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将开放花呗与银行合作,目前旗下所有金融产品都已实现开放
蚂蚁金服继续贯彻自己弱化金融、专注做科技和平台的理念。
蚂蚁金服继续贯彻自己弱化金融、专注做科技和平台的理念。
5月18日,蚂蚁金服旗下消费信贷产品花呗宣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未来将与金融机构一起,共同开拓更多的服务场景。
实际上,今年3月份时,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就已表明态度:今年将探索开放花呗、借呗业务,尝试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
眼下,金融监管趋严,央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三大审慎监管的基本制度:《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已有两项正式落地。消费金融在经历了去年的“百家争鸣”后,最终又落脚到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这里。
对于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机构来说,获得稳定的低成本资金至关重要。2017年,蚂蚁金服以借呗、花呗为底层资产,通过发行消费信贷ABS,获取大量低成本资金,再加上阿里体系内得天独厚的场景支持,消费信贷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然而,随着去年底金融监管再加砝码,消费信贷ABS发行受到巨大冲击,即使业内头部平台蚂蚁金服,也面临着获取资金困难的窘境。
之所以宣布与银行合作,除了要弱化自身金融属性以满足监管要求之外,消费金融观察还认为,蚂蚁金服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巨头,拥有强大的风控模型能力、高频用户场景,而银行拥有更多资金,且资金成本比金融科技企业低,蚂蚁金服可以吸引银行提供消费贷款等方面的低成本资金支持,弥补自身资金劣势。
转型做平台
近期,互金业内几大巨头纷纷宣布将弱化金融属性,专心做好金融科技服务,或可看作是对国内金融监管风向的迅速反应。
以蚂蚁金服为例,2013年,蚂蚁金服开始涉足金融领域,5年时间已发展成为(事实上的)一家拥有数亿用户的大型金融机构(金控集团)。去年6月14日,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在蚂蚁财富开放平台大会上明确将蚂蚁金服定位为一个科技公司,声称进入金融领域是“一不小心”,传统金融机构则是这一领域的老师,他还表示,蚂蚁金服所积累的技术能力,将全面向金融机构开放。这些技术能力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云计算、风险管理、人工智能、信用体系等。
从实际行动看,去年6月份时,蚂蚁金服就将旗下理财平台“蚂蚁财富”(原“蚂蚁聚宝”)对外开放,还首度向金融机构开放最新的AI(人工智能)技术;本月初,蚂蚁金服旗下余额宝宣布开放,从原来的单只货币基金变成多家合作的开放模式,引入了更多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产品,开放销售渠道和消费场景。
随着花呗业务对外开放,目前,蚂蚁金服包括支付、理财、保险、小微企业金融、农村金融、消费信贷等在内的所有金融产品,都已经实现了与金融机构的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