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文:贸易战四大误区,大打和“买买买”都解决不了问题

何伟文 | 2018-07-23 11:58 19257

作者:何伟文,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本文来源:人大重阳(ID:rdcy2013)7月10日晚,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中国人

作者:何伟文,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

本文来源:人大重阳(ID:rdcy2013)


7月10日晚,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伟文做客人大重阳系列讲座第125场,就“中美贸易战:硝烟下的思考、经验与未来”发表了主题演讲。何伟文先生从当前世界形势讲起,透彻剖析了贸易战的根源,并澄清了常见的四大认识误区,还提出了非常有益的对策建议。他认为,过去几个月来,看似特朗普出尔反尔,其实他从来没变。打和谈,都只是手段。打贸易战是既定的,谈判也是桌边的贸易战。本文由讲座速录整理而成,已由作者本人审阅,@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ID:rdcy2013)本期独家推出,以飨读者。


2018年7月6日爆发了史上金额最大的贸易战。美国在加税之前,曾设想,会不会有一丝可能,在最后一刻中美两国元首通个电话,暂时叫停。可事实并不如此,美方最终发动贸易战,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了反制机制,至此贸易战拉开了序幕。

6月15日,特朗普政府正式批准了对中国1102种,价值500亿美元的对美出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分两组加征。第一组,含818种,340亿美元的产品关税,7月6日实施,第二组的160亿实施时间待定。大家不能因为目前只加征一组关税而掉以轻心,剩余160亿的关税很快会到来。美方发布对340亿加征关税的同时,中国商务部随即宣布以同等力度的行动来回击美国。


6月18日,特朗普再次发表声明,对中国2000亿进口产品加征关税。而且可能对另外2000亿共计4000亿中国商品继续加征关税。我认为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接下来,主要分以下四个问题谈谈看法,一、回顾发生了什么,往前看还会发生什么,以及此次贸易战的影响。二、本质和根源,应该了解为什么会发生。三、对不正确的或者值得商榷的观点和大家共同讨论。四、对策和建议。


一、回顾、前景和影响估计(发生了什么,还会发生什么?)


(一)简要回顾:特朗普没有出尔反尔


由于特朗普政府对5月18日中美达成的共识的背离,大家认为特朗普此人出尔反尔。但我一直认为,其实特朗普坚持打贸易战的核心观点从未改变,5月18日的中美联合声明里没有提到不打贸易战,也未曾提及不加关税,关税只是推迟而并未结束。从3月22日起可以分为打,谈,又打,又谈,最后再打这五个小阶段。


第一个小阶段,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令,授权美国贸易代表署宣布对我5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立即发布反制声明。这是打。


第二个小阶段,5月3-18日,中美两轮磋商,并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这是谈。但从美方提出的要价清单看,与打没有什么区别。


第三个小阶段,5月29日,白宫发表声明:6月15日将公布对中国500亿美元产品征收关税清单,并很快实施;6月30日起将对中国采取其他投资和产品限制措施。这又是打。


第四个小阶段,6月2-3日,罗斯率团来华进行贸易谈判。这又是谈。


第五个小阶段,6月15日,白宫正式宣布自7月6日起对华征收关税,第一组340亿美元;第二组160亿美元稍后实施。7月6日华盛顿时间0:01分实施。中方对美340亿美元产品反制关税同时生效。这还是打。


打和谈都只是手段,而其最终目的是"美国第一"(America First)的政策。中国要按照美国的利益和美国的规则做出让步,取消对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产业的政策和补贴,并大幅减少对美国的顺差,保护美国的技术优势。中国的经贸要按美国的规则走,而不是按WTO走,这就是美国的目的,而打和谈判只是达到其目的的手段。例如,韩国为避免美国向其征收的25%的钢铝关税,同意美方修改韩美自贸协议、加大对美卡车进口及降低韩国关税。由此看出,打是用以实施美国贸易政策的另一种手段,就像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谈判则是桌边的贸易战,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变的是策略,不变的是本质。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所以中国应该坚决反制美国关税,以同等力度回击美国,光靠动嘴皮子和善心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


(二)前景估计:特朗普政府下一步还会干什么?


