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资金争场景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竞争升级
近期首家台资背景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获批筹建,让今年消费金融市场更受关注。
近期首家台资背景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获批筹建,让今年消费金融市场更受关注。
一则,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不断传出注资声音,以满足监管要求,强化实力;二则,如何挖掘更多场景获客,成为考量各家消费金融公司竞争力的关键点。昨日,某机票分期平台信贷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近期场景助贷的方式已经回暖了,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频频与他们接洽,商讨去年因现金贷整治而暂停的业务。
分析人士称,场景构建能力是竞争的关键点。今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同时整体增长将趋于放缓,且部分公司会“吐出”一些利润。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潮起
最近几个月,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发债或股东增资方式密集“补血”,掀起新一轮增资潮。
据上证报粗略统计,自去年底以来,至少有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宣布增资计划。今年一季度,招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增资计划已获监管批复。
最新披露增资计划的是马上消费金融公司。“五一”前夕,该公司股东重庆百货公告拟出资约6.34亿元,参与马上消费金融第三轮融资,增资后持股比例将升至31.06%。本轮增资完成后,马上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金将从22.1亿元增至40亿元。三年前这家公司成立时,这一数字仅为3亿元。
几乎同时,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宣布,近日发行了总金额为15亿元人民币的第一期金融债券,主要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频繁增资的举措背后,主要源自对经营前景的看好。
2017年,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全面爆发,同期受制于监管整顿,处于灰色地带的消费金融公司逐步退出市场,留给持牌机构大量“收割”机会。已开业的2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大部分实现盈利,如招联和捷信,两家公司2017年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
拟增资的马上消费金融公司,2017年全年净利润5.78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约88倍。也正是这一增速,让其股东方之一重庆百货2017年斩获投资收益约1.77亿元。
然而在业绩大增的同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负债端压力也随之而来。如马上消费金融公司,截至2017年末,该公司总资产3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倍;总负债290.19亿元,是2016年末的4.6倍;净资产27.81亿元,是2016年末的2.2倍。
从数字来看,负债增速已超过了资产增速。因此,不难理解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为何要增加注册资本。按照监管要求,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如同银行,有资本金充足率要求。马上消费金融CEO赵国庆表示,新一轮增资背后有公司发展原因,也确实有杠杆率的考量。
场景争夺升温
前有手握场景和流量的电商系平台“围追”,后有资金和风控一应俱全的银行“堵截”,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寻求更多场景,成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突围的重要方向。
某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负责人称,随着参与主体和资金涌入,竞争不断加剧,而监管又趋严,今年消费金融业务发展或呈放缓态势。未来是否具有构建场景的能力,将成为消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核心竞争点。
2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股东资源,通过线上或线下多种方式获客,但始终增量有限,需要借助第三方平台。
然而,去年监管部门雷霆整治现金贷业务,“斩断”持牌机构与无放贷资质平台的资金输出合作。此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需要自建风控,寻找获客场景,但这两者正是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短板。
上述分期平台人士透露,对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年化不超过36%的收益率“很薄”,但大数据风控成本很高。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前期没有相关积累,通常要靠客户持续生命周期价值来赚取收益。
同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服务的客群也有限。上述人士说,匹配的客群已经被银行信用卡“吃”光了,剩下的非信用卡人群和信用卡边缘化人群,面临的逾期风险和欺诈风险特别高。
“去年,一些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只做资金输出,赚取无风险收益,也就是靠‘吃利差’盈利,风控能力缺乏锻炼。今年这些公司,在资金和获客成本上升下,应该会‘吐出’一些利润。”该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回归流量角色的场景助贷获客方式正在回暖。在赵国庆看来,未来无论和谁竞争,关键要做好用户差异化,比如在客群选择上,服务比银行更下沉的用户。