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建设不能是政府的独角戏
近日上海自贸区推出的25条金融业扩大开放措施引起了热议,获得了中外企业的欢迎。这不仅体现出我国政府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也说明了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首个自贸区,其区内企业创新求变的意愿十分强烈。打开上海自贸区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浏览,我们会发现,一个个鲜活的企业创新案例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些企业创新案例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遥相呼应,上海自贸区自然会在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等方面不断地取得新突破。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张凡
近日上海自贸区推出的25条金融业扩大开放措施引起了热议,获得了中外企业的欢迎。这不仅体现出我国政府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也说明了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首个自贸区,其区内企业创新求变的意愿十分强烈。打开上海自贸区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浏览,我们会发现,一个个鲜活的企业创新案例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些企业创新案例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遥相呼应,上海自贸区自然会在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等方面不断地取得新突破。
与上海自贸区相比,一些后来设立的自贸区尤其是中西部的自贸区在这些方面就显得有点上下脱节。我们在看这些自贸区新闻时发现,政府层面改革的动作不断。比如,“多证合一”“联合执法”“最多跑一次”等,这些措施应该使得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成本、制度成本不断降低。然而,企业一方往往给人留下被“推着跑”的感觉,自身求变的动力还没有上海自贸区内的企业那么强烈。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自贸区的建设绝对不能是政府的独角戏,企业如何参与进来尤为重要。习近平主席2016年考察黑龙江企业时就曾表示,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试想一下,企业是市场主体,自贸区若不想办法刺激企业创新求变,又该如何检验自贸区推出各项政策的合理性?若没有企业的积极反馈,自贸区建设必将在原地踏步,无法向前推进。
分析一些自贸区内企业为何创新求变的动力不足?在笔者看来,原因大概有二:
一是对自贸区政策理解不够。自贸区内除了成立后的一些新注册企业外,还有大量的存量企业是随着自贸区的成立划归到自贸区内的。他们因为不明白“自贸区是什么、自贸区能做什么、自贸区企业能做什么”,所以没有相关动作。为此,中国贸促会在各自贸区设立的服务中心已经展开工作,为企业培训宣讲自贸区政策。
二是当地经济发展阶段水平较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有些政府提出的创新举措对当地企业来说过于超前,企业观念也较落后,上海等地自贸区的经验一时还缺乏用武之地。对此,中西部自贸区应该因地制宜,寻找目前当地企业发展需求的痛点,对症下药,为企业自主求变打开突破口。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很多成就都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与许多企业自下而上的求变欲望和主动改革共同铸就的。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普遍认为私营企业雇佣人数超过8人就属于资本主义,是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但年广久的工厂(或许作坊更合适些)竟然招聘了12人。而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此事的指示是“放一放,看一看”,这就等于放了年广久这样的企业一马,不久,该厂员工人数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好。再如,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跨境电商,由于其碎片式的特点,给海关监管带来不少麻烦,这就凸显出海关的监管方式与跨境电商这种新业态越来越格格不入,倒逼着海关在监管方式上不断改革。
从这些案例中得到的启示是,自贸区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也应及时建立起容错机制,通过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帮助企业厘清创新与违法之间的界限,最大限度调动、刺激企业自主创新求变的积极性。此外,政企沟通也十分重要,政府不仅要激发企业主动求变的动力,更要深入企业,放低身段,擦亮双眼,增强服务意识,要善于发现企业的创新行为并予以鼓励和支持,只有这样上下同心,因地制宜,求变善变,才能让中央给予自贸区的好 政策发挥出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