有两个原则特朗普在未来是不会改变的,一是其抛弃WTO多边谈判关税的原则,实行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二是从战略高度限制中国制造2025。特朗普也有两个特点。一是再继续对我输美产品施加关税的同时,对中国进行关键领域和投资方面的限制。二是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技术转让及产业政策联合发难。


两个可能行动,一是加征关税;二是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更多限制。


两个可能策略,一是还要谈,美方届时可能发出谈判信号,中国应与其进一步谈判。二是关税措施升级,这都是有可能的。对中国来讲,打和谈同样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标是两个,一是维护世贸组织和世贸规则的权威地位。二是维护中国发展的权利。这是两个红线,这两个原则是不可动摇的。


三种前景,1、开始谈判,迅速达成协议。2、贸易战全面爆发,规模可能是全面的,美国对我征关税的产品达到数千亿美元。范围牵涉多个国家。3、打打谈谈,经过艰难的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其中第一种的可能性是最小的,现在也被证明是不现实的。第二种可能性略小,但应预防,做好备案。第三种可能性是最大的,其原因有三:首先,中美两国分歧及其利益相差太大,指示达成的协议不会是那么稳固的。其次,美方过于自信其在贸易战的胜算。最后,大约一年后,美国会发现贸易战对改变中国的态度及现状影响甚小,及贸易战的负面效应将会在美国国内产生影响,届时美国可能寻求转变及某种妥协。


要预测关税的影响,首先要比较中美两国的产品。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十大类产品中,占比最大的为计算机及电子商品,接近2000亿,再加上运输设备、化工,加在一起三千多亿。商务部公布,此次340亿被加征关税的产品中59%是美国公司生产的。这体现了特朗普政府对这次贸易战准备的很仓促。


不要对美方提出的美国企业可申请关税豁免当做美国开始服软,认为是美国新的动态,其实这是错误的判断。这一举动只是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规则来处理,并不是美国对贸易战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标志。对进口种类的影响中,汽车是最直接的,由于从美进口25%的关税,使得美国进口汽车数量将会减少,这对欧洲及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是个利好消息。


中美两国的经济损失,双方有着不同的预估,就中美贸易,若以中国海关的统计来说,今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大概等同于中国对日本、韩国,以及对中国台湾的逆差的总和,这表明了产业链上产品的流向,实际上对美国的供应,产业链的主体是在亚洲,美国是微笑曲线的两头,所以这些国家和地区都会受到影响。


WTO对今年世界贸易做了比较乐观的估计,从2017年开始世界贸易强劲反弹。2018和2019年世界贸易增长率都会超过4%。但是如果中美贸易战打到这种程度,而且如果继续打下去,肯定要下调预期了。摩根斯坦利最近估计,如果贸易战打大了,中美两国GDP增长比没有贸易战要少3个百分点。欧盟则会更多,将是4个百分点。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会少10个百分点,因为他们的依赖性更大。所以也有这样的说法"世界正处于柏林墙倒塌以来最危急的状态"。听到这些话要注意,但是不要盲目的跟着喊,我们要进行科学、冷静的研究,但至少说明一点,千万不要低估此次贸易战的严重程度。


二、中美贸易摩擦与贸易战的本质和根源


(一)本质


中美贸易摩擦与贸易战的本质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世贸规则是否还有用,多边体制能不能维持,如果多边体制没有了,世界回到二战前,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会怎么样?另外,中国有没有权利发挥新兴和高技术产业,有没有权利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一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这是根本问题。一个是多边规则,二是中国的发展权,这些才是问题的本质。


第一大原则,世贸规则不能变。为什么美国这么做是不行的?世贸规则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第22、23条备忘录里规定"禁止任何一个成员实施单方面的限制或者关税"。20年前WTO判定美方对欧洲采取301调查是违规的,并且授权欧洲采取20亿欧元的报复措施,最后美国放弃了,并承诺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后来,美国逐渐认识到关税是一个筹码,如果中国像韩国一样明哲保身,那将对世贸规则的权威性造成挑战。战后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建立起的多边贸易体制正遭受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严重冲击。1929年到1933年,美国对欧洲实施高关税政策以保护美国国内制造业及就业率,而欧洲国家随机对美采取关税反制措施,这一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出口率下降69%,进口下降66%,世界贸易下降66%。美国就业率不升反降,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1944年,"三大支柱"的成立,重新确立多边规则,才有了战后几十年的全球经济增长。


