外融资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回升,将为实体经济创造健康的货币金融环境。


四、继续稳中求进,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推动资管新规平稳有序实施


坦率的说,加强资管业务监管,触及了一些既得利益:对一些金融机构而言,执行更高标准的监管要求,将面临业务规模规模缩减、盈利下降的阵痛。对企业而言,监管趋严将对产能过剩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限制领域的融资产生约束;对社会公众而言,打破刚性兑付将使投资者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改变长期以来依靠银行信用获取收益而无需承担风险的行为惯性。这种纷纷扰扰、错综复杂的环境,更要求我们慎思明辨、科学决策。接下来,我们将把握以下基本点。


一是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坚守风险底线。必须认识到,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近年来的超高速的发展,是以风险积累为代价的。资管新规防范和化解影子银行风险,促进资管行业摒弃速度和规模情结,回归本源,是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实践中,各类机构的资管业务模式、资源禀赋存在一定差异,按照统一规则调整业务发展、产品结构及运作方式,必然要经历这个阵痛。对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坚定信心,坚持补齐制度短板不动摇,坚持规范行业发展不动摇,坚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不动摇。


二是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防止政策叠加共振。制定和出台政策,要适应市场环境演变,密切关注市场苗头性、趋势性边际变化。在资管新规实施中,我们把握既要积极化解风险,也要给予金融机构转型时间和空间,做到宽严有度。例如,对于非标投资,坚持从严规范,但为避免影响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融资,允许公募资管产品适当投资非标,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核心要素,对非标回表作出安排,非标转标的规则也在制定中。再如,对资管产品鼓励基础金融资产以市值计量,同时兼顾债券、非标等资产投资的现实情况,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产品以摊余成本计量。还比如,针对一些金融机构出现的执行过急过紧或者观望的情形,明确金融机构自助有序制定整改计划,监管部门予以监督指导,不搞一刀切,不硬性提阶段性压降要求,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当然,即使如此,我们深知,监管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实践没有止境,监管者要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市场沟通,增加政策透明度,消除不确定性。资管行业联通多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促进行业规范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不断认识规律,持续改进和完善监管,也需要金融机构鼎立配合、主动调整。从资管新规出台至今的全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政府部门与市场的沟通始终十分重要,针对市场关注较高的问题,不能回避矛盾。我们将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深入分析市场行为和心理,一如既往的聆听市场声音,与市场人士、专家学者加强交流,尊重市场规律,切实回应市场关切,及时主动发声,加强政策解读和预期引导,消除政策的不确定性和误解误读。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金融机构要真正树立新发展理念,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发挥资产管理业务的直接融资功能,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不仅如本次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主题所说——在改革中实现涅磐重生,更要迈向质的飞跃。


过去一年,我们由知到行,接下来要在行动中不断地提高认知,并且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期待明年再相聚的时候,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7月28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浦发银行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举行。当日下午的新资管主题论坛聚焦于“新规后的资管变革以及竞争力再造”,来自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的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围绕此话题展开讨论。


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推出,7月20日,各监管部门的执行通知或操作细则进一步落地,相较于预期有所调整和放松。新规及进一步调整后的细则规定之后,银行资管将全面推进整改和转型工作,其具体将如何一步步推,当前正在布局哪些工作?去杠杆的政策以及宏观货币政策方向的调整,对于资管而言意味着什么?资管子公司作为未来运营资管业务的大方向,各家银行当前在做何种探讨和布局? 


新规及细则全面落地,转型如何做?


建设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童文涛表示,现在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已清晰落地,适当的调整才把资管新规真正落地,继续推进,特别是在过渡期内怎样有序转型。对于新规的补充说明核心在两点:一是“实体经济”,非标有所放开,至少2020年非标在原有存量的规模下可以继续做;二是估值。这两个问题非常核心。“调整就是跟经济周期相一致,最后一定要落到实体经济,买信用债、做非标都是投资实体经济,如果货币只是流动性工具,就是骗局。”


兴业银行资管部总经理顾卫平透露,最近半年更多的是迷茫,担心做的事情回过头来看又不合规,又成为压力和包袱。但现在与其说在这个时候那么悲观,倒不如说新规真正的开启了大资管的新时代。具体到转型,银行的理财在销售方面要跟上去;产品上,过去各个产品投资组合都是雷同的,今后在产品的设计方面确实要根据客户进行一定的细分,中高级客户、普通客户,从偏收益、偏流动性等;资产的配置,过去偏重于信用风险,忽视利率风险的管理,现在有较大挑战,要迎头赶上。


广发银行资管部总经理陈芳表示,去杠杆的方式和节奏正在作出调整,对于老产品的非标,期限错配方面需要再进一步的落实,新产品仍然是弱非标加上净值化的方向。以前说去非标,现在会说弱非标,未来的产品我们的非标一定是类信托的,不错配发行的。未来一定是以标准化的资产投资为主。再加上核算的要求,流动性肯定显著增强。新规的补充通知里采用摊于成本法是比较实际的。对于银行理财和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公平化的对待我觉得迈出了一步。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魏青介绍,招行已经在做一些转型过度的准备,比如,新规以后结构化存款和保本理财就不再归到银行理财规模里了,已经在内部安排,结构性存款已经准备从资管部移交到金融市场部。从规模的角度上来说大概6000亿已经开始转型。另外,在投研一体化的研究上已经着手布局了,成立了几十个人投研一体化做研究债券的小组。


