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蜂拥而至,汽车金融市场谁能笑到最后?
一边是生者寥寥无几,前浪一波又一波死在沙滩上;一边是资本热情高涨,新玩家一波接着一波进场。
图片来自“123rf.com.cn”
一边是生者寥寥无几,前浪一波又一波死在沙滩上;一边是资本热情高涨,新玩家一波接着一波进场。
这是汽车金融行业正在上演的“冰与火之歌”。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接近3000万辆,全国累计交易二手车1240万辆,为全球第一汽车大国。
另一方面,根据罗兰贝格《2017中国汽车金融报告》,目前全球范围内汽车消费30%是现金购车,其余70%都借助金融杠杆。相形之下,我国汽车金融总体渗透率为35%左右,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
数万亿市场空间与偏低的渗透率,让汽车金融看起来依然是一片浩瀚的蓝海。
在P2P、现金贷等互联网金融风口偃旗息鼓的当下,许许多多创业者与投资者正在为汽车金融而疯狂。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残酷。
1. 蜂拥而至
最近,58集团高调宣布与庞大集团联手加码汽车金融,在行业里引起了较高的关注。毕竟,前者是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后者则是排名靠前的汽车经销商集团。
这不过是本轮汽车金融战争升级的缩影。
汽车金融原本是一个高度传统的市场,为资金密集型产业,由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在产品上以新车为主,二手车金融渗透率很低。
在2013年以来的互联网金融大潮之中,车贷成为P2P行业的主要资产类型之一;2016年网贷监管办法出台之后,由于限额令的存在,房抵贷等大额资产萎缩,P2P车贷得到进一步发展。
几乎同一时间,互联网公司背景的汽车金融业务开始生根发芽。2013年底,易车网成立汽车融资事业部,凭借流量优势,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切入市场。
还有一类玩家,不同于P2P和互联网公司,最典型的是成立于2014年的美利车金融,其开创了国内互联网+汽车金融结合的新模式,并拿到京东集团的战略融资。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车直租成为新的风口,以大搜车、车好多为代表,众多互联网背景的汽车交易平台蜂拥而至,并冒出了一堆野蛮生长的创业公司。
蜂拥而来的还有资本,从互联网巨头到大型投资机构,纷纷加码这一赛道。
大搜车于去年4月份宣布完成1.8亿美元D轮融资;11月,再次宣布完成3.35亿美金E轮融资。最新消息是,大搜车正在进行8亿美元的F轮融资。
继去年完成4亿美元B轮融资和1.8亿美元B+轮融资之后,2018年3月1日,车好多集团宣布完成8.18亿美元C轮融资。
另外,2017年下半年起,因为无场景、畸高利率、不当催收等问题备受质疑的现金贷行业,最终遭遇监管暴击,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下,部分平台杀进汽车金融市场,诸如趣店、二三四五和达飞金融等。
2018年以来,在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投资机构的扶持下,不断冒出来一些新的汽车金融平台,它们或者公开宣布融资,或者大肆做广告。
汽车金融行业,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2. 危险游戏
火热背后,汽车市场的复杂性,金融业务的专业性,使得新进入者低估了风险,尤其是二手车金融市场的高风险。
鉴于汽车工业有着很高的成熟度和集中度,新车市场相对标准化,围绕车辆本身的风险极低,因此新车金融的核心是把控消费者的信用风险。
然而,新车金融市场也远远不像看起来那么好做。
以趣店为例,据财报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趣店旗下大白汽车共租出汽车6608辆;距离其此前提出的今年10万辆交易量的目标,似乎还很遥远。
相形之下,二手车属于典型的非标准化市场,车辆本身千差万别,信息高度不透明,信任机制匮乏,交易撮合难度高,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二手车市场都很难真正互联网化。
从另一个视角来说,新车金融的重点是消费者的信用风险,而二手车金融的风险点不仅在于消费者,还在于车本身,并且在加盟模式盛行的背景下代理风险突出。
因此,二手车金融必然是一个重活、脏活,极大考验着平台的线下能力。
在实际中,还要面对欺诈风险,尤其是团伙欺诈风险。过去两年的现金贷行业中,我们已经见识到网络黑产的破坏性,汽车金融并不例外,尤其在大干快上的行业狂热阶段。
除了汽车市场本身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汽车金融还要面临金融监管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包括资管新规在内的一系列强监管政策出台,迫使金融机构收紧了对外的资金合作,明助实贷被掐死,一些实力弱、背景差的玩家最先被金融机构抛弃,也就不得不退出市场。
而在P2P备案几乎无限期拖延的情况下,汽车金融行业的价格战加速了P2P车贷市场的萎缩,一批批平台倒下了。