第二大原则,中国发展权利和正当权利不容侵犯。对比一下美国301调查和340亿关税里的产品清单,很多此次关税加征的中国高科技产品,在301调查里是对不上的。301调查其实是个幌子,美国真正的目标是瞄准"中国制造2025",遏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属于中国的内政,美国无权干涉。最后大家都应按照共同的世贸规则为标准,而不是按照美国的标准。但是目前的情况很清楚的表明,特朗普已经把世贸丢在一边,按照他的要求,不允许中国制造2025对美国构成威胁。


(二)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根源


1、国内政治根源中选临近,他必须对选民有突出回馈。2016年大选特朗普对选民做了七个承诺,在贸易上制止中国的违反规则的行为,大幅度减少对中国的逆差等等。随着中选的临近,特朗普必须要有一个替罪羊回馈他的选民基础,并利用民粹主义来抓住8,9月份的选举关键期。在这个层面,美国的贸易政策是被国内政治所绑架的。中美贸易逆差在经济上不是问题,而在政治上是个问题,因为特朗普攻击中国对美形成的顺差、美国逆差造成了美国人失业是选举所需要的,最大的靶子就是中国。


2、战略根源,定位中国为战略对手。去年12月份,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中俄是战略对手。既然在战略上是对手,美国自然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当年美国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的原因是希望中国能越来越走向西方式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所以美国对中国的敌意在急速增长。2018年总统贸易政策议程报告中表明了美国贸易政策建立在5大基础上,第一个就是国家安全,而国家安全的重点就是定义中国为战略对手,贸易的支柱是国家战略,既然国家战略认定中国为对手,所以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免不了针对中国。


3、历史根源,上世纪80年代的过时经验。特朗普说"Prisoner of the 1980′s ",80年代怎么想?特朗普早在80年代就表达了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但是今天的世界和80年代完全是不一样的,特朗普还在用其老旧的观念来应对今天的世界是行不通的。在WTO成立之前,美国经常对威胁到其产业优势的国家发起关税壁垒,WTO成立以后美国就停止了这一行为。如今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之前就表示美国放弃了保护其产业的有效措施。如今这两人当政,发起贸易战也就不奇怪了。


4、理论根源,过时的19世纪重商主义,说贸易逆差造成失业,造成贫富差距,特朗普到处宣讲这一理论。因此我们必须颠覆特朗普的贸易理论,这实际上是伪理论。利差、失业、贫富差距,完全是站不住脚的。美国贸易逆差的大部分实际上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1990年到2000年,美国全球商品贸易逆差翻了两番,从1110亿美元增至4524亿美元。中国占的比重很小。但那10年是美国工业生产高涨时期。1992-2000年工业生产年均增长5.4%。制造业就业人数基本稳定。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17年之内只增加了76%。说美国的贸易逆差完全是中国造成的是不正确的。


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11-2016年间,美国全球贸易逆差累计增加1.4%,制造业就业增加7.5%。2017年,美国贸易逆差增加594.78亿美元,制造业就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3.2万。有趣的是,在美国全球贸易逆差最多的六大部门计算机及电子、运输设备、油气、服装、电气设备与电器,以及机械中,只有一个部门即服装逆差是减少的(减少3.55亿美元),但恰恰这个部门就业减少6200人。其他五个部门逆差都是增加的,就业也是增加的。所以逆差造成失业完全得不到证明。反过来,2009年美国全球贸易逆差大幅度减少了3051.81亿美元,制造业的就业非但没上升,反而大幅度减少了138万人,所以就业减少的原因不是贸易逆差,而是经济衰退。


美国中产阶级收入下降也不是国际贸易造成的。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表明,2000年至2016年,美国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23%。但那是人均的增长。但实际上大多数人收入没有增长。钱到哪里去了呢?据调查显示,美国在2009-2013年间,1%的人拿走了80%的财富。而美国又没有实行有效的社会政策,救济穷人,这是金融资本的贪婪和社会政策不到位所致,和贸易逆差没关系。因为2013年美国贸易逆差低于2008年水平。


