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中国外贸规模创同期最高水平 “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外贸稳中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
来源:经济日报、工银专融海外投融资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外贸稳中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
据海关统计,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1.6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外贸规模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出口6.14万亿元,增长5.5%;进口5.49万亿元,增长12.6%;贸易顺差6498.1亿元,收窄31.0%,进出口贸易更趋平衡。
刚刚闭幕的第123届广交会也印证了上述判断。继去年两季广交会成交额创下2010年以来最高增幅之后,本届广交会再次传递出积极信号:到会客商超过20万人,为5年来最高水平;累计出口成交1891.97亿元,为4年来春季广交会之最。
外贸的稳中向好,来自于外贸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是当前我国外贸的一大亮点。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上述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3.21万亿元,增长11.1%,高出全国整体增速2.3个百分点,外贸占比提升至27.6%。
在国际市场更加多元的同时,我国外贸的区域布局、商品结构、市场主体等更趋协调优化。随着我国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西部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前5个月,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16.1%,高于总体增速10.6个百分点;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出口量占我国出口总量的近一半。
外贸的稳中向好,还来自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加快。随着外贸发展政策和环境的持续优化,新动能培育成效显著,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今年前4个月,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出口量增长1倍以上,市场采购贸易增长近100%。
与此同时,我国不断深化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贸企业自主创新、品牌建设能力不断增强,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出口商品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
对于下半年外贸发展趋势,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8年春季)》认为,世界经济有望保持复苏势头,国际市场需求总体继续增长,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中国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综合考虑国际国内两方面因素,今年中国外贸发展稳中向好势头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尽管我国外贸稳中向好有支撑,但仍要看到,贸易摩擦加剧,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特别是在“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风险此起彼伏的背景下,中国外贸虽存在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要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稳定出口的同时主动扩大进口,加大力度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全力筹备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推动我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
要不断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外贸经营主体、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五个优化”,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三项建设”,加快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降低外贸企业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重点难点问题上构建长效机制。
要顺应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创新驱动和核心技术的运用,不断迈向产业分工的中高端,用市场环境改善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把更多外贸优质要素吸引集聚到自贸区、自贸港等各类开放平台上,提升中国外贸的综合竞争力。
(原标题: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
来源:经济日报、工银专融海外投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