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融资持续低迷 三大金融科技巨头吸金1200亿
网易财经7月13日讯 近两个月来,BATJ互联网巨头中,有三家的金融科技业务完成了最新的一轮融资:其中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创PE融资单笔最高纪录融到140亿美元;百度旗下度小满融资19亿元;京东金融昨日宣布融资130亿元人民币,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200亿元。
网易财经7月13日讯 近两个月来,BATJ互联网巨头中,有三家的金融科技业务完成了最新的一轮融资:其中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创PE融资单笔最高纪录融到140亿美元;百度旗下度小满融资19亿元;京东金融昨日宣布融资130亿元人民币,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200亿元。
市场低迷 头部效应明显
在金融科技巨头们掀起的融资狂潮背后,事实上是VC及PE市场持续低迷的行情。
投中研究院今年5月份的数据显示, VC/PE募集资金的规模和数量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在大幅下滑,规模同比降幅高达90%,数量同比降幅76%。但是从募资走势来判断,投资方更专注于头部项目,头部效应明显的趋势不变。
从金融科技巨头们的融资来看,头部效应是十分明显的,除了融资规模切走了市场上一块大蛋糕之外,吸引到的资方也都是背景深厚的实力派:
京东金融此次B轮融资集结了国内中字头顶尖机构,有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蚂蚁金服的Pre-IPO融资除了吸引到GIC、淡马锡、马来西亚国库投资等国家主权基金之外,还有华平、凯雷等全球知名私募基金。
高估值背后的逻辑拆解
在投资者汹涌的资金推动下,巨头们的估值站上了历史巅峰:
蚂蚁金服估值超1500亿美元,达阿里巴巴市值近三分之一,成全球最大“独角兽”;京东金融投后估值1330亿元,是2016年A轮的466.5亿元估值的三倍。
一位PE业内人士向网易财经分析指出,金融科技巨头们的估值急速攀升的背后,与“去金融化”和“科技化”的发展路径和完成进度有关,“市场给到金融企业的估值不高,但给到科技企业的估值就很高了,科技企业集高技术、轻资产、高成长性等优势,所以资本市场在对其估值时,常常是以价值发现、市场前景等作为决策重点”。
今年以来,金融科技企业纷纷宣布“不做金融”,要回归“科技公司”本质属性,主营业务从自营金融向服务金融机构转型。
京东金融宣布从原本的B2C的个人金融服务模式切换到B2B2C服务模式,用技术能力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改善C端用户体验,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认为,此种模式下很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而从2017年起,蚂蚁金服就探讨互联网金融到Fintech金融科技的转型,即:将自己定位“科技公司”,为金融做好服务,把金融云计算、小额支付、风险管理、人工智能等能力以及信用体系,都将一步步开放给合作伙伴。
从竞争到融合 谋监管合规与发展
事实上,金融科技公司创始之初,都曾扮演着“颠覆者”的角色,被银行等机构纷纷自建科技阵营追击,几个回合的交锋之后,金融科技公司才改变打法,纷纷表态“不做金融“,转而为机构提供技术服务,从而拉开了两个阵营之间的大融合态势。
截至目前,京东金融累计服务金融机构超过700家,并与金融机构共同服务800万线上线下小微商户和4亿个人用户。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则向网易财经表示,银行等传统金融有网点、牌照及金融业务经验的优势,金融科技企业有技术、场景、年轻用户的优势,双方很容易找到合作契机,融合也是大势所趋。
在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方面,他分析京东金融这类金融科技企业至少有三方面可以深入:首先是风控,以数据科技能力大幅改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风控效率,提升他们的风控能力;其次是获客,用数据输出能力有效降低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获客成本,提高他们获客效率;其三是服务体验,科技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客户体验水平。
郭田勇认为,当下金融科技公司不做金融,升级成为提供数字科技能力输出的服务商,既是为监管合规(而改变),更重要的一层意义在于这符合这类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网易财经 张艳gzzhangyan@corp.netea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