5、政策纲领与根源,《致命中国》和《中国经济侵略》,这是纳瓦罗的主张,这是其政策纲领的根源。我们需要足够冷静及定力去驳倒它。


三、不正确或可商榷观点种种


第一,替特朗普说话。现在有一种是站在特朗普方面的观点,认为中国强制实行技术转让,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定。这种说法站不住脚。2017年美中贸易委员会对其会员的商业环境做的调查,只有19%的企业反映有受到技术转让的要求,而其中2/3是来自企业的要求而非中国政府。如果确实有政府强制技术转让的案例,完全可以放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解决。因为WTO有成熟的法律规定。这最多只是局部争端,而不是像美方所说的全面争端。美国确实把中国所谓强制技术转让告上WTO。那么就等世贸裁决下来,事实自然清楚。


究竟谁在违反世贸规则?其实美国是违反世贸规则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7月9日,在WTO争端解决机制里面立案调查的有556个,其中美国作为被告的有147个,占1/4强;欧盟84个,中国41个,中国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2018年以来,WTO新立案21个,其中美国为被告的案件为14个,占三分之二。所以不遵守规则是美国自己。


美国口口声声说它在WTO里吃亏了,中国占了大便宜。其实美国并不是WTO的输家,从2002年到2017年,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的第二年算起直到去年,美国无论对全球,还是对加拿大、墨西哥,还是对中国,出口累计增速都超过其进口的增速,美国是输家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空洞乐观。认为中国把特朗普家族搞定就可以改变其对华态度。去年2500亿的大单给特朗普的甜头还不少吗?然而他第二天在越南就大肆说中国的坏处,而且我们给他的这些好处,都没有影响美国贸易代表署出台对中国有步骤的贸易打压和发动贸易战的时间表,认为中美无论如何都会合作是一种空洞的乐观,是不现实的。


第三,顺着特朗普的论调走,从美国买买买,大肆增加对美的进口。去年2500亿大单其中从美国进口的是1010亿,比这次俄罗斯来谈得700亿还多,管用吗?不管用。我们还要再探讨,一味的从美国大量进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我们还有国家粮食安全,有“一带一路的天然气进口布局。这并不是解决此次贸易问题的关键。


第四,鼓吹中美应该大打贸易战,甚至"史诗级"贸易战。这是不负责任的,有的人认为中美贸易战越大,对美国越不利,而对中国越有利,这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习总书记十九大中提出要实行两步走战略计划以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从未提过要通过打贸易战实现。很多文章建议要扩大贸易战,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四,对策建议


总估计,据目前趋势判断,贸易战已经爆发,但未来还是有达成协议的可能,只不过时间可能要长点;总方针,打和谈,两手都要抓,都要抓得硬;总方略,战略上藐视他,近年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中美贸易实现互补,经济政策最终只是上层建筑,而改变不了底层的经济基础,战胜不了经济规律。诺奖得主,萨谬尔森讲过,"任何伟大的王者都无法改变大海中的洋流"。但战术上要重视,应该精心运作,做好中期准备,不能光看最近几个月,我们要准备中期,当然长期可能达不到,准备的越充分越好;总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要有理有利有节,而不是乱打一气总策略,既斗争又合作,不要忘记合作的一面,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退让求合作则合作亡,以斗争维护合作,以合作支持斗争。我们不要忘记,我们对美国越坚决,将来可能合作的越好,不要一味退让,不能跟着美国的策略走,要以斗争维护合作,以合作支持斗争。


第一,斗争要硬,丢掉幻想,丢掉平衡,不要跟特朗普政府讲贸易平衡,那是没用的。你打过来我就打回去。我们现在可以考虑,我们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可以停,包括去年我们2500亿其中一个830亿、占比1/3的一个项目,是神华和西弗吉尼亚州政府的煤化页岩气项目,这个项目不是对中国供应的,是当地的能源供气系统,可以考虑把它拿掉。


第二,谈判也要硬。谈判的前提是以世贸规则为标准,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拿301调查为谈判前提,否则我们就是在变相的承认世贸规则没有用了。


