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家P2P公司前仆后继 正常平台受牵连遭挤兑网贷业蹚地雷阵
进入7月,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暴席卷网贷行业。
进入7月,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暴席卷网贷行业。
7月3日,牛板金宣布部分产品逾期;7月6日,人人爱家发布清盘公告,随后祺天优贷和佑米金融先后爆雷;7月7日,小九金服爆雷;7月9日,多多理财爆雷,同时牵出了一连串平台:投融家、萌小薪和念钱安,以及藏在幕后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投融长富。
事实上,6月以来,陆续有P2P平台“爆雷”,出现提现困难甚至跑路的情况。据网贷之家统计,6 月P2P网贷行业问题平台数量达到63家、当前正常运营平台共1836 家。光是7月的第一周,爆雷的P2P平台就达40家,涉及资金超1200亿。
而此前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之城”——杭州,近期也成为“重灾区”。过去一周多时间里,杭州地区有17家平台出现问题,累计交易金额超过1000亿,合计在投金额120亿左右,涉及近20万名投资人,这让不少投资人彻夜难眠。
更可怕的是,杭州平台爆雷似乎传导到了深圳。7月9日晚间,深圳P2P平台钱爸爸发布公告称暂停营业,进入依法整改程序。目前,宝安区经侦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钱爸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注册资本1亿元,累计交易总额325亿元,由平安银行进行资金存管。
百亿平台曾经被投资人称为网贷界的“定海神针”,但最近不少百亿平台出现问题也引起业内哗然,投资者对大中型平台的信心也在下降,并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恐慌心理,甚至波及到了正常经营的平台。
自融类平台出局
这次网贷行业地震是从2018年6月开始的,2018年前5个月,每个月倒掉的平台均在20家左右,直到6月,突然爆雷63家。
其中有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是端午节唐小僧爆雷,在此之前有10家问题平台,唐小僧之后则有52家平台出问题,显然,唐小僧爆雷加速甚至“导致”了爆雷潮的出现。唐小僧之后,联璧金融等四大高返平台全军覆没。
进入7月,态势愈演愈烈,根据网贷之家统计,进入7月前10天就有40多家平台爆雷。
P2P的爆雷潮让整个市场极其不稳定,各类负面消息不断,投资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恐慌情绪持续蔓延,这又加剧了行业的挤兑现象……
在第一波爆雷潮中,一些高返类、违规性自融类平台首先被挤爆,杭州7月第一周出现的17家问题平台,大部分都称不上真正的P2P。这17家平台中,能详细披露平台数据的只有6家,从合规层面看,部分平台存在违法违规现象,据牛板金创始人王旭航称,平台投资方挪走了31.5亿用于房地产开发!这实际上是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帜开发房地产。
多多理财等投融系平台,这种往往是由上市公司或民营资本控制多家P2P平台,实际上是为其自身输血,属于监管明确规定的自融平台。
喜投网董事长黄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爆雷的平台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高返平台。这种平台实际上不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实质上是互联网传销;二是期限错配的平台。如活期平台,因为期限错配,将短期资金投入到了长期项目,一旦遇到大规模赎回,迅速就爆雷;三是大额项目平台。现在中国降杠杆,企业最难受,也最缺钱,很多平台将资金投向了大额企业贷款项目,一笔贷款出现了坏账,集中性风险就来了;四是自融平台。很多平台实际上是融资给自己用,这类平台具有很大的风险。
本报记者注意到,这次行业出现的问题,除了这些庞氏骗局高返类的伪P2P平台外,还有一类正常经营的平台也出现流动性危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平台的债权转让数量出现飙升。
正常平台受波及
最近,网贷平台资金净流出是普遍现象。对于网贷平台来说,投资人和借款人是资金的两个出入口。正常情况下,只要网贷平台每个月的资金净流入充足,为借款人展期没有问题。但是当投资人不再投资,资金净流入下降,借款人又无法偿还本金,加上投资人挤兑,很多平台就扛不住了。
7月13日,贝米钱包发布P2P良性退出公告,称从7月1日开始,在舆论环境和用户恐慌等因素的合力下,出现每日净流出3倍于以往情况,远高于正常回款与债权转让两种方式所能提供的兑付金额,平台还增加了“部分借款人提前还款”这一特殊方式兑付,但即使如此这三种方式仍无法满足全部的兑付需求,于是只能选择良性清盘。
在当下,不仅是投资人倾向于快速拿回自己的钱,借款人也同样在制造危机。据钱爸爸公告称,在P2P问题恶化时,借款人产生侥幸心理,以P2P不合规为由散布恶意不正当信息,导致整体环境下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下降,而平台投资者申请提现激增,导致回款延迟。
