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迭创年内新高 难撼人民币汇率“多头”态势
5月29日,美元一度强势突破95整数关口,刷新年内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9日人民币一度连续跌破三个整数关口,但整体而言,人民币在此轮美元大涨行情的表现格外“坚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陈植
5月29日,美元一度强势突破95整数关口,刷新年内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9日人民币一度连续跌破三个整数关口,但整体而言,人民币在此轮美元大涨行情的表现格外“坚挺”。
截至当日19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与境外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双双徘徊在6.4176与6.4198附近,盘中连续跌破6.4、6.41与6.42整数关口。
“美元这波凌厉涨势,显然削减了人民币多头信心。”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此前多数企业认为美元指数会在94附近见顶回落,如今部分意识动摇,迅速平仓人民币多头,进而扩大了人民币汇率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9日人民币一度连续跌破三个整数关口,但整体而言,人民币在此轮美元大涨行情的表现格外“坚挺”:一是4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累计涨幅超过5.4%,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最大跌幅不到2.5%;二是相比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印度卢比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在过去一个半月跌幅均超过10%,人民币跌幅“最小”。
多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透露,美元指数这波行情出乎意料。5月28日意大利债务风波升级等因素令欧元兑美元跌破1.16整数关口并创下2017年7月以来最低值,美元指数突然获得额外上涨动能,进而突破95整数关口,彻底打乱了他们的外汇套保策略。比如部分企业赶紧在6.4附近迅速平仓人民币多头并购汇,锁定未来一段时间对外付款的汇率风险。
在环球外汇经纪商FXTM富拓全球研究主管Jameel Ahmad看来,尽管29日人民币遭遇逾200个基点的跌幅,却未必会改变当前人民币汇率“坚挺”走势。究其原因,其中不少金融机构猜测逆周期因子重返市场。多家欧洲资管机构研究发现,自4月下旬美元强势反弹以来,多数交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高于市场预估值,不排除逆周期因子发挥“作用”,令人民币塑造“坚挺”走势。
而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 则认为,以上逆周期因子重返市场的观点并无根据。人民币“坚挺”背后,主因是企业心态发生变化。比如,尽管4月下旬美元开始强势反弹,当月银行代客结售汇与延期结售汇却分别出现147亿美元与50亿美元顺差。与此对应,4月银行代客售汇与代客远期售汇环比分别缩小11%与15%,显示企业无视美元反弹且购汇规模骤降,成为支撑人民币汇率坚挺的重要推手之一。
“这种状况延续至今。尤其是过去一个半月人民币汇率最大跌幅(2.5%)远远低于美元涨幅(5.4%),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企业不愿过度购汇的信心。”他分析,这背后是多数企业认为美元指数未来涨幅有限,人民币将很快呈现强势反弹。
一家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业务主管则认为,企业购汇意愿下降,也与4月下旬美元反弹,不少银行加强资本跨境管理,要求当月银行代客结汇额高于售汇额,以及月度结售汇逆差逐月减少息息相关。其结果是中国成功遏制美元升值所衍生的资本流出压力,令人民币呈现相对坚挺走势,进一步打消企业紧急购汇避险的念头。
美银美林分析师Athanasios Vamvakidis则表示,随着美元逐渐回到94-95的合理估值区间,美元空头可能正在集聚。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也令其他新兴市场货币相形见绌。
自4月下旬美元强势反弹以来,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印度卢比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跌幅均超过10%。这背后,是对冲基金针对不同新兴市场货币选择不同的沽空策略:以阿根廷、土耳其、巴西与印度等国为例,这些国家存在美元外债占比较高、外汇储备不足以应对贸易收支平衡,油价飙涨引发贸易收支进一步失衡与高通胀,资本流出压力骤增等问题,因而对冲基金可以无视这些国家央行干预汇市举措,大胆沽空这些国家货币汇率套利。
相比而言,中国负债率(外债余额/GDP)、偿债率(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与短期外债付息额之和/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与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比重分别为14%、7%与35%,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加之中国采取有效资本管制措施遏制资本流出压力增加,因此对冲基金不大敢轻举妄动。
“5月上旬部分对冲基金曾趁着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大幅收窄至65个基点之际动用资金沽空人民币,但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投资策略。”一家美国对冲基金经理认为,这令人民币成功抵御了国际投机资本对新兴市场货币的沽空套利潮,反而吸引他们加仓人民币债券避险。
多位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经理表示,当前他们的人民币债券投资占比已从4月初的5%上涨至12%,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相对坚挺的走势能确保债券投资收益不被汇率贬值所吞噬。此外,他们还认为中国相关部门此次默许人民币走势“坚挺”,主要是为了以更低代价增加美国商品进口,以落实中美贸易磋商共识,即进一步缩减中美贸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