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 分级基金命运如何演绎
分级基金在中国基金史上是一类备受争议的产品,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几代产品的演进。分级基金成名于2015年的牛市,因杠杆为其带来的赚钱效应,一度成为市场追逐的明星产品。而牛转熊后,它又引发了惨烈的亏损效应,震惊业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级基金在中国基金史上是一类备受争议的产品,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几代产品的演进。分级基金成名于2015年的牛市,因杠杆为其带来的赚钱效应,一度成为市场追逐的明星产品。而牛转熊后,它又引发了惨烈的亏损效应,震惊业内。
如今在强监管的要求下,分级基金正在走向没落。不出意外,在资管新规过渡期满前,这一产品将退出江湖。
业内人士指出,分级基金未来境遇大概率主要存在两种趋势:一是清盘,二是转型为其他类型的基金产品——其中的绝大多数又会变身为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产品。
转型或清盘
分级基金历经几代产品的升级,最终成为被业内熟知的公募杠杆产品。虽然在牛市中大放异彩,但最终还是因制度不健全以及在熊市中引发的亏损效应,被市场所抛弃。
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稿发布,开启了大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新时代。相比征求意见稿,正式稿虽然将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但是明确公募产品不得分级,分级基金由此终将落幕。
后来有传言称,对分级基金有了进一步的窗口指导,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分级的存续期可能不会等到2020年底了,要求分级基金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要转型,转型成指数基金。
不过一位分级基金人士告诉记者,上述传言真实度较低,更可能的情况是要求基金公司在6月30日前上报整改方案。
按照基金的运作期限,分级基金可分为永续型与固定期限型。权益类分级基金的主流模式是永续型,而债券型中则有不少比例的基金采用固定期限。在固定期限型的分级基金中,绝大多数产品在到期后将会自动转换为LOF。
根据分级基金的基金合同,分级到期后主要是两种改造/终止情形:分级转型或者清盘。
记者了解到,分级基金改造中,难度最大的是永续型、子份额上市交易的分级基金。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子基金转化成普通份额。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措施,压缩分级基金的规模,减少转型的影响。“首先是要开持有人大会,会议决议通过后,因相应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动对基金合同进行修改。”上述分级基金人士告诉记者。
“不管是转型成普通基金,还是将基金终止,核心问题是怎样将子份额转化成普通份额,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子份额如何估值。”前述分级基金人士表示。
银河证券认为,可以按净值转份额或者交易价格转份额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分级基金的子份额按照基金净值,直接转化为母基金份额,之后取消分级,所有份额统一为母基金份额,基金转化为不分级的基金。
按交易价格转份额,则是将分级基金的子份额按照基金的交易价格,按照A份额和B份额各自的市场价格估值,然后根据估值比例,计算应该分得的母基金份额。
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在转型或终止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分级基金的规模,实现平稳过渡。比如停止申购只开放赎回,以及停止分拆只开通合并等。
分级A的投资机会
资管新规为分级基金“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开了一扇窗”。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资管新规的发布,给折价分级A带来了一些投资机会。由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分级A处于折价交易状态,若以市价在二级市场买入,一旦分级基金转型或清盘,一般情况下分级A将以净值折算,这就获得了净值大于市价这一部分的超额收益。当然,对于溢价分级A是行不通的。
“受资管新规影响,沉寂了许久的分级A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现存分级基金多为永续型产品,假设将其存续期改为2020年底,那么折价交易的分级A到期收益率将大幅提高(溢价交易的分级A到期收益率则大幅下降),因此在五一节后两天内分级A市场交易活跃,且折价分级A受到热捧,分级A指数两天内大涨3%。”申万宏源表示。
需要看到的是,折价分级A收益的来源实际上是永续分级A变为类似于息票债券的产品,久期大大降低,定价也应同步升高。
集思录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18日收盘,折价率在6%以上的分级A共有52只,其中互联A和深成指A折价最多,分别折价17.34%和11.99%。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投资折价的分级A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分级转型时,如遇到无法申购赎回,可能承担一段时间的净值波动风险;清算时的清算费用可能会对分级A净值造成影响等。
申万宏源也表示,分级A流动性较差,变现能力弱,对于短线资金不建议大量参与,长期资金可关注折价较深、流动性较好的分级A品种。
“理论上A份额折价,的确可以享受到套利空间。但你不知道具体转型的方案如何。另外到试图折算套利时,如果遇到母基金下跌,风险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敞口。”上述分级基金人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