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向降准了!释放资金7000亿,降准0.5个百分点
果不其然,定向降准来了!
来源 | 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 等
果不其然,定向降准来了!
中国人民银行本周日(6月24日)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行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称,本次定向降准主要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要求,重点支持债转股,稳妥推进去杠杆。客观上释放了流动性,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
6月24日,央行决定通过定向降准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此次定向降准是落实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部署。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该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多项措施。其中,“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表述颇受市场关注,也被部分人士解读为,央行将再次通过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
“在信用收缩过程中,通常会认为受影响较大的是小微企业,但是小微本身又是就业的主力军。这样的情况下,对此重视是必要的。”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
需要说明,本次定向降准也让市场对货币政策取向产生担心。有分析人士认为是结构性宽松或边际宽松。央行称,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根据目前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去杠杆的情况,M2增速还在一个较低水平,此次定向降准释放7000亿规模的流动性,仍然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体现。
此外,他认为,进一步降准有利于释放长期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本次定向降准和此前两次相比,有了新的创新,更加体现出结构性。
▲图片来源 /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定向降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 二是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需要强调,定向降准资金不支持“名股实债”和“僵尸企业”的项目。 据悉,定向降准资金支持的“债转股”项目应满足诸多条件: 一是实施主体在“债转股”项目中应当实现真正的股权性质投入,而不是仍然以获取固定收益为目的的“债转债”,也就是说,不支持“名股实债”的项目。 二是鼓励相关银行和实施主体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债转股”项目。 三是“债转股”有关股份以及相关债务减记要严格遵循市场化定价,按照法律法规,由项目相关参与方协商确定。 四是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相关实施主体应真正参与“债转股”后企业的公司治理,促进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是实施“债转股”项目应当有利于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恢复企业发展动能,不支持“僵尸企业”债转股。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今年以来,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签约金额和资金到位进展比较缓慢,考虑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主力军,可通过定向降准释放一定数量成本适当的长期资金,形成正向激励,提高其实施“债转股”的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 同时,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为突出。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实施定向降准,有利于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增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总的来看,此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属于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 据梳理,此次定向降准将是年内的第三次,前两次分别在1月和4月。 第一次是1月25日开始实施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4500亿元。这是2017年9月底央行为落实国务院部署推出的升级版定向降准政策。此次定向降准,将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实施的定向降准政策,拓展和优化为统一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的政策。这个调整可以确保货币更加有效的流到普惠金融领域。 第二次是4月17日晚间,央行决定,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 ▲图片来源 /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温彬认为,今年年内仍有1-2次定向降准的空间和可能。不排除降准置换MLF的方式,降低整个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成本。 从最新的国务院会议内容来看,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融难融资贵是定向降准目的所在。 6月20日,中国政府网消息显示,为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的五项工作当中,第四项提到支持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 ▲图片来源 / 中国政府网 6月20日国务院网站公告的内容来看,这次定调定向降准的同时,还出台了四项相关的配套措施,具体包括: 1、增加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 2、从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3、禁止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减少融资附加费用; 4、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合格抵押品范围。 在降准与不降准之间,摇摆不定的预期为市场增加了不确定性。这次选择定向降准无疑为当前摇摆的市场预期指明了方向。选择降准,一方面可以释放表内信贷额度,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被贸易战扰动的市场紧张情绪。 定向降准更多是针对去杠杆过程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国资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5月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1-5月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859.4亿元,同比增长22.1%,比1-4月效益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5月份当月实现利润1551.9亿元,月度利润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反观民企,融资渠道不畅,成本走高,信用违约事件频发。 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此次定向降准本来就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应有之义,“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内涵应当是跟随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持续降准”应当是光明正大的。 