据网贷之家统计,从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P2P网贷行业涉及车贷业务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从590家降至332家,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的比例亦从26.65%降至17.69%。很明显,车贷P2P平台的死亡率大大高于其他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多年来,汽车金融行业的风控,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不当催收。
进入2018年,先是中央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之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由此,不当催收成为一道致命的监管红线。
据新流财经报道,从3月份起,陆续有城市正式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将打击重点放在了现金贷、校园贷、套路贷、车辆二押、暴力催收等重点领域,多个城市车贷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大批车贷门店、网点临时关门。
对那些风控差的平台来说,很难再依赖不当催收抵御风险损失,“二押”与“套路贷”的生存空间更是被重度挤压。
3. 剩者为王
就算监管环境不断趋严,就算前浪一波波死在沙滩上,也无法浇灭资本加持之下新进场者的豪言壮志。
可以预期的是,接下来,汽车金融行业竞争将空前激化,价格战不可避免。
在行业里深耕多年的老玩家,也在积极储备弹药,迎接新一轮的“无限战争”。
本周三,优信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文件显示,优信计划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拟筹集最多5亿美元资金,
今年早些时候,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美利车金融先后完成了B轮和B+轮融资,总金额超过8亿元。
回到本文的主题,这场汽车金融战的竞争核心在哪里?新金融琅琊榜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流量优势:在流量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无论是线上流量优势,还是线下流量优势,都将至关重要。历史经验表明,很多平台都死在了过高的流量成本之上。
2、资金优势:金融业务往往是资金密集型的,没有成本合理的稳定资金来源,平台将无法生存,而资金成本的高低更是直接决定了盈利能力。
3、先发优势:金融产品同质化高,无论是4S店还是二手车经销商,商户单体普遍体量偏小,不需要多家机构服务。因此那些较早进入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平台,具备明显优势。
4、存量优势:通过对存量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经营,老玩家可以从存量客户身上赚到钱,诸如新车客户与二手车客户存在“旋转门”,就带来了很大的价值空间。
归结上述四点,我们发现,规模经济才是汽车金融市场的命脉。从风控的角度来说,也只有相当规模的交易数据积累,才拥有金融科技的可能。
这意味着,战争到最后,无论在价格还是风控上,新进入者都很难与久经沙场的老玩家PK,从而陷入亏损离场的命运。
与此同时,在资金获取难度上升、36%利率红线与打击非法催收的背景下,那些曾经依靠高利差与玩套路在市场上立足的中小平台,看不到明天。
大战过后,谁将是最终的剩者呢?
1、金融机构: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以平安为代表,在牌照和资金上具有显著优势,还通过收购汽车之家掌控了重要的流量入口。
2、汽车电商:拥有互联网交易场景的平台,以易鑫、优信为代表,通过自建交易场景,拥有良好的流量基础,在过去几年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金融能力,以及线下服务能力。
3、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以美利车金融为代表,作为直销模式鼻祖,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盈利,在二手车金融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初步建立了护城河。
对资本市场来说,或许应该警醒的是,汽车金融这个风口,是不是过热了?
一家公司成功,带动多家公司涌入,在同质化的竞争之下,大打补贴战、价格战,乃至非市场化博弈,将行业利润归零乃至为负,在恶性竞争之后,剩者为王,这已经是中国各行业的常态。
从现金贷行业的一地鸡毛,到互金上市公司股价的普遍暴跌,资本应该尝到了追逐短期风口的苦味。
而这一次,依然没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