“这是这个行业第一次在资金净流入上出现收缩。”网贷行业资深研究者羿飞认为,从前倒掉的平台中几乎都是恶意的、骗钱的,这次却危及了正常经营的平台,“做纯粹P2P业务的公司也有倒闭的”。
金融市场是需要流动性,只有不断地让资金流动起来,这样整个市场才能盘活。资金有进有出,有借有还,才能让整个系统循环流动。而网贷行业的底层资产来源于中小企业,但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市场资金面紧张、债务人违约风险增大,这必然波及到平台方。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在实体经济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下,所有贷款类机构都在承压,考验的是平台的资产配置和风控能力。“单从合规属性上,还不足以解读此次平台爆雷潮。”
在薛洪言看来,当前网贷业非理性恐慌,源于对行业发展缺乏明确信心,市场的情绪变化,已经导致了风险传导的连锁效应。
行业急需稳信心
除了外部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内部最大的问题是备案。今年6月30日,原本是网贷备案的最后期限,但是最终没有一家平台成功备案,网贷备案再度延期。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今年6月30日应该先让部分平台通过备案,现在一刀切都不通过备案,可能会造成一定恐慌,会让老百姓以为行业遇到问题,其实行业没什么大问题。经过几年整治,行业更加规范,大家不要过度恐慌。
由于缺乏合规备案的平台,整个行业发展似乎失去了主心骨和方向,即使是一些头部类的平台也难摆脱身份的尴尬。在内外交困下,P2P平台密集爆雷,舆论广泛质疑,投资者闻P2P色变,给人的印象是整个行业陷于阴暗中,对投资者的打击很大,恐慌心理加剧提现赎回潮。
在这种群体性效应下,即便合规经营、底层资产质量良好,投资端资金的净流出还是会给平台的经营带来显著的影响。承受力差的平台,会仅仅因为资金的净流出而出现经营困难,进而爆出问题。
一名选择清盘的P2P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我们做的是合规性P2P平台,但当前的征信环境下,借款人不还款,追索流程长,效果差,平台又必然对投资人有交待,于是有些平台只能走自己动手圆场的路,致使自己越陷越深,再加上这轮挤兑效应,行业的流动性枯竭,这个过程中,唯一受益的是老赖借款人们,投资者和平台方都会输得很惨。”
目前,行业面临宏观环境、市场流动性、监管政策,再加上平台资金端和资产端的多重压力,互金行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加大。不少行业人士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市场信心。
网信普惠CEO 陈志雄表示,金融的基础是建立在信用和信任之上,信任危机一旦失控,不仅会让网贷行业或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加剧,而且可能波及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近期,行业里的头部平台开始挽回投资者信心。以爱钱进为例,近期便综合采取了多种方式增强投资者信心。6月底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开展了透明之旅,主动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同时宣布了主动增资计划,将资本金增加至5亿元。还有一些平台联合媒体发出自律倡议书,强调合规经营和自我约束;并选择主动向监管层、公众投资人披露合规性审查报告,增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与互动,向投资者传递信心等。
在P2P行业雷声滚滚之时,市场等来了监管层对互金行业的最新表态。
近日,在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会议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明确提出,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并再次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工作任务。
在行业出清过程中,网贷行业的两极分化也在加剧。众多不合规平台出问题的同时,主流平台不断传出好消息。6月份,玖富普惠宣布完成6500万美元D轮融资,此轮融资完成后,上市时间应该也快了。7月11日,懒财金服宣布获得超5亿元C+轮融资,由5家上市公司联合投资。今年5月底,懒财金服刚完成C轮融资。7月13日,51信用卡在香港成功上市。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P2P行业应该要树立信心,同时社会舆论也应该尽力还合规经营的平台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起码让它们不因市场情绪波动而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