第三,要依靠多边的机制。即便双边谈判,基础必须按照WTO规则。美国提出清单,我也提出清单,不能像过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你若做不到我的清单,我照样不放过你。所以两手都要硬,谈判的对手主要是莱特希泽,不是姆努钦,美国的法律规定,财政部长无权制定贸易政策。所以最后是莱特希泽说了算。


第四,善用同盟军。我兼副主席的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今年5月与安徽省政府、联合国工发组织和对外友协联合主办了世界制造业大会。大会吸引了全球500强的109位代表参会。美国的惠尔浦宣布全球研发中心落地合肥。德国大众宣布大众江淮新能源车下线。有"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博物馆宣布将在合肥设立中国开设分部。而这些跨国公司对中国是否有意见?有意见,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他们有些觉得没有在中国得到公平待遇,中国有保护本国企业的倾向。但他们仍然积极推动在华投资。和我们合作的上海美国商会反映,其会员中,62%计划今年扩大在华投资。去年则是53%。美国国内反对特朗普单边关税的贸易组织、协会,特别是零售商协会、半导体协会、美国商会、美中贸委会、中国美国商会等均不喜欢打贸易战,实际上,特朗普关税的受害者是它们。另外,很多跨国公司也明确表示不赞成关税,应该通过谈判来解决。所以,尽管很多美国的跨国公司不像当初那样支持中国,但依然是我们的同盟军。


第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宣传方式。然而,我媒体对美国国内商界和民众反对特朗普关税措施的报道和评论相当片面。据美中贸委会反映,美国商界和特朗普政府在对华采取行动上并无分歧,分歧在于关税措施是否有效。据美英媒体报道和美国多家民调机构调查,美国大多数人赞同特朗普对华采取措施。华盛顿审查者报4月9日民调显示,62%被调查者赞同对华施加关税,同时56%的人认为关税有负面影响。美国强大的零售商联盟表示,他们并不反对特朗普政府对抗中国贸易行为的宗旨,只是反对关税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换言之,美国相当大的舆论是,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但赞成特朗普对华贸易行动的宗旨。


在美国,话语权在特朗普手里。中方选择大豆作为反制措施。特朗普的宣传是,中国不但不肯纠正错误,反而采取伤害美国农民的措施,而他将给农民提供补贴。因此,美国农民肯定不会站在中国这一边。我们需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宣传方式,通过美国和西方其他主流媒体,用实实在在的事实和例子,说明中美贸易本来并没有影响美国老百姓,是特朗普无理挑事;说明这次中方是被迫反制,只要特朗普取消关税,中方关税自然不实行。同时宣传中国正在扩大开放,将给美国商界和民众带来哪些好处。驻美经商处人员和中资企业人员,要走出去,同尽可能多的美国人交朋友,和他们交流。


第六,眼睛向下,走向草根,抓好合作。两国经济互补性的客观规律决定,如果我们面向地方、面向州,面向草根,那就有无限广阔的前途了。面向美国广大州、县、市,广大企业,一如既往推进贸易、投资合作。加州2017年对华贸易达到1750亿美元。加州州长布朗5月3日斥责特朗普打贸易战"愚蠢",并声称加州不受华盛顿左右。2017年,尽管中美贸易经历多种不确定性,但是双边贸易额还是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2018年前景未定可能将导致今年贸易下滑,但2019年、最迟2020,仍可能创造新高。中美建交40年来,政治、经贸摩擦始终未断,双边贸易额却增长了240倍,为人类文明史以来所仅见,所以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在斗争中不要忘记合作,合作中要充分估计斗争的危险。


第七,研究更具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光看现在是不够的,要看得更远。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大家都非常年轻,有思想、有高度,希望我们可以在中美贸易战中间考虑的更多、更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确保中美两国经济大国之间稳定的贸易合经济关系的平稳发展,为造福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未来,而共同努力!



问答环节

问1:何教授您好,您一直在分析美国和中国的问题。我在您的演讲里面只听出的指出了美国的问题,没有指出咱们本身的问题,没有批判到咱们自己,咱们自信是从哪儿来的?