2018年央行货币政策“新型降准”,存在八大重磅情理: 情理一,2018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巨大,“定向降准”前提成立; 情理二,2018年CPI中枢在2%左右,“定向降准”是可选项; 情理三,“严监管”态势明显,“宽货币”不会导致2015-2016年的“金融乱象”; 情理四,定向降准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措施,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情理五,政府信用紧缩,需要货币政策对冲; 情理六,定向降准成为替代贸易顺差收窄下的货币投放渠道; 情理七,“定向降准+公开市场回笼”可以有效缓解流动性分层; 情理八,用增量利益引导金融服务小微实体。 海清FICC频道认为,2018年在“严监管+紧信用+紧财政”的政策组合下,“信用紧缩”问题持续发酵,央行货币政策需要采取“宽货币”进行合理对冲,且在2018年中国贸易顺差逐渐收窄的情况下,“持续性降准”是对冲外汇占款流动性的良好选择。 2018年“新型降准”绝不是重蹈“刺激放水稳增长”的老路,在史无前例的“严监管”大背景下,2018年进行“宽货币”绝不会导致2015-2016年的“金融乱象”重演;在MPA等约束之下,“加杠杆”绝不可能卷土重来;在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下,同样绝不可能再次出现房地产泡沫,市场需要对此有清醒认识,抛弃旧思维。 此次,2018年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政策层再次将流动性定调由“合理稳定”进一步改变至“合理充裕”,重回2014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的“合理充裕”,这是一个巨大的政策变化。 ▲海清FICC频道 央行降准后往往对股市构成利好。从2014年以来,定向降准和全面降准之后5个交易日、30个交易日以及90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数在短期(5个交易日、30个交易日)大概率上涨。 数据显示,历次定向降准,对A股市场作用不一。 在财经评论员朱邦凌看来,尽管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定向降准是为了缓解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在当前股市较为敏感的时间点宣布这一释放流动性的消息,无疑对股市来说也是利好。 这种利好作用需要辩证看待,一是定向降准确实可以提供几千亿的流动性。这对缓解年中“钱紧”局面有相当作用。而A股也是经常受到6月底“钱紧、钱荒”局面的影响,股市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股谚。值得一提的是,通常连续降准才会对经济产生直接影响,而单就本轮定向降准效果而言,恐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略大一些。所以,定向降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构成多大利好,还需进一步观察。另外,定向降准对银行股构成利好。 另一方面,这种影响主要是情绪方面的,可以缓解市场紧张情绪,不至于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防止股市大起大落。因为定向降准主要是为了缓解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几千亿资金大部分不会流向股市,即使一部分流入股市,对于50万市值的A股来说,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像工业富联、药明康德等独角兽,一只就会吸金几百甚至几千亿。 ▲图片来源 / 21财经APP 从历史规律看,A股地产指数在降准之后表现不俗。 ▲图片来源:海通证券 从券商研报的观点来看,定向降准后的市场机会主要还是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风险仍需要警惕。 联讯证券认为,股票市场2017年因供给侧改革、库存低位和终端需求韧性超预期,叠加金融防风险,资金普遍跑向蓝筹抱团取暖。但今年供需缺口收窄后周期类行业利润增速已经放缓、实体总需求边际放缓,再加上信用风险的担忧贯穿始终,以及贸易战高度不确定性,股票质押去杠杆的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预计全年机会有限。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长承压,资本约束和金融监管背景下融资增速回落,资金供求改善,而随着美国的加息和中国经济的减速,中美利率也将分道扬镳。由于影子银行监管、刚兑逐渐打破和信用违约频发,利率债和信用债走势分化,坚定配置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近期长端利率受益于避险情绪、基本面回落等因素下行,但短端利率因半年末因素略有上行,期限利差持续缩窄制约长端下行。而此次降准有利于带动短端利率下行,从而打开长端下行空间。在货币宽松、基本面下行和违约风险上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债市的分化仍是未来的主旋律,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仍是配置首选,而对低等级信用债仍需保持谨慎。 平安证券认为,当前存准率仍处于历史高位,下调空间仍然较大,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再执着于稳健中性的基调,而应当果断作出调整,以对冲信用收缩所带来的压力,避免在防风险过程中引爆更大的风险。 在上述前提下,平安证券还提出了适度加大宽松信号、中美货币政策应适度脱钩、去杠杆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三方面的建议。 第一,适度加大宽松信号,果断重启普遍降准。货币政策作为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下行阶段本就应当适当放松,尤其是在经济与监管同步向下、金融加速器效应被放大的情况下,定向降准已不足以对冲信用环境的急剧收缩,以及经济的快速下行,货币政策应当适度加大宽松的信号,尽快从定向降准过度到普遍连续降准,释放长期稳定的流动性,以对冲经济与监管两周期同步向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第二,中美货币政策应适度脱钩,由于中美处于不同经济周期,中国央行不必再跟随美联储加息。实际上,央行维持中美利差的主要原因,是防止资本外流,进而维持人民币汇率大体稳定。如果央行在放宽货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资本管制,避免出现资本大规模外流,维持中美利差的必要性将大大下降。考虑到当前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央行完全可以重启逆周期因子,确保调控与维稳汇率的操作空间。 第三,去杠杆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从 “债务/GDP”、“债务/资产”两种指标来看,减记债务要建立在GDP或资产不会收缩的前提下,否则杠杆率可能越去越高。当前处于下行的金融监管周期带来的紧信用环境,已有效控制了债务增长(分子)的速度,那么还需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稳住GDP或资产价格(分母),使之不至于过快下行,从而达到有序去杠杆的目的。因此,不必担心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推升杠杆水平,在监管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宽松友好的货币环境,反而有助于发挥资产价格尤其是权益资产价格在去杠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金融监管研究院孙海波:此次降准有别于2017年9月底的定向降准,所附加的条件并不是量化指标,而只是一个定向和倾向性意见表述,所以个人更倾向于认定为普降。也就是降准的资金用途央行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指标性定量监测,降准前置条件也不是一个数量指标。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评央行定向降准称,本次降准主要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要求,定向降准,重点支持债转股,稳妥推进去杠杆。客观上释放了流动性,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