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的副总苑志宏表示,对照细则,银行理财转型难度非常大。一是理念上,包括战略定位、经营理念等,过去表外业务在模式上主要是作为表内业务的的延伸;第二个是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的变化对于全行业务的管理,包括跟其他业务的协同、配合都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第三是产品上。另外,IT支撑,过去IT整个系统是围绕着资金池运作而搭建,未来第一个目标要达到像公募基金一样覆盖全业务流程系统化,从IT到投研,到风控,到运营估值整个全流程系统化。上系统之后要利用金融科技成熟的成果,推动智能化的发展。


她还指出,转型期面对三个产品形态:老产品、过渡期产品和新产品,情况更复杂。有两点建议,第一,有一定体量的银行,未来一定转型到全功能、全能化资管机构,要进行全市场、全产品、全渠道的覆盖。小而美对这么大体量的银行意义不大,更追求的是大而强。第二,资管新规”下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有差异化竞争。


对去杠杆和加杠杆的思考 


一方面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较此前预期有所宽松,另一方面,近来货币政策对市场“呵护”有加,“风向”转变显著,去杠杆由此过度到“稳杠杆”。在这种过度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资产风险控制,以及根据资管新规要求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又考虑到自身的发展,成为摆到各大资管机构眼前的问题。


童文涛指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频率越来越快,从原来的五、六年到三、五年,2016年市场还在加杠杆,监管太松,那时候企业债比国债利率还低,其实很多在体外空转。随后开始去杠杆,但是去杠杆到今天风向又开始变了,现在开始稳杠杆,调结构,背后的原因就是去杠杆导致目前风险太高,企业不敢投资,“所以不管是加杠杆还是去杠杆,其实都是整个经济的宏观运营紧密相关的。加多了有风险,去快了也有风险,杠杆和风险是天平的两端,需要很高超的平衡艺术。” 


顾卫平说,“资管新规”一出,对社融增量的影响很大。 这当中需要考虑的是,作为一个规则来说怎么样来平衡风险与服务实体的关系。目前的细则出来以后有些方面还是有点迷茫。因为,现在的理财产品扣除结构性存款和保本外,21万亿到22万亿。它的投资组合当中大概16%左右非标,债券应该有45%左右。但如果按照新规转型,各家银行都发行“T+0”高频产品,按15%计算就有3万亿规模,难以直接进入实体经济。 


他认为,理财最终还是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不是回归资管的本源,真正的回归是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但是目前的新规要求,实际出来的效果未必能达到这一初心。


银行资管子公司展望


对于大型银行而言,以资管子公司的模式来开展资管业务是既定方向,资管子公司运作之后与现行部门运作有何不同,目前各家银行在子公司在进行哪些筹备工作? 


陈芳表示,对于子公司,关键是将来银行资管公司以及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包括资管公司之间将来是什么样的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主要还是优势互补,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配置与投资的双支柱”。


她认为,银行的特点是在宏观和固收方面有传统优势,将来在权益和量化方面、策略选择方面要多下工夫,通过合作构建和强化。将来的产品还是要符合银行的需求,即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尽可能的减少这个产品的波动。这一点做起来很难,尤其未来是以标准化的资产为主,关于非标配置需求大,相信随着过渡期往下走,有些监管政策也会适时的作出调整。


魏青表示,总体上,招商银行从上到下决策机制不会因为成立了子公司反而内部协调更弱,招商银行做子公司,主要是看好财富管理非常大的空间。子公司作为一个资管机构最核心的就是两块:一块是产品够不够好;另一块是产品有没有人买。


她还透露,招行目前正在研究大类资产配置,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可以通过属性的区别和模型的配置达到最终效果的,如果能找到这样的模型会非常有用,可以把风险收益比作为限定指标,风险收益的模型之下固收配多少,非标配多少,股票配多少,甚至还有一些别的商品或者衍生结构。未来银行理财的客户大部分诉求是相对稳定的回报。


苑志宏认为,未来子公司与现在部门运作会有很大差异,因为过去跟分行或者其他业务条线相比,资管跟它们的交集主要是两块:一块是非标的投资;还有一块是资金端、负债端,主要是通过零售条线来推进理财产品销售。未来资管子公司成立之后,这两块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他认为,未来子公司的运作第一要立足于本行,又不能限于本行。第二要内线作战加上外线作战,不应该局限于自己本行的客户。“如果光看银行存量蛋糕怎么分也分不开,你多了他就少了,一定会很难受。我觉得还是要跳出这个到外线去作战,因为整个市场太大了,未来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增速在增长,”据其透露,华夏银行现在也在启动代销,通过线上、线下各种途径充分的做大蛋糕。


此外,陈芳在论坛期间透露,广发银行行内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已经审批通过成立资管子公司,注册资本不超过50亿。陈芳表示,相比于其他国有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广发银行在非银金融机构牌照方面相对滞后的。对于银行资管子公司,关键是将来银行资管公司以及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包括资管公司之间将是怎样的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我觉得还是优势互补,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配置与投资的双支柱,要有对于政策和市场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才有竞争力。”


来源:深度票据网

11
标签:局长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重庆“跨境易融”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上线

2024-11-13 11:47
6269

北京:支持结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点,开发信贷、担保、供应链金融等专项业务

2024-11-13 11:47
6701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

2024-11-13 11:33
6992

第九届中国产业数字金融年会:产业数字化的助推器

2024-11-12 19:22
30624

江苏银行上海分行:以优质数字金融服务助力上海供应链金融示范区建设

2024-11-11 15:09
19198

江苏常州:建好全市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多元化场景金融产品

2024-11-11 15:08
2024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