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大于竞争 银行理财对公募基金冲击有限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办法》降低了公募理财产品的门槛,并且在计量方法、投资范围等方面给予一定“放松”,但公募理财产品对公募基金的冲击有限,未来银行和基金都应回归本原,二者之间合作大于竞争。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办法》降低了公募理财产品的门槛,并且在计量方法、投资范围等方面给予一定“放松”,但公募理财产品对公募基金的冲击有限,未来银行和基金都应回归本原,二者之间合作大于竞争。
公募基金“不慌”
《办法》中对于公募理财产品作出相关规定,其对公募基金带来的影响引起行业高度关注。
首先,《办法》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对此,有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公募理财产品的门槛降低了,扩大了客户范围,银行公募理财产品销售更容易了。
这一调整对公募基金的影响应该有限。鹏扬基金产品总监刘燕表示,银行的渠道优势一直比公募基金明显,不过,公募基金与银行理财客群不尽相同,而且公募基金还可与非银行渠道如券商、互联网等第三方开展合作。
泰达宏利基金也表示,公募理财产品销售门槛虽然降低,但仍高于公募基金。这一定程度考虑了资管各子行业竞争的公平性问题,但对表内存款或带来一定分流压力。
其次,《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净值型产品无疑是大方向,能用摊余成本法计价的产品应该会很严格,而且终究是个过渡做法。
刘燕分析,可采用摊余成本法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有两类:严格监管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半年以上定开资管产品。前者与公募货币基金要求相同,仅从产品设计层面看,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更有优势。后者类似于公募的理财债基,这类基金已经不批新产品了。未来还需观察监管对非货币的摊余成本法公募基金的相关政策。
盈米财富副总裁刘文红表示,《办法》没有具体规定类似货基的久期要求,“如果在不规定久期的情况下讨论采用摊余成本来估值,合理性还是要打个问号。”
再次,表面上看起来公募资管产品是可以投非标了,但《办法》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到期日或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简单地说,就是不让搞资金池,非标资产不准期限错配。这一条直接把大部分开放式公募理财投非标的路给断了,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松。”刘文红分析。
泰达宏利基金也表示,公募资管产品可以投非标,但要符合非标的有关规定,这其实是对资管新规中在操作上存疑的一个口子给予了明确定义。
合作大于竞争
回归本原是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两个重要的子行业,银行和基金之间合作大于竞争。
“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的合作重点将会是投资能力输出与渠道优势输出的结合,单一资产类别和多资产配置都有很大合作空间。”刘燕表示,在各金融子行业统一监管的趋势中,具备优秀投资管理能力等核心竞争优势的基金公司会更加占优。
天相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也表示,银行理财业务会出现分化,规模大、人才储备多的银行会采取子公司的形式参与新一轮竞争;规模小、没有积累的银行,则更多要依靠外部投顾,或者转型为代销机构。
另有研究人士分析,公募基金和银行的竞争与合作机遇共存。面对银行,基金公司在渠道方面处于劣势。但是,银行理财将带来增量资金。他表示,在FOF方面,公募可以给银行提供底层资产。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表示,挑战方面,理财市场的竞争加大,银行理财可能分流一部分公募基金的客户。机会方面,银行和公募基金合作的机会更突出,虽然银行有巨大的客户群体和理财规模,但投研能力较弱,公募基金可以发挥优势,在投资上作为银行的委托方,或者充当投顾。
未来,基金公司应从哪些方面发力?对此,华宝证券分析,首先,基金公司应更加聚焦于能够体现专业能力(而非撮合、通道能力)的投研领域,再度审视新环境下投研体系的革新与优化,重视绝对收益诉求的投资策略和产品提供,积极与银行开展相应合作。
其次,在销售环节,基金公司一方面要重视第三方销售资源的打造,如采用智能投顾、场景化等方式带动产品销售,重视机构客户的专业化服务;此外,还要重视银行销售渠道人员的专业化培养。
中低风险基金料更受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放开了相关限制,允许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投资各类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同时,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理财产品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可以不再穿透至底层资产。
理财产品更偏好哪类基金呢?基金研究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可以通过FOF和MOM的形式解决前期投研力量相对较弱的劣势,可能首选中低风险的偏固收类的基金、权益指数基金和其他工具型基金。
刘燕援引数据分析,截至2017年年末,银行理财产品存量29.54万亿元,其中风险等级在一级和二级的产品占比超过80%,高风险产品占比极低,这说明银行理财客户具有非常明显的低风险偏好。未来银行理财净值化管理后,客户风险偏好可能会逐步发生变化,但这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中低风险的债券基金、偏债混合基金会更受欢迎。
杨德龙表示,一些标准化的基金,比如说指数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或者业绩比较好的蓝筹类基金,可能更受银行理财欢迎。
贾志表示,打破刚兑以后,公募理财产品要提高主动管理能力,真正控制风险,获取稳健收益,才有竞争力。初期优秀的FOF产品会得到银行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