何伟文: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我没有时间讲出来。您提的问题非常必要,非常好,希望在今后有时间对这方面加强研究,至少有一点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我们不要简单的以为中国现在已经在世界上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还没有到那个时候。我们要埋头苦干,建议大家这个时候读一读2015年11月份,工信部长苗圩给全国政协中心学习组做的报告,提出中国制造现在还处于世界第三梯队。我们的差别在什么地方,这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现在真实的实力,我们还处在什么位置,我们的差距在哪里,需要做到这方面的理解。

问2:何教授您好,我在中兴干了5年,我想在贸易战中,中兴通讯最后能不能走出困境?

何伟文:我认为现在有一个大困境和一个小困境。小困境肯定脱离,大困境很难走出,除非它自己彻底的改变。

问3:现在我们国家面临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我们宏观经济形式偏弱,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在中美贸易战当中处于不利地位呢?

何伟文:金融去杠杆是一个严肃和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说跟中美贸易牵制有多大,而是国内的问题。但是由于中美贸易互相加关税,而且贸易摩擦增多,刚才罗思义先生讲了,不叫贸易战,叫摩擦,我认为至少是局部的贸易战,规模还不小,我们一些出口、生产受要求,去杠杆的难度增加,所以我们去杠杆要精准施策,不同的对象要不同的政策,而且总体说来不要那么急,这对原来的速度可能要略有回调,但是去杠杆的总方向不会变。

问4:刚才讲到如果打起来贸易战,对美国是有压力的,从商务部判断来说对我们国内是有通胀还是通缩的压力?第二个问题如果短期达成和解,判断一下在什么时点?

何伟文:第一个问题中国受到的影响是通胀还是会通缩,看具体产品,某些农产品可能引起通胀,通胀压力会增强,特别是像大豆它的下游产品成本上升拉动的价格上涨压力可能会增强。某些方面会不会增加通缩,当出口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生产受到一些压力的时候,这个产品可能会带来通缩的影响。但是对宏观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它是局部的部门,不能拿来整个的规模和整个经济的体量来比,所以这种影响目前来说还是轻微的。如果要达成妥协的话,会在什么时候?我估计最快也得到今年年底,甚至到明年,估计明年的可能性大。任何的变数都有,如果明年以前达成和解,这个和解和可能是不稳固的,将来还会破裂。

问5:您认为美国国会和政府最后会批准中兴的解禁吗?

何伟文:我刚才没有说国会会批准中兴解禁,国会是不会变的,国会议员的脑子不会知道这么多,国会议员有的当了几十年,他的思想跟第一年一样,他就是敌视中兴,这不会变,所以特朗普政府解禁中兴实际上国会反对的,所以也就决定了中兴只有小规模的解禁,不会有大的解禁,大的困境很难脱离,这是在美国,在中国是另外一回事。

问6:中国政府会批准高通收购半导体公司NXP吗?

何伟文:要看美方,如果它合作我们会批,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筹码,如果现在就批了,筹码没有了。

问7:听了您的讲座,我自己有一个初步的判断,请老师帮我们看看这个感觉。我感觉特朗普这一系列的打和谈的动作,他实际上他重心是在西方,G7变成G6+1,我感觉它的重点是在西方,他的重点是打击西方吗?

何伟文:可能判断不完全一样,他对盟国的政策和对中国的政策是不同的,是两个政策,而且这两个政策孰轻孰重,他当然第一还是盟国,但是盟国的矛盾很大,盟国的矛盾之大最后会达成妥协的,比如汽车关税上最后肯定是妥协,因为这是一个在他和盟国之间没有意识形态、没有社会制度、没有道路方向的问题,没有一个根本安全、战略安全的问题,所以这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盟国之间可能吵得比跟中国之间吵得厉害。对中国是战略定位的问题,战略定位是对手,这跟盟国是不同的,所以对中国不是策略性,而是战略性的,这一点不能低估。

问8:刚才罗思义老师讲的,我们现在不能叫贸易战,而应该叫贸易摩擦,应该是火花,不是熊熊大火,您是否认可刚才说的不叫贸易战,而且叫贸易摩擦?

何伟文:我的认为已经是贸易战,当美方实行了关税,我们也实行了反关税,340亿加340亿,680亿,这就是贸易战,但它是局部贸易战。


8
标签: 旧金山 总领馆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