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研究局王宇: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防范风险之根本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来源:腾讯财经
如何认识和防控金融风险隐患
我国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一个充满活力、运行稳健、风险可控的现代金融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防控金融风险的首要任务是甄别和认识风险。
杠杆率上升
高杠杆是金融脆弱性的重要根源,杠杆率上升意味着金融风险上升。国际清算银行通过对一些国家的债务数据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国家的杠杆率越高,增速越快,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最近我国企业部门负债率持续上升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但企业部门去杠杆仍是一个长期任务。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负债率仍然偏高,在企业部门的负债构成中,国企负债率持续上升,至2016年已经超过66%。为此,要将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做好“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房地产市场泡沫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轮房价上涨,使得房地产市场形成了高价格、高库存、高杠杆、高度金融化和高度关联性等风险特征,与居民家庭可支配增长差距持续拉大,呈现泡沫化趋势。由于我国房地产体量较大,一旦发生风险,可能产生重大冲击,对实体经济、金融体系和居民财富形成隐患。为此,要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近期要完善土地供应制度,采取更科学的土地供应方式,防止房价大起大落。中期要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提高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过去一个时期,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各类投资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购买服务、违规担保等方式形成较大规模的隐性债务。政府过度举债和债务累积可能引发财政预算风险甚至财政预算危机。下一步,一方面要依法开好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正门,地方政府只能采取发行政府债券方式规范举债,并且合理确定发债规模;另一方面,要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理念,不能再走高负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
影子银行风险
影子银行是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相关机构与业务活动。与商业银行的“借短贷长”相似,影子银行也存在“借短贷长”,即在货币市场进行批发性融资,获取短期资金,在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投资于期限较长的证券化产品,也有可能形成挤兑,酿成风险。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增长较快,一些金融和类金融机构以资产管理、同业业务、资产证券化等名义变相从事信贷活动,形成较大的、不受监管或监管不足的影子银行体系。为了防范和化解可能由影子银行引发的风险隐患,应当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同业业务、委托贷款和泛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实行严格的审慎监管制度,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功能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防止过于复杂的产品加剧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的风险传递。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乱办金融形势比较严峻。一是无照经营,没有取得相应的牌照就擅自开展金融活动。二是超越授权,有牌照但是超越授权进行经营活动。三是开展非法的金融活动,包括地下钱庄、各种金融骗局。四是恶意欺诈,虽然有牌照,也是在开展授权的经营活动,但是不当销售,恶意欺骗金融消费者,侵犯金融消费者正常的权益。下一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无牌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全面实施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制度,一般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法定金融业务。监管部门、工商管理、公安部门协同配合,加强对企业注册名称、经营范围、业务活动监管,查处非法金融业务。打击金融诈骗,规范民间借贷,打击各类高利贷活动。
如何深化中国金融改革
金融机构体系改革
一方面要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约束机制,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和市场纪律,增强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体系的活力、竞争力和防控金融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打破垄断,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支持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和中小银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高金融服务民生保障水平。
金融市场体系改革的目标:拓展金融市场的宽度和深度,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多样性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建立更加开放、包容、更具韧性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增加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丰富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增加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扩大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从目前情况看,要推出更多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金融工具;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保险机构和保险体系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
在国家层面,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央行层面,强化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在监管部门层面,明确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定位,使其专司监管职责,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将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如何扩大中国金融开放
坚定金融开放的信心
从理论上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经济金融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从实践上看,中国对外开放的方向是明确的、信心是坚定的、脚步是扎实的、成就是巨大的。中国对外开放的道路艰难曲折。但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不能停顿,更不会倒退。下一步,将加大金融对外开放力度,有序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现代金融体系。
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
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坚持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原则,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精简负面清单,抓紧完善外资相关法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逐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逐步放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推动国内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双向开放。按照内外资同等对待标准,对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提供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支持有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优化全球网点布局。增强对境外中资企业服务能力,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从传统业务向新兴业务或高附加值业务方向发展,提高本土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
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加大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衍生工具、信贷业务及个人资本交易等资本账户开放力度。研究推出可转换股票存托凭证,研究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试点。“结合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探索在与现有政策和国内股票市场发展衔接基础上,允许少量符合条件的优质外国公司在境内发行股票。”
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完善人民币的计价结算功能,研究推动大宗商品交易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计价结算。提升人民币交易和储备功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直接交易,扩大与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的货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